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05|回复: 0

[中医理论] 谨和五味·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1-11-10 0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谨和五味·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养生需要的物质,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是自然存在不是实验室里的存在。因应自然,“生气通天”是生命本能,也是自然存在。顺应自然,尊重自己的生命,养成“法于阴阳”的生活习惯,能够随机应变地“和于术数”,我们的理性有为才有养生价值。

养生必须要吃。欲吃、能吃,水谷入胃,化生精微,生得以养。不欲、不能吃,水谷不入胃,产生不了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不能养生。饮食,无论是营养素的认识,还是五味-五藏-五体的生命关联性认识,吃才能实现其生命意义。

饮食是多样的,五味是复杂的,个人喜好是不同的,但要吃得对,养生而不伤生,都必须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有饮食量的节,饮食时间的节,谨和五味的节。

五味者,酸苦甘辛咸,有五谷、五果、五畜、五畜,如何谨和五味?谨和五味有养生和治病的不同,对于我们养生来说,很简单,想吃的吃一点,饮食多样化。

吃是食欲的理性作为,顺应食欲,满足吃的欲望,能适可而止——欲酸但不过,欲苦但不过,欲甘但不过,欲辛但不过,欲咸但不过,就能做到谨和五味。

“欲”是人类生存和地球动物生生不息的原动力,反应个体生命的真实需要。没有文化、自我意识不强的生物,由生命本能之“欲”,掌控理性有为,如食欲激发采集、猎杀,决定吃的理性有为,性欲激发争夺配偶、交配的理性有为。

因为食欲,要吃,要获取食物,原始有为就免不了争夺厮杀。人类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发明创造了石器、木棍等工具,提高了获取食物的能力。石器、木棍反过来促进“欲”从本能向理性的转化,发明创造出更多的可以满足“欲”的工具,方法,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之术,有了青铜器、铁器,有了农具,有了电,有了机器,形成了以科学为核心的文化之术的体系。

“欲”有方向,有目的,“术”的基本意义是满足“欲”的需要,实现人们的理想、愿望。

“欲”有本能的善恶。本能之善,生命为本,欲在爱、欲有舍,例如母之爱子,为子,母不惜牺牲自己生命。本能之恶,以物为本,欲在争、欲要杀,例如狼之捕羊。

“欲”生于内,发之于外,或爱以满足善之欲,或争以满足恶之欲。

食欲、性欲是恶之欲。恶之欲的满足,是私利自我的满足,吃是我吃,性是我性,我吃、我性,满足我欲,我就能生存,我命就能延续。

没有文化,本能之欲没有上升为理性之欲,恶之欲不会泛滥,争之为不会祸害。食欲有本能的分寸,胃为根据,吃饱了,猎物在眼前晃荡,果实满枝,也没有吃的欲望,不会去猎杀、去采集;性欲有自然的尺度,发情期过了,就没有争夺配偶权冲动,雌雄和睦相处,不会有你死我活的争斗。

文化人将本能之欲升华为了理性之欲,“欲”从自然状态转化为文化状态,形成以文化精神为表现形式的理性之欲。因为文化精神,科学等文化之术便从满足本能之欲的需求,发展为理性之欲的追求,没有了本能的分寸,自然的尺度。

文化精神孕育理性之欲,理性之欲决定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科学等文化之术有没有人文价值,有没有生命意义,取决于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如同本能之欲,有善与恶,从善,文化精神走人道,从恶文化精神走兽道。人道之欲,生命为本,仁善为用,科学等文化之术是服务于人的工具。兽道之欲,私利为先,争斗为务,科学等文化之术是野性之争的武器。

理性之欲不是本能,满足的标准不是生命需要、生存需要,而是文化精神的需要。为我唯争的文化精神,理性之欲不断膨胀,贪婪,永远不满足,这是人类世界你争我夺、至今还没有文明的基本原因。

文化要维生、护生、养生,人类先要文明,弘扬仁善的文化精神,令科学等文化之术走人道,无论是发明创造还是实际运用,都能有生命需要的分寸和自然的尺度。

中国文化精神是善之欲化成的,具备天人合一的生命理性和天人相应的生命智慧,所以在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原则,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发明创造和实践运用,在生命的笼头约束下,能够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适可而止。

养生是以个人欲望为动力的理性有为,与个人文化依从性、客观性认同密切相关。依从西方文化,认同形态肉体客观,养生的理性之欲,在物在形,有为的目的在强壮形体;依从中国文化,认同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客观,养生养精气神,理性有为以我自己的生命为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修恬憺虚无之德,养本真之元神、元气。

个人养生,与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是非观、价值观密切相关。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西方文化走物道、行兽道,养成唯物唯利的观念理性,中国文化走人道、重生命,养成尊重自然、仁义为本的观念理性。

依从中国文化,有天人合一的生命理性,认同中医学理论,有天人相应的生命智慧。理性之欲,不贪、不争,理性有为能顺从天地阴阳之变化,适宜自我生命的需要。

“欲”不能灭,只能节,节的生命原则是“法于阴阳”,节的理性有为是“和于术数”。“法于阴阳”顺应天地之运行,“和于术数”适宜自身的生命,不放纵口福之欲,不贪婪肉体之欢,生乃固,身乃强,命能久。

五味养生的理性有为,以“欲”为本。五味之欲,反应藏腑的需要,如肝欲虚则欲酸,欲酸反应肝的需要;心欲虚则欲苦,欲苦反应心的需要;脾欲虚则欲甘,欲甘反应脾的需要;肺欲虚则欲辛,欲辛反应肺的需要;肾欲虚则欲咸,欲咸反应肾的需要。

谨和五味,以饮食多样化为条件,但根本还在于内和于五藏之需。五藏是生命的中心,气化活动各有特性,五藏之气因时、因人而有盛衰变化。衰者,不足之变化,生命感应感知,就会有相应的滋味之“欲”,或欲酸、或欲苦、或欲甘、或欲辛、或欲咸。

阴阳是生命的根本,五藏的状况,不仅是自己感应感知的,还通过生命之象反应出来,如面目之色泽、肌肤之胖瘦、精神之好坏等等。所以除了我之欲,面色、肤色、眼睛的色泽,精神状况等,也是谨和五味的重要依据。

谨和五味有二方面的意义。一是养生意义,主要在我自己的食欲,想吃什么滋味的饮食,吃一点,有益养生。二是治病,根据我所反应出来的神、色等,所求证的病机性质,对应性地选择药物之味。

因食欲而吃是本能,谨和五味地吃则是理性了。理性源于本能,高于本能,调控本能。

吃是生存本能,食欲为动力。在蒙昧阶段,吃进去的可能是食物——性能平和的东西,能够养生;也可能是药物——性能偏颇的东西,会伤生。天长日久,代代相传,人们有了食物于药物的理性认识。

中医药物与食物的认识,都来自吃的客观,所以都归于五味。养生在五味,伤生因五味,治病靠五味,五味能和,身体健康,五味不和身体不健康。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五藏为阴,形体为阴,血为阴,精为阴,有形可征的东西为阴。阴的濡养、生成、成形,均本于吃进去的东西,吃得不对,五味太过或不及,都会伤害阴之五宫——五藏。

谨和五味,和在五藏所欲。《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欲者,需要也。肝得酸而增气,心得苦而增气,脾得甘而藏气,肺得辛而增气,肾得咸而增气。增气则满足五藏所欲,所以能和。

增气要适可而止,欲食之为要有节制。肝气不足,欲酸,食酸肝气得补,过则伤脾;心气不足,欲苦,食苦则心得补,过则影响脾胃;脾气不足,欲甘,食甘则脾得补,过则伤肾;肺气不足,欲辛,食辛则肺得补,过则危害筋脉,损伤精神;肾气不足,欲咸,食咸则肾得补,过则伤心。

欲酸吃一点酸,欲苦吃一点苦,欲辛吃一点辛,欲甘吃一点甘,欲咸吃一点咸,想吃什么就吃点什么,不要过分,五味养生。

吃,说起来很简单,张口就可以吃,但要吃得合理,就不能胡吃。“可欲”之吃,有节制,养五藏,胡吃海喝,伤五藏。

食物添加剂,将食物分子化、单纯化,可能是个大问题。它改变食物的自然属性,搅乱了数百万年建立起来的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很多人无法适应,内分泌混乱了,代谢混乱了,不该停留在体内的糟粕,排不出去了,应该气化营养的,反而壅滞、停留,化而为邪了。

食物的自然属性是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的保证。改变食物五味属性,按照物理法则的主观意愿,自以为是地添加这样,添加那样,养生还是害生?甲减、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癌症、心脑血管,这里结节哪里结节,天天补钙还是骨质疏松,医院挤爆了,原因在哪里呢?难道与我们自高自大,把理性凌驾于自然之上没有关系吗?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五味“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的生命效应,是吃进去后生命效应,是自然完整性的食物的生命效应,不是分子化、单纯化的营养素所产生的效应,不是实验室里能够观察到的效应。
五味的生命效应,酸能收之,辛能散之,甘能缓之,咸能软之,苦能坚之,淡能渗之。谨和五味,是通过五味增气、五味化合,维护五藏之气的中和状况。但这样的生命效应,在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成分的影响下,吃之前就被破坏了。
五味的生命效应不同,养生和治病的价值不同。能谨和五味,则欲郁结者能使之散,欲停滞者能使之行,水湿能使之燥,津亏能使之润,坚结能使之软,萎软能使之坚。
食物有五味,中药有五味。食物与药物的五味,具有相同的生命效应,不同的是,养生,谨和食物之五味;治病,谨和药物之五味。
养生者,食物也,治病者,药物也,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皆肇端于吃所感知到的五味,皆有谨和五味的理性原则。
养生谨和五味,要尊重我之“可欲”,欲酸吃点酸,欲苦吃点苦,欲甘吃点甘,欲辛吃点辛,欲咸吃点咸;治病谨和五味,要尊重病人的疾病现象,“观其脉证”,“辨症求机”,把握就诊病人具体的病性、病位、病邪、病种、病形、病势的性质,“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或辛甘化阳,或酸甘化阴。
食物是多样的,食物的滋味是多样的,谨和五味的生命效应,取决于我命的气化能力。气化能力强,吃得有规律,简单食物,通过化生转化,不足能补之,有余能泄之,同样能够内和于五藏。气化能力差,要获得谨和五味的生命效应,首先要顾护脾胃,注意好消化,使水谷化为精微,进入五藏气化活动。

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不同食物有不同滋味,同种食物有不同滋味。所以五谷有五味,五谷有谨和五味的问题;五果有五味,五果有谨和五味的问题;五菜有五味,五菜有谨和五味的问题;五畜有五味,五畜有谨和五味的问题。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第五十六》:“五谷:粳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谨和五味的基本问题,就是顾护脾胃的问题。西方文化提倡吃生的,牛肉、鱼肉,五果、五菜。生吃,没有什么不对,但要适宜于自我的脾胃,脾胃能运化,生吃没有关系,脾胃运化差,生吃就危害健康。人类学会了用火,告别了茹毛饮血,特别是有了烹调方法之后,人们就以熟食为主了,脾胃所适应的食物,除了五果,也基本上是熟食。
熟食是文化人的食物。现在倒退了,要茹毛饮血了,能生吃的尽量生吃,好像我们的脾胃,还停留在没有学会用火、没有烹调的远古蛮荒时代。
脾胃运化,是谨和五味的基础。吃不养护脾胃,营养肥甘,蛋白美味,可能导致“五气之溢”,发生“脾瘅”等代谢紊乱之类的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治病的谨和五味,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依据的是宇宙自然、天地气交气化与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关联性规律,即五运六气与五味资生、化成的规律。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写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五味食物和药物,是天地气交气化生成的。因为天地气交气化的动态变化,食物或药物,味有厚薄,气有厚薄,成熟的时间有先后,成熟的数量有多少,五味化成有差异。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味所资,生化有厚薄,成熟有多少,终始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地气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长也。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苍丹。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其味酸,其气湿,其治辛苦甘,其谷丹素。太阳在泉,热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咸,其谷黅秬。厥阴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谷苍赤,其气专,其味正。少阴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其味咸,其气热,其治甘咸,其谷黅秬。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治。”

方药中对此有比较详尽的解释,内容很多,这里摘录少阳在泉的解释。

原文: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苍丹。
释文:“少阳在泉”,指少阳相火在泉之年。“毒”,指气味偏胜,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张隐庵注:“毒”独也,谓独寒独热之物类,则有偏胜之毒气矣。”“寒毒”,即具有寒凉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少阳在泉,寒毒不生”,意即少阳在泉之年,由于少阳主火,这一年的下半年气候偏热。根据“同者盛之,异者衰之”的规律,所以少阳在泉之年,其所生成的食物或药物,在气味上也均偏于温热。偏于寒凉的食物或药物,由于与在泉之气不相应,所以不生长或少生长。王冰注:“火在地中,其气正热,寒毒之物,气与地殊,生死不同,故生少一也。”亦即此义。  

“辛”,即辛辣。“其味辛”,指少阳在泉之年气候偏热,因此,所生长的食物或药物亦偏于温热。具温热作用的食物或药物,例如姜、桂、葱、蒜、辣椒等味多辛辣。“治”,指治疗。“苦酸”,指苦味或酸味的食物或药物。“其治苦酸”,指少阳在泉之年,气候偏热,因而所发生的疾病在性质上亦多属于热。在治疗上多需要用寒凉的食物或药物。具有寒凉作用的药物,例如黄连、黄琴、芍药等,多为苦味或酸味。
   

在泉,和司天相对应,习惯上称司天在泉,是中华民族观察宇宙星辰和日月地球的相对运行,及其对生命气化活动的影响所形成的气化活动规律的认识。


自然分阴阳,人亦分阴阳。天有天干,地有地支,司天在泉的规律,是天地气交气化规律的反映,有风、火(君火、相火)、湿、燥、寒六气之化的不同。因为其不同,五味的化成、所资便有了生化厚薄、五味寒热的区别。


司天在泉等五运六气的内容,是一门十分高深、微妙的生命学问,集中反映了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规律,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认识天、地、人的生命关联性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文化结晶。司天者,说明上半年的运气特点,在泉者,说明下半年的运气特点。


司天主要是五气之运,风火湿燥寒,在泉则还有五味之化,酸苦甘辛咸。


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主上半年,阳明燥金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酸;五气之化,湿,治以辛苦甘。


卯酉年为阳明燥金司天,主上半年,少阴君火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辛;五气之化,寒毒不生,其治辛苦甘。


丑未年是太阴湿土司天,主上半年,太阳寒水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苦;五气之化,热毒不生,其治淡咸。


辰戌年是太阳寒水司天,主上半年,太阴湿土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咸;五气之化,热,其治甘咸。


寅申是少阳相火司天,主上半年,厥阴风木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甘;五气之化,清毒不生,其治酸苦。


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主上半年,少阳相火在泉,主下半年,五味之化,辛;五气之化,寒毒不生,其治苦酸。

酸、苦、甘、辛、咸五味,生化、化成于天地气交气化,与天地运行息息相关。《五常政大论》这里的“其味”,是当年气化化成的当令之味,若异常,生邪气,害人病,则以“其治”之味和之。


例如2021年是辛丑年,年的地支为丑,太阳寒水阳在泉,当令之味苦,所化之气热毒不生,宜用咸、淡之味和之、治之。


五运六气是很高深的理论,用之于人,没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修养不行,不尊重活生生的人不行。按照五运六气谨和五味,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气化规律是依据,没有天人相应的生命观、疾病观,没有三因制宜的医疗观不行。


五运六气学说是在宇宙大时空背景下,将日月星辰的运行,地理气候的变化等与活生生的人联系起来形成的理论,具有一般性、规律性,更具有根本性。标、本、中气之关联,胜、复动态之变化等理论,要发挥谨和五味的临床作用,就要把人当人,尊重就诊病人的生命客观,也就是《至真要大论》反复强调的“谨候气宜,勿失病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五运六气把握住了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根本,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存在这样的气化活动规律,但又存在我自己的气化活动的特殊性。以活生生的人的疾病现象为客观依据,在“谨候气宜”、“无失气宜”的前提条件下,“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才能真正做到谨和五味。


病机思维的循证、求证、辨症逻辑,是分辨真假中医的分水岭,是临床水平高低的基本因素。


张仲景《伤寒杂》秉持内经天人相应的气化理论,以三阴三阳立论,强调“观其脉证”,以现实客观的疾病现象为依据;突出“辨症求机”,以证候病机为治疗目标,或辛散(如麻黄汤)、或苦寒(如泻心汤)、或甘缓(建中汤),或酸苦辛(如乌梅汤)。


五运六气,上涉及天文,下关系地理,以活生生的人为客观,是最具有生命真实性的理论。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五运六气不是机械的模具,而是我们认识人体气化规律,把握现实病机的理论工具。

确定现实的疾病,判断临床病机,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气化特点,即“谨候气宜”、“无失气宜”;必须以活生生的人为实际对象,“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可以说辨证论治是唯一正确的临床医疗途径。

谨和五味,有五运六气的规律,最终要和在五藏,和在阴阳,和在营卫、气血、寒温、意志,和在活生生的人。五运六气是自然客观规律的反映,运用五运六气的理论,和五味,化五气,补不足损有余,扶正气祛邪气,才能维护“阴平阳秘”,才能使失和了五藏阴阳康复。

中医学把人当人,人是活人。活人有气化活动,五味化生和于五藏,有其时,有其化,有其生,有其行,“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转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

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病理生理唯一论、证候标准化规范化的思想主导下,把五运六气当作糟粕给否定了,学中医不是学天人相应、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理论,而是学解剖、学生理病理,教中医不是教《黄帝内经》等经典理论,培养辨证论治的逻辑思维,而是教病理实验,教药理对应,教循证医学。中医眼睛盯着物质,盯着形态,不管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差异性,不管三因制宜的病机性质,中医的管理、中医的教学、中医的学术,都背离了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之道。所有有好些大学的中医权威,都认为中医理论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医的路走错了,灭亡势不可挡,即便新冠肺炎中医成效巨大,把西医甩在了脑后,但若不能回归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之道,不尊重“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无法扭转被灭亡的命运。
与野兽、原始人比较,文化人的理性发达得多,理性有为的作用广泛得多、影响深刻得多。文化人有生命智慧,不应该干为了短暂物质享乐、造成终生痛苦的事。文化以人为本,不会做眼前幸福、未来艰困的事。

人的发明创造,文化的所作所为,维生、护生、养生是根本,因此在维护地球生机,保障人的健康的前提下,改善物质生活,才是文化的理性有为,文化人的理性有为。

养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重视的问题,治病的终极意义就是维生、护生、养生。尊重传统,尊重饮食习惯,是饮食养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人们在吃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反应五味-五藏-五体等生命关联性的地域特征。川渝麻辣,苏浙好甜,两广喜粥,西北面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水土的生命关联性。水土不服,其实就是五藏阴阳气化,不适应新地方的水土的反应。

传统的饮食习惯,是许多人、许多代吃出来的,对身体没有好处,不可能形成传统。西方文化中的人,鄙视传统,好新、求新,以新为先进,为进步,所以饮食要服从营养素,服从实验室的分析平衡。

地球四十多亿年,太老了;人数百万年,太久了。求新而否定传统,反叛传统,我们是不是也该把地球也给扔了,该机器人、生物人把我们自己灭了?

谨和五味对身体的影响,是传统的,是习惯的,在不知觉中养成、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养生,是一个润物无声、积沙成塔的过程,顺着传统的来路,保护好现在的我们,为子孙万代留下一个绿水青山的地球,是文化的最高目的。没有以人为本的求新是好事,是坏事,可能是毁天灭地的事。工业化带来的很多新东西——碳排放、雾霾、重金属,热兵器、原子弹、生化武器,随便哪一样持续发展,都能够把人,乃至于地球生命给灭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