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27|回复: 0

[儒家文化] 著书立说,不是自己的躬行心得,也属于“巧言”

[复制链接]
刘余莉 发表于 2023-6-15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书立说,不是自己的躬行心得,也属于“巧言”

著书立说,不是自己的躬行心得,也属于“巧言”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孔子。巧言,好其巧言;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悦之,少能有仁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论语》。

“巧言”,善于辞令。“令色”,以容貌悦人。《论语讲要》中讲到,仁是由本性而来。《中庸》上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是人自然而然、本有的东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必须明了“性”。什么是“性”?“性”很抽象,就讲修道;“道”还是很难理解,就讲修德;“德”还是很抽象,于是讲“仁”。“仁”,“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与人相处要讲求厚道。而巧言令色之人,只注重言辞的美善和外表的巧饰,所以很少有仁德之心。仁厚既少,与这种人讲道德就是难上加难。学习仁道的人,应该多从这句话省思自己。“鲜”,少。也就是说,这种人很少能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讲到人的言语和容色时说:“君子有九思: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颜色、容貌温和,态度恭敬,言语忠信,做事有诚敬之心。《论语》中记载:“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从远处看君子,感觉他非常庄重;当你走近他,觉得很温和;而听他的言语,也很严肃、严厉。

《曲礼》中说:“俨若思,安定辞。”容貌给人的感觉很庄重,说话平和、平稳,心平气和。又说:“礼,不妄说人,不辞费。”“不妄说人”,不随意去谄媚巴结,讨人喜欢。“妄”,没有实际的。“不辞费”,言语非常简单。

《论语》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看起来言语迟钝,说话很少,但是句句中肯,能够说到实处。这几句话是讲,一个人的语色都是“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心有真诚、恭敬之心,表现出来的言语和容貌自然也是如此。这都告诉人们,言语不要学谄媚巴结,容貌要恭敬,而不是装成美善的样子。

蕅益大师在《四书蕅益解》中解释:“巧言,口为仁者之言也。令色,色取仁也。仁是心上功夫,若向言色处下手,则愈似而愈非。”“巧言”,即口里讲的是仁者的言语。“令色”,就是“色取仁也”,他的容貌、言行都像仁人君子,外表装成美善的样子。但这是做作的,并非真实。孔子说“鲜矣仁”,这样很少能够达到“仁”的境界。

仁是心上功夫,若向言色处下手,则愈似而愈非。“仁”是靠修行心地得来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与!”仁爱之心从哪里学起?就是从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对兄弟的友悌之心来长养。所以,孝悌之心是仁爱之心的原点。一个人如果仅从语言和容貌处下手,反而会越装越不像。巧言令色的人很难体会到“仁”的境界。

“巧言”,就是古人所说的“好其言语,口为仁者之言”。“好其言语”,就是将世间所说的好话都说尽。好话说尽就是愚弄人,目的无非是恭维、谄媚别人,但是其内容无实。

“无实”两个字意思很深刻。从浅的层次上讲,言语不诚实。一个人言语诚实,应该是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表里如一、内外一致。能做到不妄语,这也算得上诚实。这是从浅处来讲。从深处讲,什么样的人说的话才是真实的?如果一个人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他所说的话才是真实的,才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那么他所说的言语不是真实的,就是“巧言”。所以,“实”从哪里来,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孔子教导学生怎样求实?就是“仁”。“仁”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比如桃核里有桃仁,杏核里有杏仁。“仁”就是生机,它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是死的,就变成“麻木不仁”。所以,求真实,就是求仁。

“仁”怎样求得?换句话说,真实怎样修学才能得到?圣人告诉人们,要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做起。“格物”,就是格除物欲。在财色名利的诱惑面前,能够如如不动把持住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这叫做“格物”。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格物就有功夫了,才能达到“致知”。一个人有智慧,心性没有被蒙蔽,就能够判断是非、善恶、美丑,这就是“致知”。

“诚意、正心”,都是心地上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直心、深心。要从心地上下功夫,就要离开巧言。凡是圣贤人,都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要在这上面用功。司马光先生讲,他修身从哪里入手?就从“不妄语”开始,不说谎话骗人。后面还说,巧言不仅仅是口中的言语,“凡著书立说,不本之躬行心得者皆是”,著书立说,不是自己的躬行心得,这也属于“巧言”。

什么是“心得”?“心得者,悟入实证也。”所谓心得,都是圣贤人经过修学后,体悟、亲证到的境界,写出来的报告才是“心得”。古圣先贤几乎都是这样做的。比如,“四书”中的《中庸》是古圣先贤所体悟、所觉悟、观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它是真实的道理,所以属于理论。而《大学》是把《中庸》的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是讲具体的方法。所以,儒家讲“知行合一”,这个理论是王阳明先生提出来的。他是从佛教中受到启发,佛教中讲“解行相应”,重视“解”也重视“行”,他把“解”换成“知”,把“相应”换成了“合一”,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这就是告诉人们,圣贤之学都是讲理论、讲实行,讲解行相应、知行合一。

《论语》是孔子把《中庸》的理论和《大学》的方法在生活中躬行实践、应用,所得出的心得报告。所以孔子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为什么?因为圣贤人的心性和凡人的心性是一样的,圣人和圣人的心性更是相通的,孔子体悟到的和古圣先贤体悟到的道理是一,不是二,没有增加一点,也没有减少一点。“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通过学习古圣先贤的理论、方法,最后也达到圣贤的境界。所以,《论语》是孔子根据古圣先贤的理论、方法实践而得出的心得报告。《孟子》是孟子作为贤人,学习古圣先贤的道理后,在生活中应用实践所作的心得报告。

从前的读书人,读书志在圣贤,而现在人读书是志在赚钱,目的和古人就不一样了。古人做学问,讲求信、解、行、证。首先,对古圣先贤的理论、方法要相信,因为圣贤人告诉人们要诚信、不妄语,那么他自己当然也是诚信、不妄语,所以首先对他们要生起信心。然后,理解他们所说的理论方法,在生活中践行,最后也证得同样的境界,这才是做学问要达到的目的。著书立说,如果确实是自己躬行心得的报告,是可取的。但如果是为了谋取私利、为了出名,就离圣贤学问越来越远了。这就叫做自欺欺人。所以,我们要反省自己,所学、所讲的是不是躬行之后的心得?如果不是躬行之后的心得,那也属于“巧言”。

“令色”,“善其颜色,少能有仁也”,外表装出一副慈悲仁厚的面貌,内心却是另外一种样子,没有仁慈、恻隐之心。“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外表装成谄媚巴结、迎合别人的面孔,但其目的是得到利益、满足私欲,这种人就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如果一个人本性没有迷失,即使是对自己有利益的事,也不会去谄媚巴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在利益和欲望现前时,首先看是不是符合道义。如果不符合道义,纵然有机会,也不肯去获得。小人则无所顾忌,不顾道义,只顾欲望。“巧言令色”者,实际上就是麻木不仁的这类人,他们不知道通过巧言令色获得的利益,实际上通过正常的手段和方法也能够获得,没有必要通过谄媚巴结、伪装去获得。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这句话首先教导人们,要时时反省自己,巧言令色的人是不是自己?比如说,总想装出一副仁慈、很有修养、很关心人的样子,但实际心里并没有恻隐之心,就很可能成为巧言令色之人。另外,著书立说,写了很多东西,却不是自己的心得报告,也并没有亲证到那种境界,很可能都是道听途说,这种人也属于巧言令色之人。如果自己是这样,就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学君子,学圣贤之道,并不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别人,说某人是巧言令色、是小人。如果是这样学,孔子也要掉眼泪了。

“鲜矣仁”,看到“仁”字,就能联想到儒家讲的三达德,即智、仁、勇。圣贤人教人们的修学纲领非常简单,只要抓住纲领就很容易契入。所以,要想获得三达德,就要有智、仁、勇的品质,从心地上下功夫。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