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凤凰网 将门虎子 武信君项梁
陈胜虽死,各地豪杰反抗暴秦的火焰并没有因此熄灭,陈胜部将召平听说陈胜兵败之后,渡江到会稽,假称奉陈胜之命,拜项梁为张楚政权的上柱国,使”急引兵西击秦“,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代,在楚地素有声望。
秦王政二十三年,秦将王翦率雄兵六十万伐楚,倾国而来,势在灭楚,楚人也不甘示弱,再次委任名将项燕为统帅,项燕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曾于前年大破秦军20万。当时统帅秦军的将领是李信,此人是战国末年的虎将,飞将军李广便是他的后人。至于李信的副将,到底是蒙恬还是蒙恬的父亲蒙武,史料有出入,在此不表。
大厦将倾,岂是项燕独木可支?
这次来的王翦与年轻气盛的李信不同,他老成持重,在将略上较这两人更高一筹,王翦并不急于与项燕交战,而是养精蓄锐,后发制人,最终凭借兵力优势大败楚军,项燕兵败自杀。项燕虽死,他勇于抗秦的故事却一直在楚地百姓中口耳相传。
秦二世二年二月,项梁项羽叔侄带领8000江东子弟渡江西进,此时驻守在东阳的陈婴带领麾下2万人前来归附;三月,渡过淮河,曾与秦军在陈县拉锯作战的英布、浦将军、吕臣也率所部前来归附,淮阴人韩信”杖剑从之“,总兵力达到了六七万人。这时,他们遭遇了素来不听陈胜号令的秦嘉所部,他不仅曾杀死过陈胜的监军,而且还立原楚国贵族景驹为王。四月,项梁击破秦嘉,收编其部队,总兵力达到十余万人。此时,素来独自发展的刘邦也感觉自己势单力孤,难以成事,也前来归附项梁,于是项梁所部更为强大。
六月,项梁获得了陈胜确实已经死了的消息,于是召集诸将共议大事,这个时候范增向项梁建议说:“陈胜败固当……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项梁于是听取范增的意见,找到流落民间的楚怀王之孙熊心,立他为楚怀王,都于盱台,项梁则自封为武信君。此时,魏、赵、齐、楚、燕都已经复国,唯独韩国没有复国,出身韩国名门的张良向项梁建议说:“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虽然答应立成为韩王,但是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他们千把人马去略取韩地。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章邯自攻陷张楚政权的中心陈县之后,于一月包围了魏之临济,四月,临济危机,魏王派遣周市向齐、楚求救,唇亡则齿寒,六月,齐王田儋与其弟田荣率兵救魏,楚也派遣项它救魏,齐楚联军大会临济城下。章邯再展虎将本色,一战杀得齐楚联军人仰马翻,斩田儋、周市,田荣、项它率残部东逃。
援军的失败让临济百姓感到彻底的失去希望,临济城下,残阳似血,粮尽,兵疲,城外的秦军仍然虎视眈眈,为了保全一城的百姓,宅心仁厚的魏咎请降,约定之后自焚而死。
七月,章邯在东阿追上田荣,企图歼灭田荣,田荣残部那里是秦军虎狼之师的对手,正在危机存亡的时候,项梁率领楚军主力及时的北上支援田荣,击溃秦军,章邯率领部队西撤。
田荣死里逃生,正在暗自庆幸,猛听得后院失火,原来在田荣兄弟战败之后,齐人立战国末齐王田建之弟田假为王,田角为相。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田荣转头就回齐国打内战,重新夺取了齐国,立田儋的儿子为王,田假、田角则分别逃往了楚、赵两国。
项梁在东阿击破秦军之后,乘胜猛追,一破章邯于紧邻黄河南岸的濮阳,再破秦守军于定陶,章邯率主力在濮阳引黄河水环城防守,请求援兵,准备反击。与此同时,刘邦与项羽率领的楚军偏师则在楚军主力附近活动,攻城阳,屠之;攻定陶(应该在项梁率主力攻定陶之前),不下;略地至雍丘,斩三川守李由(李斯之子);攻外黄,不下。
此时,孤军深入的项梁深感秦军强大,于是他不断派使者向齐、赵请求发兵共同讨伐秦军。但是,这个时候赵军可能是自顾不暇(后表),所以没有发兵;至于田荣,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早已经忘记他在东阿是何等的窘迫,此时充分发挥“攘外必先安内”的精神,要求赵、楚杀了他的政敌田假、田角才肯发兵,这显然是赵、楚不能答应的。
九月初,固守濮阳的章邯得到生力军的支援。二世“悉起兵益章邯”。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得到增援后的章邯立即集中主力,趁项梁不备夜袭定陶城外的楚军,但闻人喊马嘶,许多楚军还在睡梦中就被秦军杀死,楚军大败,项梁战死。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项梁的失败,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孤军深入,田荣不肯发兵支援,而章邯又突然得到大量援兵,让项梁始料不及所至。当然,我个人认为他还犯了几个军事上的错误,首先、他不应该舍弃在濮阳的章邯而去攻击定陶,一者这样他会不清楚章邯的动向,二者他在定陶城外可能腹背受敌。自春秋以来,定陶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经济都会,是战国时期天下最富庶的地区,战国末年的秦相魏冉、赵相李兑都梦寐以求把此地作为自己的封邑,项梁攻击定陶,也许是他贪图定陶的财富或者想利用定陶水运的优势改善军队的补给情况吧;其次、兵力分散,秦军大破项梁的时候,刘邦、项羽所部远在外黄(河南南考东南)、陈留(河南开封东南);其三、“益轻秦,有骄色”,这实在是用兵大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