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92|回复: 0

[史学] 《光复会史稿》:光复会重组谈不上与同盟会分裂

[复制链接]
买椟还珠 发表于 2011-3-2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复会与兴中会、华兴会是中国三大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成立后,兴中会和华兴会合并到同盟会,光复会则是同盟会的一个加盟团体。与同盟会总理孙中山“钟情”沿海起义不同,光复会的领导人章太炎和陶成章倡导中央革命,他们重组过光复会,被认为是“分裂”革命的力量。长期以来,历史学家对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历史上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盟会的历史被认为是正史,而光复会的历史却被“打入冷宫”。2009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谢一彪所著的《光复会史稿》对光复会的历史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光复会史稿》就章太炎和陶成章等光复会领导人与孙中山等同盟会领导人的意见分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章太炎和陶成章与孙中山就经费问题发生过严重的意见分歧,光复会领导人提出罢免孙中山的同盟会总理职务,由黄兴继任,遭到孙中山的断然拒绝,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由此引发了“倒孙风潮”。孙中山不能冷静地对待光复会领导人章太炎和陶成章等人的批评,没能及时化解双方的矛盾与冲突,甚至认为章太炎和陶成章是“保皇党”、清政府的“侦探”。而光复会领导人在这场内部分歧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章太炎和陶成章罢免孙中山的同盟会总理的提议遭到同盟会本部否决以后,光复会擅自将革命党人的内部分歧公布,此举进一步扩大了双方的分歧。
实际上,同盟会领导人与光复会领导人之间的意见分歧,包括双方一些过激的攻击性的言论,不过是革命党人内部不同意见的碰撞,双方并不存在根本原则问题上的分歧。同盟会领导人与光复会领导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标没有因此而改变。
《光复会史稿》就光复会领导人重组光复会乃“分裂”之说,提出了不同意见――不能以光复会进行重组而断言“分裂”了革命势力。1907年,日本政府应清政府的邀请,将孙中山驱逐出境,黄兴也因领导华南边境地区的武装起义离开日本,东京同盟会本部因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而形同虚设,未能起到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领导中枢的作用。此时,长江中下游的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暗流涌动,急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进行领导。皖浙起义以后,光复会的活动中心由国内转移到国外,光复会不得不考虑重组。
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并未并入同盟会,也就谈不上重组后的光复会与同盟会分裂。光复会自成立迄1912年因陶成章遇刺而解散,一如既往地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起义,全力以赴地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从未停止组织和单独开展革命的活动。至于光复会因皖浙起义元气大伤,暂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从事暗杀活动,也不能说就是出现了某些倒退现象。重组后的光复会仍然支持和配合同盟会发动的广州起义,在发动上海起义、光复杭州、攻克南京的一系列战斗中,双方同心协力,浴血奋战,为创建中华民国作出了应有的牺牲。
关于光复会消亡的问题,《光复会史稿》也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1912年1月14日,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在上海遇刺身亡,光复会作为一个革命团体随即土崩瓦解。解体的原因极为复杂。革命团体内部有同盟会的自相残杀,外部有袁世凯“假共和”的欺骗,而光复会以为革命已经成功,也丧失了原有的斗志。革命党人取得辛亥革命的初步胜利以后,同盟会针对昔日的革命同志光复会制造了一系列兄弟相残的恶性案件,大批光复会会员为此抱终天之恨。光复会的瓦解与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命运密不可分。
《光复会史稿》充分肯定了光复会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光复会会党与新军、学界、华侨是辛亥革命并列的四大支柱之一,而浙江与两广、两湖及川贵一样,也是全国会党最为集中的四大地区之一。光复会深入上述地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将分散的会党力量纳入统一的革命轨道上来,争取白布会、双龙会、龙华会等会党加入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行列。光复会在绍兴创办了大通学堂,既招收光复会各地会党骨干,也向社会公开招收进步青年,特别重视兵式体操的训练。大通学堂后来成为光复会吸收会员、发展会务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后来成为皖浙起义的基地。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光复会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光复会的领导返回上海,作出了光复东南的重大决定,派李燮和到上海、王文庆到杭州、许雪秋到汕头,并在上海组建“锐进学社”,作为光复会在内地的联络机关。光复会继续在南洋发展光复会组织,加紧筹集款项,迎接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高潮。武昌起义后,光复会立即发动武装起义,一举占领上海、光复杭州、攻克南京,抵定东南半壁江山,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欧阳云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