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1|回复: 0

[道学研究] 《列子》卷8说符诗解8身治国治爵益志下禄厚施博人弃我取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3-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列子》卷8说符诗解8身治国治爵益志下禄厚施博人弃我取
题文诗:
楚庄王: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治身,
不明治国.楚庄王曰:得奉宗庙,社稷愿学,
所以守之.詹何对曰:未尝,闻身治而,
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至治治本,
本立道生,正己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人有三怨,子知之乎?
曰何谓也?曰爵高者,;官大者,
主恶之;禄厚者,逮之.孙叔敖曰: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
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
财散情聚,情聚财散.至无而有,空纳万境.
孙叔敖疾,将死戒子,曰王亟封,吾不受也,
倘若我死,王则封汝,无受利地;楚越之间,
有寝丘者,此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
而越人祈,可长有者,唯此矣.孙叔敖死,
王以美地,果封其子.子辞不受,寝丘,
与之而后,至今不失.人弃我取,虚怀若谷.

《原文》

楚庄王问詹何①:“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
【注释】

①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 613—前 591 年在位,曾大败晋军,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附,成为霸主。詹何——张湛注:“詹何,盖隐者也。”

【译文】
楚庄王问詹何说:“治理国家应该怎样?”詹何回答说:“我知道修养身心,不知道治理国家。”楚庄王说:“我能成为祀奉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怎样保持巩固它的办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又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而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末节来答复。”楚王说:“说得好。”

《原文》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①:“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人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②。”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③?”
【注释】

①狐丘丈人——张湛注:“狐丘,邑名。丈人,长老者。”孙叔敖春秋时楚国大夫,曾为楚庄王宰相三个月。

②逮——(及,到)俞樾:“《淮南子·道应篇》作‘禄厚者怨处之’,是也。“怨处之’谓怨仇之所处也,犹曰为怨府也。处与妒、恶为韵。若作‘逮’,则失其韵矣。”王重民:“俞说是也。《御览》四百五十九引‘逮’正作‘处’。”

③可乎——王叔岷:“此处叙事未毕,疑有说文。”

【译文】
    狐丘丈人对孙叔敖说:“一个人有三种被人怨恨的事,你知道吗?”孙叔敖问:“说的是什么呢?”狐丘丈人回答说:“爵位高的,别人妒嫉他;官职大的,君主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包围着他。”孙叔敖说:“我的爵位越高,我的志向越低;我的官职越大,我的雄心越小(心里越谨慎);我的俸禄越厚,我施舍得越广。用这种方法来避免三种怨恨,可以吗?”

《原文》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亟封我矣①,吾不受也。为我死②,王则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③,此地不利而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④,可长有者唯此矣。”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子辞而不受,请寝丘,与之,至今不失。
【注释】

①亟——音(气),屡次。

②为——如,若。
③寝丘——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接安徽阜阳县界,春秋时不在楚越之间,恐有误。
④楚人鬼而越人——,祈求福佑。张湛注:“信鬼神与祥。”
【译文】

孙叔敖病了,快要死的时候,告戒他儿子说:“大王多次封我食邑,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封给你。你一定不要接受好地方。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叫寝丘的地方,那里土地不肥沃,名声很不好,楚人相信鬼神,越人相信祈祷,可以长久保持的只有这个地方。”孙叔敖去世后,楚王果然用好地方封他儿子。儿子推辞不接受,请求换成寝丘,楚王给了他,直到现在也没有失去这个地方。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