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卷37行幸诗解2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穷奢而亡 题文诗: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徵等曰:隋炀帝承, 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 倾败后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 不纳董纯,崔象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 帝祚长短,委以玄天,福善祸淫,亦由人事. 每思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 臣须极言.朕闻卿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 再三思审,择善而用.贞观十二,年东巡狩, 君将入洛,次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 侍中魏徵,进言曰君,今幸洛州,为是旧征, 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 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 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 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以副,百姓所望? 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不多,则有威罚.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此非载籍,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 故上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栗栗,每事省约, 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下? 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不足, 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 不闻此言.自今已后,无如此事.穷奢极侈, 不得不亡,左传有曰: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原文》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徵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 都,不纳董纯、崔象①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复帝祚长短,委以玄天,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朕闻卿等规谏,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审,必择善而用之。”
【注释】
①董纯、崔象:二人都是隋炀帝时的大臣。
【译文】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魏徵等大臣说:“隋炀帝在继承隋文帝基业的时候,海内升平,如果他能长期住在关中,怎么可能遭致灭亡呢?可是后来他不顾百姓的疾苦,到各地去行幸巡游,没有归期。最后索性住在江 都,不听从董纯、崔象等大臣的忠言,最终不仅自己死于叛臣之手,也断送了江 山社稷,还留下笑柄让世人感叹评说。虽然帝运的长短,是天意决定的,但是祸福善恶,也在于人事。我每每想到这些,都认为若要国家太平,君臣相安无事,君主一旦有了过失,臣子就一定要直言不讳地指出来。我对你们提出的意见,虽然不能当时就采纳,但在我反复思考之后,必定会选择好的意见加以采纳。”
《原文》
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宫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徵进言曰:“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则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则有威罚。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万倍于此,亦不足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自今已后,庶几无如此事。” 【译文】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东巡,即将进入洛阳,下榻在显仁宫,宫里的侍从因为侍候不周,受到很多责罚。对此,侍中魏徵向唐太宗进谏,说:“陛下如今到洛阳,是因为以前在战争期间这里遭到了祸殃,陛下希望这里获得安宁,所以对洛阳的百姓施以特别的恩惠。但事到如今,这里的百姓非但没得到眷顾,相反,显仁宫的侍从还受到了很多无辜的责罚。他们有的是因为进献的物品不精致,或者因为食物不甘美而受罚。这可能是因为陛下不知足,太奢侈造成的。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巡游的初衷,也辜负了老百姓的期望。过去,隋炀帝命令下人多多进献食物,只要食物不丰美,就要受到责罚。上面有什么样的喜好,下面必定会加倍效仿,这样下去,人就会变得贪得无厌,最后走向灭亡。这不只是史书所载,也是陛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正因为隋炀帝昏庸无道,所以上天才委派你来代替他。陛下应当战战兢兢,凡事从俭,以前人的风范为楷模,来告诫子孙后代。如果陛下意足了,那么现在就能感到满意,反之,即使比现在好过千倍万倍,也不会感到满足的。”唐太宗听后大惊失色,说:“没有你,我绝不会听到这样的诤言。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有此类事情发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