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道德学问,是有成就者遵循的共同规律
王曰:“来,汝说!尔惟训于朕志。言汝当教训于我,使我志通达也。若作酒醴,尔惟麹糵;酒醴须麹糵以成,亦我须汝以成也。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盐醎,梅酢,羹须醎酢以和之。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王者求多闻以立事,学古训乃有所得也。事弗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事不法古训,而以能长世,非所闻。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王曰:“来,汝说!尔惟训于朕志。言汝当教训于我,使我志通达也。若作酒醴,尔惟麹糵;酒醴须麹糵以成,亦我须汝以成也。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盐醎,梅酢,羹须醎酢以和之。 醴,甜酒。麹糵,酿酒所用的发酵物。酢,酸。什么是和羹?《左传》记载,齐景公问晏子:“‘和’与‘同’有什么不同?”晏子回答:“‘和’就像做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烹调,味道太淡了就加调料,味道太浓了就加水冲淡,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烹制羹汤,要用到水、火、醋、酱、盐、梅等各种各样的调料,而羹汤的美味就在于味道之间的调和,所以叫做“和羹”。 高宗说:“来,傅说!你应当训导我,启发我的心志。言汝当教训于我,使我志通达也。说的是你应当教导我,使我的心志通达。如若酿酒,你就是麹蘖。酒醴须麹蘖以成,亦我须汝以成也。就像酒必须有酒麹才能酿成,我必须有你才能成就。如若调制和合众味的羹汤,你就是盐和梅。”盐醎,梅酢,羹须醎酢以和之。盐,醎;梅,酸。作羹必须用盐和梅加以调和。 酒麹和盐梅对于酿酒与烹制羹汤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在这里,高宗再次以形象的比喻,说明傅说的训导对于开启自己心志的重要性。高宗虚心好学、真诚恭敬、主动求教的态度跃然纸上。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王者求多闻以立事,学古训乃有所得也。事弗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事不法古训,而以能长世,非所闻。 攸,所。傅说说:“君王啊,人追求见闻广博,是为了建立事功。学习古人的教导,才会有收获。王者求多闻以立事,学古训乃有所得也。君王追求多闻来建立事功,学习古人的教诲才能有所收获。做事不师法古人而能永久传于后世的,傅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事不法古训,而以能长世,非所闻。做事不遵循古人的教导,而能得以长久,这种事从来没有听说过。 这里傅说强调以史为鉴的重要性。前面讲的尧舜等,也都强调“稽古”,考察古道的重要性。
“贞观之治”太宗皇帝
《孔子家语》中记载:“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于其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也,岂非惑哉?”以往的历史是用以启发当今之人的。如果一个君主不努力追寻前朝之所以能安稳存在的足迹,又不重视其所以危亡的原因,这就好像倒退行走,却期求能赶上前人。所以,古圣先贤的言论和行事,是后世人治国平天下的借鉴;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是历代凡有成就者遵循的共同规律。 例如,曾创下“贞观之治”的太宗皇帝,从十六岁开始从军打仗,自然没有时间涉猎圣贤经典,对于古圣先王的治国之道茫然无知。太宗二十七岁登基为帝,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于是命令魏徵、褚亮、萧德言、虞世南等大臣,把唐朝以前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汇集起来,编纂成《群书治要》这部书。太宗阅读之后,赞叹说:“览所撰书,博而且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太宗认为《群书治要》的内容取材很广博,但是所挑的内容却都是非常重要、关键的东西,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这本书使他能够使社会大治,考察借鉴历史经验,遇到事情不迷惑,并且认识到社会治理的根本,以及治国理政应该从何处入手。因此,在魏徵过世时,太宗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是一面镜子,记载着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得失经验,揭示出社会国家运转的客观规律。学习历史,就是掌握国家盛衰的规律,可以达到学史明理的效果。 《贞观政要·论政体》中记载,贞观初年,太宗对大臣萧瑀说:“朕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懂得如何识别弓箭的好坏,近来得到了十几把上好的弓箭,于是把这些弓箭拿给弓箭师傅看,结果没想到,弓箭师傅却说,这些弓都不是上好的良弓。我于是询问其中的原因。弓箭师傅说,木头的中心不正,会使木头的纹理歪斜,这样的弓虽然强劲有力,但射出去的箭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弓。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出很多道理,我是用弓箭平定天下的,这一生所用过的弓箭已经够多了,但我尚且不懂得识别弓箭的要领。更何况我得到天下的时间还很短,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对弓箭的知识掌握得多。我对弓箭的了解尚且有偏失,更何谈掌握治理国家的要领呢?” 从此以后,唐太宗定期召见五品以上的京官和中书省的官员。每次召见,太宗都赐座给他们,与他们悉心交谈,仔细询问宫廷之外的事情,以便对老百姓的疾苦和政教的得失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可以说,正是唐太宗的虚心、好学、礼敬贤者的态度,使他受益匪浅。 贞观二年,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近代帝王和大臣治理国家多半不如古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王珪回答说:“古代帝王治理国家,大都崇尚清静无为,以百姓为中心;然而近代的君王,却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任用的大臣也不再是饱学经史的儒雅之士。汉代的宰相,没有谁不精通一种经书的,朝廷上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疑问,都会引经据典,参照经书来判断,于是,人人懂得礼教,国家太平安定。但是近代却重视武功,轻视儒术,或是用刑律治理国家,从而导致儒术受到破坏,古代淳朴的民风也就荡然无存。”太宗听后,深有同感。从此以后,官员凡是精通儒学,懂得治国之道的,都得以提拔并委以重任。 唐太宗很善于听取谏言,特别重视用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治理国家。这一点可以说非常难得,为什么?一般人都会因为看到严刑峻法迅速有效的效果,而忽视道德教育。但唐太宗却不同,他在重视法制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教育,这才是使唐太宗创建“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以前,学习传统文化的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没有什么法制,结果学习中国法制史发现,《唐律》是非常完善、具体、全面的,又以为唐朝“贞观之治”的建成完全是依靠法律,这两种看法都是偏颇的。读《群书治要》就会特别清楚这一点。现在的廉政建设也是如此,既要强调不能腐、不敢腐,还要强调不愿腐、不想腐。怎样让官员不愿腐、不想腐?那就是要加强伦理道德的教育。 法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只是在消极结果产生之后,给以事后的惩罚和补救。比如,腐败分子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但是他对国家民族所造成的危害、损害无可挽回,难以防患于未然。第二,法律所制裁的仅仅是人的行为,难以触及到人的内心,培养不出人的羞耻心。如果缺少道德教育,人们只是想方设法地躲避法律的制裁,还以此沾沾自喜,认为这是自己聪明智慧的结果,不觉得自己作恶有什么羞耻。所以,必须通过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人从心底不愿意做坏事,把作恶看成是非常值得羞耻的事,这才是从心灵上筑起一道防止作恶的堤坝。 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仅仅是用各种政令、条款来引导人们,人们触犯了政令、条款就给予刑罚的处罚。结果是什么?人们因为惧怕处罚,免于去做坏事,但是没有羞耻心,甚至仍然去做坏事,想方设法地逃避法律的制裁,还以此沾沾自喜。如果“道之以德”,用道德引导人们,用礼义教化人们,人们有了羞耻心和人心的归附。“格”,来,人心来附的意思。 太宗之所以在登基后不久就下令编纂《群书治要》,也是因为知道自己对古圣先贤治国平天下的教诲了解不够,希望自己不仅仅是和群臣探讨治国经验,而且能随时翻阅古圣先贤的教训和经验。《群书治要》编纂完成后,魏徵在序文中用一句话称赞《群书治要》的价值:“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这部书用在当时的社会,尤其是对于办政治的人而言,可以汲取、借鉴古圣先贤的智慧。而且传到后世,可以恩泽子孙后代,让子孙后代更好地谋划他们的人生,使得人生幸福。可见,《群书治要》确实是一部鉴往知来的治世宝典。正是因为如此,2001年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习仲勋老先生,亲自为《群书治要考译》题字“古镜今鉴”。 这部书编纂完成后,太宗皇帝非常欢喜,日日手不释卷、不辞辛苦地学习,因为他有一个根本的动力,那就是爱护人民,希望把国家治理得长治久安。不仅如此,他还胸怀天下,希望为世界各国做出“善治”的表率。 2022年,习主席致元旦新年贺词时,在书架明显的位置上摆放着《群书治要》。这也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群书治要》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也是非常认可,时时翻阅,手不释卷地阅读。而这样做的根本动力就是要把国家治理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