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79|回复: 0

[史学] 唯一明确载西周分封制的青铜器(图)

[复制链接]
家邻 发表于 2010-2-2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广州日报
201022103941906.jpg


    宜侯黧,西周早期青铜器,口径22.5厘米,高15.7厘米。(国家博物馆供图)


201022103954757.jpg


铭文大意: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察看武王、成王伐商图,又看了东方地图。康王对宜地进行了占卜之后,面向南,命令虞侯魉担骸鞍涯闱ǖ揭说兀赐给你美酒一卣、前商美玉一块,红色弓一张,红色箭矢一百,黑色弓十张,黑色箭矢一千。赐给你土地,有山谷肥田三百、有地一百二十、有城邑卅五座、乡村一百c个。赐给你人,包括居住在宜地的前商王族十七族姓、赐甸民七族姓、庐民二百五十族姓,赐已在宜地的庶人六百十六族姓。”宜侯魇芊夂螅称颂周王的美德,并为其先人虞公父丁作此祭器。

    在古代汉语中,“封建”一词意指“封土建国”,即天子将自己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授予爵位,令其建立封国,保卫王室,这也被称为“分封制”。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分封制始于西周初年周王对同姓和功臣的分封,大量史书详细记载了当时分封诸侯的史实,考古发现也证明了在西周确有分封诸侯的行为存在,不过到目前为止,仅有一件考古发掘材料明确记载了西周的分封情况,这就是目前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宜侯(zè)簋。

    宜侯黧,西周早期青铜器。口径22.5厘米,高15.7厘米,圆口,方折沿,卷唇,鼓腹较浅,器腹外侧对称分布四兽首耳,兽首口部上衔卷唇,高圈足,圈足上亦对称分布四条短扉棱与兽首耳相互呼应。腹外壁饰漩涡纹,间以回首夔龙纹,圈足上也饰一圈夔龙纹。

    宜侯黧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在其内壁铭文上,经专家研究,在簋内壁约有铭文120余字,目前可以辨认的有118字。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册封魑宜侯,赏赐他祭祀用的美酒、美玉,代天子征伐用的红黑弓矢,赏赐其土田、山川以为封土,赏赐其前商王族、平民、奴隶等以为授民。此铭文是迄今所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唯一记载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侯的重要文献,反映了西周疆土领域和当时社会的奴隶制、分封制以及井田制等诸多问题,专家还断定铭文中的“宜”“即在今(江苏)丹徒”一带,也就是吴国的发源之地,而宜侯黧因其对研究吴文化的重要性又被称为“吴国第一铜器”。

    宜侯黧的发现史颇具戏剧色彩,根据江苏省文管会发表的原始发掘文献《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铜器》一文介绍,宜侯黧是1954年6月间,丹徒县龙泉乡(后改为大港镇)下聂村农民聂长保的儿子在烟墩山南麓斜坡上翻地时,无意中发现的,同时发现的铜器共计12件,聂长保将其全部交给当地区政府,还获得奖金30元。然而在30年后的1984年,考古工作者到大港进行调查,却意外地了解到,宜侯黧的真正发现者是附近绍隆寺的福贵和尚。原来当年福贵被勒令还俗,临时来到村长聂长保家打短工,在地里拉垅时,发现了这批铜器,当围观的人群纷纷议论发现了宝贝的时候,聂长保的儿子急匆匆跑来,声称这些是他们家祖宗埋的,是他家的东西。为了验证这些东西是不是金子,聂长保的儿子还拿起钉耙,随手将其中的一件砸了一个大洞。而这被砸的一件,恰恰正是事后被断定为此批铜器中最为珍贵的宜侯黧,也正是这一砸,造成簋底部分铭文损坏遗失,给西周的历史研究带来了千古遗憾。

    (国家博物馆 刘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