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诞,大也,以天命大义告万方之众人。曰:“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夏桀灭道德,作威刑,以布行虐政于天下百官,言残酷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二《尚书》。 “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诞,大也,以天命大义告万方之众人。” 克,战胜。亳,指当时商汤的都城。汤王战胜夏桀后回师,到达亳都,隆重地诏告天下。诞,大。把天命大义诏告万邦众人。 “曰:‘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夏桀灭道德,作威刑,以布行虐政于天下百官,言残酷也。” “敷”,布。夏王灭绝道德,制作威刑,对万方百姓广行虐政。这是在说夏桀的残酷。 “威”有三种:道德之威、暴察之威和狂妄之威。唯有道德之威才能不失天下,使天下信服。夏桀、商纣、周厉王等暴君,施行虐政,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却不以为然,都属于狂妄之威、暴察之威。比如,夏桀底下的人都说:“要推翻你,你要被推翻了。”夏桀却狂妄地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乃亡矣。”天上有太阳,就如我拥有民众一样,都是永恒的。太阳有灭亡的时候吗?太阳灭亡了,我才会灭亡。这是狂妄到了极处。结果被汤推翻了。 周厉王也是如此。《史记》记载,周厉王登位,贪图财利,亲近重用贪财好利的荣夷公。周厉王实行暴虐的统治,奢侈傲慢,国都的民众都纷纷议论他的过失。这时,召公就来劝谏他说:“民众都忍受不了君王的政令了。”结果,厉王恼羞成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去监视指责自己的人,只要巫师报告有谁诽谤自己,就立刻把他杀掉。于是,议论朝政的人越来越少,诸侯也不来朝见了。 厉王更加严厉,结果“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都的民众没有人敢讲话,在路上相遇时,也只能是互相用眼色示意。这下厉王很高兴,得意地对召公说:“你看,寡人能消除非议了,民众都不敢讲话了。”召公说:“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召公的这句话也成为了历史名言。意思是说,君王,这不过是塞住民口罢了。堵住人们的嘴巴比堵住河流的后果还要严重。河水一旦决口,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住民众的口也是如此。所以,善于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水流畅通;治理民众的人,要让民众发泄,让他们讲话。放手让民众讲话,政事的好坏、得失都可以从这里反映出来。民众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成熟的意见便可予以推行。若是堵住他们的嘴巴,不让他们发表意见,那么支持君王的能有几个人呢? 周厉王仍然不听。三年之后,民众联合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结果周厉王只好逃到彘地。后来,周宣王即位,整顿政事,效法文武、成康的遗风,诸侯重新归附周朝。 周厉王的威就属于暴察之威,不懂得“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道理。所以,善于治水的人,要懂得疏通水道;善于治民的人,要想方设法让民众的心声得以上达,还要设置好的制度、政策、措施,使人民把心里话表达出来。 在《群书治要》中记载,历史上很多开明的领导者设立各种制度,使民众能够直接批评施政的得失。比如,《群书治要·潜夫论》中讲:“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治国的道理就是劝导人们进谏,让人们有话都能宣讲出来,这样君主才能够明察自己的得失,下情上通。 古圣先王还设立各种制度,以便听取人民的谏言,了解自己的施政得失。《群书治要·汉书五》记载:“古者,圣王之制,史在前书过失,工诵箴谏,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然后君得闻其过失也。”古代圣王采取的制度,是史官在前记载君主的过失,“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把君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记录下来,这是一种独特的监督机制;乐工诵读规劝的谏言,君主在吃饭、宴请时都要奏乐,不仅为了娱乐,也是起到劝导、提醒的作用;百姓在道路上可以批评时事;商旅之人在市场上可以随意议论朝政。这样,国君方能听到他的过失,见义则从,加以修正。这些劝谏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使民情上达,民心安定。 《群书治要·后汉书三》也记载了杨震所说的一段话:“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洗目改听。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 这段话讲出了古代圣哲明王之所以能明察事理、修政安民的原因,就在于不仅仅设立敢谏之鼓,树立诽谤之木,让人们随时可以进谏,甚至听到百姓的怨骂,都会洗耳恭听,真诚接受,真正地做到了广泛听取普通百姓的意见、全面细致地体察民情。这样广开言路,才能洞察隐忧,做到兼听则明,不被蒙蔽,才能使民众的意见传达到上面,上面的决策也才能体现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 所以,古人赢得人心依靠的是道德之威,而不是暴察之威、狂妄之威。在周厉王之后继位的周宣王,整顿朝政,效法文武、成康的遗风,施行德政,结果诸侯又重新向周朝朝拜。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周宣王就可以改变社会风气,赢得人心?就是因为兴起了伦理道德的教化,体现的是道德之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