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主要的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于下,或秽浊郁遏,化毒生虫,伤及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症见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伴有全身、局部症状,且缠绵难愈。采用内服外洗治炎性带下病,具有较好疗效。
内服方:茯苓、猪苓、泽泻、茵陈各12g,车前子、赤芍、丹皮、山栀子、黄柏各8g。阴部瘙痒加苦参、白鲜皮各10g;腰困腰痛加牛膝、续断各12g,丹参10g;带下量多加海螵蛸、煅龙骨、煅牡蛎各15g。
用法:上药水煎,滤取药液300ml,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7剂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外洗方:苦参、土茯苓各30g,蛇床子、白鲜皮、百部各15g,黄柏、白矾各10g。
用法:上药一同用布包好,煎煮,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洗坐浴外阴部,每次15分钟,分早晚2次熏洗,每日1剂,7剂为1个疗程,连续熏洗3个疗程。
方中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健脾利水、渗湿;赤芍、丹皮凉血化瘀;茵陈、黄柏、山栀子清热泻火解毒。全方共奏健脾固涩止带之效。
熏洗方中苦参、蛇床子、百部、土茯苓、白鲜皮、黄柏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痒;白矾能收湿止带。全方能较好改善局部血流循环,使血运旺盛,使药液更容易透过阴道黏膜,达到病灶部位,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姚家村卫生所)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