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79|回复: 0

[制度研究] 《管子》财政调控思想研究(2)

[复制链接]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1-12-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中国经济史论坛



  《管子》对物价的调控,论述得颇多,也十分周密。此处不能尽叙,只择其要者。


  (一)《管子》论述了对物价进行调控的理论依据  他指出:“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然而人君不能治,故使蓄贾游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因为“谷有贵贱”、“物有轻重”,所以需要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加以平抑,否则就会使富商大贾乘年成不好、粮价上涨、人民生活困难之机,盘剥人民,以获取高额利润。同时,还能够打击不法商贾囤积居奇。他觉察到按人口对粮食的消费数量和每亩粮食的产量计征,百姓原本不至于遭受饥饿,然而百姓却有“饥饿不食者”;国家每年铸钱造币,原本可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但却“人事不及、用不足者”。这是因为“谷有所藏”、“利有所并藏”。就是说,这些粮食和钱币被富商大贾囤居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人君非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则君虽强本趣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作为君主,如不能将囤积的粮食分散给人民,以均有余补不足,分散兼并的财利,调节人民的费用,即使加强农业,督促生产,即使自己在那里无休止地铸造货币,也只能造成人民互相奴役而已,怎能算是国家的大治呢?换言之,就是要求君主(国家)借助财政工具,平抑物价,均平贫富。


  (二)《管子》对国炔煌地区粮价的高低提出了调控的办法


  当时,齐国西部发生了水灾,粮食价格上涨,而东部粮食丰收。所以佣工贵而粮食价格便宜。西部的粮价每是二十钱,东部的粮价每只有二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东、西部的粮食价格和佣工的价格?管子出了个主意:“令籍人三十泉,得以五谷菽粟决其籍。若此,则齐西出三斗而决其籍,齐东出三釜而决其籍。然则釜十之粟皆实于仓廪。西之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无本者予之陈,五种者予之新。若此,则东西之相被,远近之准平矣”《10》。即用征收货币税而折成粮食缴纳的办法去平衡二地的粮食价格。当时规定每人征收现钱三十钱,但要求折成粮食缴纳。西部粮食价格高,每二十钱,一二斗,则每斗十钱,这样西部三斗即可完纳税款。而东部粮食价格便宜,每二钱每斗只有一钱,要完纳税款需要三十斗粮食,即三釜粮食(十斗为一釜,三十斗即三釜)。这样一来,一釜仅卖十钱(即每斗一钱)的齐国东部的粮食就全都进入国家粮仓了。国家再以东部所纳之税赈济西部,这样既提高了东部地区的粮食价格、降低了佣工的价格,使之与西部地区的粮食价格和佣工的价格大体持平,又使西部百姓的困难得到了解决。这就是以征收货币税而折成粮食缴纳的手段调控国内各地粮食价格,使各地的粮食价格和佣工的价格得到均衡的政策。这里,作者告诉我们调控物价可有多种手段,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此处则根据东、西部粮食价格差距较大的情况,而采用征收货币税并折成粮食缴纳的手段,同样收到了调控的效果。


  此外,《管子》还注意调控丰年与歉年的粮食价格。粮食丰收之年,粮食价格过低,第二年人们就不种粮食了,致使粮食的产量降低,粮价便急剧上涨,民不足用。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当丰年粮价便宜,或物价下跌时,君主(国家)应该高于市价收购粮食;歉年粮价上涨,或其它物价上涨时,君主(国家)应该低于市价售出粮食。这样君主不但有十倍的盈利,而且可以使物资、财货的价格无论是丰年,还是歉年,都能保持均衡《11》。


  (三)《管子》论述了不同国家之间也要进行物价调控的问题


  《管子》认为,不仅国内的物价要进行调控,而且对国际间的物价也要进行调控。《管子》这一观点在当时说来,是非常新颖、非常超前的,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值得研究和借鉴之处。《管子》认为,癸度每到二个国家,一定要从四面八方调查该国的物价情况。“天下高,亦高”。就是说天下各国的物价高,我国的物价也应随之而高。如果“天下高我独下,必失其国于天下”。各国物价高而我国独低,我国必然被天下各国所吞掉。作者没有阐述其中的道理,但是他接着讲述了一个故事:莱国产紫色精美的绢,价格很便宜。周国的人也喜欢这种精美的绢,但价格很贵,是莱国的十倍。周国商人知道莱国这种绢的价格低廉之后,就大规模地收购莱国的这种绢。莱国商人不知周国商人抢购这种绢对莱国的弊害,反而帮助周国的商人收集这种绢。其结果是,周人用一些票据抵押给莱国商人,而将这种精美的绢控制在自己手中。当莱国这种精美的绢被周国商人抢购一空之后,莱国商人握有的只是相当于货币的一堆票据,可失掉的却是这种精美的绢。当时的社会,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只有掌握大量的实物,才称得上富裕。而失掉这些实物,就说明这个国家财政空虚了,只掌握票据是毫无用途的。莱国失去这些精美的绢,就等于莱国的经济操控在周人之手,也就相当于莱国被周国吞并了。这种周人利用外贸来控制莱国经济的策略,就叫做国际间的贸易权衡战略。这段文字虽然不多,但却阐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这就是:价格是国际贸易中的锐利武器,切不可等闲视之。


    三
  在进行物价调控的同时,《管子》也十分注重调控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


  (一)调控贫富差距


  在乎抑粮价的问题中,涉及到了通过平抑粮价以均贫富的问题,此处所说的调节贫富差距,是指由于人们智力的不同而导致的贫富不均的问题。这种矛盾,也应由国家运用财政工具加以调控。他指出: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就是说,分给的土地相同,而有的人能守得住,有的人守不住;分给的财物相同,而有的人能保值增值,甚至获得十倍百倍的利润,有的人却连本钱都赔光了,更不要说利润。这种由于人们智力的差别而产生的贫富差距,如果“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人君不能及时调控,民间财产就会出现百倍的差距。“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人太富了,利禄就驱使不动;太穷了,刑罚就威慑不住。法令不能贯彻,万民就不能治理,这是由于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缘故。所以,对因智力不同而产生的贫富差距,国家也不能坐视不管。因为过于富有,或过于贫穷,对国家都是不利的。那么如何调控贫富差距?第一,运用户籍、土地册了解贫富差别的状况,“户籍田结者,所以知贫富之不訾也。故善者必先知其田,乃知其人,田备然后民可足也”《12》。户籍和田册就是用来了解贫富差距的。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先知道田地的情况,然后再知道人的情况。土地够用,人民生活就可以富起来。通过户籍和土地册籍的管理,使国家掌握了百姓的户口和土地情况。这不仅可以防止百姓的流失,而且可以根据户籍情况、土地数量和质量、常年收入情况等,大体掌握每户的贫富情况,再依据贫富情况进行征税,从而控制贫富差距。第二,建立财政周转金。即“盐铁之k,足以立轨官”《13》,以盐铁专卖的收入足够建立财政周转金。这种周转金的作用,一是根据百姓不同季节的需要,贷工具、器物给贫困百姓,支持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如春天播种百谷之时,就准备好春天的夹衣、夏天的单衣、竿子、篮子、绳子、青箕、口袋、筐子、竹盒、捆绳等物品,凡无钱的农家都可以租借这些工具器物。耕种结束之后,则令其将所借之械器、公衣及种、粮食,作价归偿而销毁其年初借用器具时所立之券契。二是贷款给贫困百姓。这种贷款包括黄金与钱币二种,以钱币辅助黄金。大户用金,小户用币,按贫富分别调度。三是免除田赋,征收山林资源税。《管子》规定:“去其田赋,以租其山。巨家重葬其亲者,服重租。小家菲葬其亲者,服小租。巨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陋为室庐者,服小租”《14》。富户厚葬者税负重,小户薄葬者税负轻;富户建筑奢华的房屋税负重,贫户盖简陋的房屋税负轻。除此而外,对特殊困难户还实行“九惠”《15》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因灾荒而贫困的百姓,国家实行以工代赈制度,“以平国k”《16》;提倡富人消费,贫人为佣,即“富人靡之,贫者为之”《17》,以解决贫困百姓的生活问题。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