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以出纳五言,汝听。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出纳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言,施于民以成化,汝当听审之。》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古代的乐律有十二,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六律”,即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这里没有谈六吕,“不言六吕者,阳统阴也”。 “五声”,即宫、商、角、征、羽。 “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材料做成的乐器。 “金”,指金属制作的乐器,比如编钟。 “石”,是以石头,比如玉石制成的磬一类的乐器。磬的大小、厚薄不同,发音也不一样,一般是用牛角和木棒敲击,声音清脆悦耳。 “丝”,指琴瑟上用的弦。“瑟”,一般体积较大。古人过世后办理丧事,为了腾空空间,“先除瑟”,先把瑟搬出去。《礼记》中讲:“士无故,不撤琴瑟”。可见,琴瑟在古人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古人感慨琴瑟,说它是圣贤之乐,能够动天地,感鬼神。琴瑟在北方是用梧桐木制作,南方是用杉木。《白虎通》中讲:“琴者,禁也。”禁止什么?“禁淫邪,以正人心也”,这句话概括了古人制琴的深意。人在没事时容易胡思乱想,通过弹琴可以使心定在一处,制止邪思、邪念,达到静定的效果。这就是《大学》中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止在何处?对于弹琴而言,就是止在琴上,弹得久了就有定力,定有了就能把心安定下来,安定下来再去虑,虑不是胡思乱想、念头纷飞,而是静虑的意思,就会有所得,因为心定了、静了就能体悟出很多东西。 传说在上古时期,伏羲氏看到凤凰落在桐木上,于是采用梧桐木做琴的面板,制造古琴这种乐器。桐木的木材非常轻,属阳,面板是弧形的,象征天,古人讲天圆地方。用梓木做琴的底板,梓木的木质比较重,属阴,象征着地,底板是平的。木头砍下来后,晒在屋檐下,经过父、子、孙三代,木头才能晒干、晒透,音质才会好。琴瑟做成后,弹一百年左右,木板上会出现裂纹,裂纹的间隙比较宽,叫做蛇腹断;再弹一百年,裂纹就比较密,叫做牛毛断;弹到三百年的时候,木板上会出现类似梅花的图案,叫做梅花断。 “竹”,指竹管,横吹的叫笛,竖吹的叫箫。箫又叫尺八,因为它是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制作尺八,是一段一尺八寸的竹管,需要十目九节,每节开两个孔。 “匏”,指葫芦一类的植物果实,用来做笙的底座,笙之外还有竽。 “土”,指用泥土烧制成的埙。 “革”,指兽皮,用来做鼓面。 “木”,指木制的打击乐器柷敔。柷,是用木头做成,形状像方形的木箱,上宽下窄,用木棒撞击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开始;敔,状如伏虎,背面刻有锯齿,演奏时用一支一端破成细条的竹筒,逆刮虎背上的锯齿,表示乐曲的终结。 《尚书·虞书》记载,舜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诗,表现的是人的志向、志愿。“歌永言”,“永”,延长的意思,用歌把诗延长吟咏出来,所以经常说诗歌。“声依永”,“声”,指宫、商、角、征、羽五声,五声的高低和延长的吟咏相配合。“律和声”,再用六律来和谐五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只要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谐调,不互相乱了伦次,神人都会因此达到和。 “出纳”,什么是出纳五言?蔡沈《书集传》:“自上达下谓之出,自下达上谓之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想听闻和于六律、五声、八音的音乐,以便出纳仁义礼智信这“五言”,你要审听明白。说的是想用六律和声音,来出纳仁义礼智信这“五言”。音乐是人民制作的,人民的音乐合于仁义礼智信五德,上传到人君,这是纳“五言”;人君的音乐合于仁义礼智信五德,流布到人民,这是出“五言”。音乐施用到人民,从而完成教化,你应当审慎听察,查验其乖和得失的情况。 《礼记·乐记》中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古圣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平和好恶,还归到正确的立人之道。立人之道,《易经》中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所以,音乐从不是娱乐至上,也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而是用以平和好恶、涵养性情,回归做人应有的“仁义礼智信”之上。 用现代话来说,音乐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素质教育?培养人们对美的、和谐的、有秩序的东西的自然而然的爱。柏拉图说:“一个真正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在他的心灵中会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表现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会有一种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在社会交往之中,由于心灵的统一作用,他对同道中人必然会气味相投,一见如故;而对于浑身不和谐的人,他避之唯恐不及。而正确的爱,不就是对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吗?这种爱与纵情、任性泾渭分明。”柏拉图的这段论述把音乐教育对心灵的成长为什么至关重要,以及为什么说“成于乐”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