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66|回复: 0

[国学新闻] “老子:文献与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大举行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1-4-9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载 洛阳老子学会
“老子:文献与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大举行

2010年9月6日至7日,“老子:文献与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基地学术委员会承办,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位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北京大学所藏西汉竹书中有关《老子》文本的新发现和老子思想及其诠释传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与交流。

6日上午,会议首先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袁行霈先生致欢迎辞并为与会学者介绍了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的情况。基地自2008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跨学科优势,整合了文、史、哲、考古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学术资源,在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翻译并向海外推广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学术著作、收集整理海外汉学研究著作及海外传存的汉学典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后袁行霈先生主持了会议的主旨报告。主旨报告首先由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朱凤瀚先生介绍了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整理和研究情况。这批购自海外的竹简自2009年1月进驻赛克勒考古博物馆以来,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由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考古文博学院的一批专家学者组成的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负责这批竹简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朱凤瀚教授介绍了这批竹简的保存情况、规格、内容、抄写年代等,重点报告了《仓颉》、《日书》、《赵正书》、《周驯》、《妄稽》等篇的情况。负责竹书《老子》校读工作的北京大学历史系韩巍博士更详细地介绍了竹书《老子》的保存情况、字数、书体、抄写年代以及分章结构。从整体上看,汉简本《老子》是介于帛书本与今本之间的一个重要版本。与会学者就《老子》文本的这一重要发现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6日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许抗生教授和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池田知久先生开启了此次会议对老子思想以及《老子》文本诠释传统的探讨。两位先生分别以《老子论圣人之玄德》和《郭店楚简〈老子〉的主要思想》为题进行了报告。许先生在“德者万类之本性”的意义上谈论老子的德性论,归纳了圣人应该具有的朴德、谦德、俭德、慈德、宽德、信德等六种德性。池田先生则重点分析了郭店《老子》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养生说。

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中江教授以题为《道家“自为秩序观”的演变——从简本〈老子〉到黄老》的报告,深入剖析了从老子的圣人无为民自为到黄老的以人情模式为内在驱动力的自为机制的演变脉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静研究员以严谨的态度统计、分析了《淮南子》中“老子曰”的注引,揭示了其中所包含、表达的思想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教授则以其近年完成的译著为基础,从汉学家瓦格纳教授的视野阐发了王弼《老子注》的注释技艺。

7日上午的会议在更为热烈的交流讨论中展开,来自台湾大学的陈鼓应教授、日本东京女子大学的谷中信一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曹峰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郑开研究员分别抓住老子思想中至关重要而又相互关联的几个概念——自然、名、道、德等,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挖掘其内涵,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为与会学者奉上了一席思想的盛宴。

本次会议对于《老子》文献与老子思想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会议对西汉《老子》文本的发现给予了高度关注。有关新材料的介绍与讨论,促进了《老子》文献的研究。此外,海内外学者以各自不同的视角对老子思想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这些思考也为老子思想的研究贡献了宝贵的成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