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71|回复: 0

[中医入门] 扶持中医院是否真能“扶持”

[复制链接]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09-11-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作者: 王世保 
  就在中国社会陷入由西医和现代科技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所造成的“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危机之后,为了充分利用西方社会所不具有的中医资源优势,中国政府近年来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大力呼吁之下不断地从政策法规和财政上去扶持中医院的发展。中国医政管理部门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的替补优势,继而突破当前的医疗困境。然而,与中国政府强力扶持形成极大落差的是,全国各地的中医院即使在强力扶持下仍旧表现出先天不足的颓势,多数都是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和西医化倾向而苟延残喘地存在着。显然,中国政府近年来对中医院的大力扶持并没有有效地促进中医的发展,进而缓解既有的医疗危机。
  面对这种让人沮丧的结果,或许多数人会问:为何中医院不能象西医院那样在国家大力扶持下走向快速发展?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仅能够让人们加深对中医的发生规律和文化特征的认识,还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强力扶持中医院对中医自身发展所造成的毁灭性的危害。
  
一、个体诊所相对于西医院的竞争优势

  中国社会目前是中西医两种医疗保健体系并存,每一个患者都可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倾向的医疗途径。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维护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才能更好地发挥维护人民健康的社会功能。医院这种现代化的医疗保健场所是从西医内部衍生出来的,它符合西医的诊疗分工化和程序化的特征。无疑,西医在现代社会的演进中选择了医院这种规模化的终端诊疗服务场所充分发挥了其规模化竞争的优势,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医疗阵地。但当中国政府在二十世纪把医院这种规模化的终端诊疗服务场强加给中医时,这就明显违背了中医自身的文化特征和发生规律。中医不具有诊疗分工化的特征,它“简便廉验”的固有特征决定了其原发形态个体诊所才是其发挥竞争优势的终端形态。
  首先,中医个体诊所相对于中医院具有低成本和高盈利的优势,这保证了其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有效生存。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的诊疗机构,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既是一个医疗实体,也是一个经济实体。作为依靠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经济实体,其生存应是建立在获取一定利润之上的。中医院之所以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一直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其经营规模与其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的特征不相适应上。我们知道西医的诊疗分工化决定了其诊疗程序的复杂化和设施设备的规模化,由于每一道诊疗程序都要收取费用,所以西医院的规模化在高成本的基础上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继而保证自己更好地生存。相对于西医而言,由于中医诊疗“简便”的特征,中医院高成本的规模化并不能带来象西医院那样的高利润,高成本低利润的效益状况导致中医院不可避免地面临生存危机。
  但个体诊所与中医院的状况就不一样了,没有那些高成本的设施设备,更没有那些因为运行设施设备而必须配备的大量闲杂人员,由一个中医家和几个学徒一起经营的个体诊所所需要的成本费用非常低。由于个体诊所不受中医院的上下班和中医家接受患者数量的限制,中医家在家庭诊所里一天24小时随时可以接诊,这就保证了获取利润的空间。因此,就在这种低成本的基础上,中医家可以凭着自己的医术优势获得较高的利润,这是中医院所无法望其项背的。有了较高利润的保证,中医个体诊所在面对西医院的竞争时也就具有了坚实的生存保证,不会出现中医院那样的生存危机。
  其次,中医个体诊所相对于中医院更能发挥中医的诊疗优势,这保证了中医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性发展。
  正是中医院在高成本的规模化基础上不能获取西医院那样的高额利润,生存危机迫使所有的中医院都抛弃了“简便廉验”的特征,走向了西化,即采用西医的诊疗设备和相应的医疗人员,同时使用价格高昂的中成药、中西医治疗仪器和设备以及西药,并象西医院那样为患者提供住院服务,尽可能地尽最大限度地从患者身上榨取利润。中医院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在走向西化的同时,也拉动了中医教育和理论研究的西化。西化的中医教育和理论研究导致中医队伍出现异质性的转化,即他们多数成为了精通西医的伪中医。中医队伍的伪化导致中医队伍整体理论和临床水平的下降,而中医的诊疗优势也随之几乎丧失殆尽。
  与西化的中医院相比,中医个体诊所就不存着生存的危机。由于西化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费用,受个人资金有限的限制,这就迫使经营个体诊所的中医家放弃任何利用西医诊疗设备的幻想,在中医固有的四诊上下功夫,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切切实实地为病人提供“简便廉验”的诊疗服务。只有中医的“简便廉验”的固有特征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挥,中医理论才能在临床实践中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从以上两点论述可以看出,西医的竞争优势体现在规模化的西医院上,而中医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家庭化的个体诊所上。当中国政府强行地要求中医必须以中医院的表现形态去生存下去的时候,这到底是在扶持中医还是在扼杀中医?
  
二、扶持中医院本质上就是“曲线废医”

  无疑,唯科学主义是中国政府的主导意识形态。受这种偏狭的时代精神的控制,中国政府在发展中医的时候,必然以符合这种意识形态的西医和现代科技为参照标准。在西医和现代科技的示范效应下,中国政府要极力消除中医的固属文化特征,以便将其纳入与其异质的西医和现代科技体系之中。作为中医发挥社会功能的终端环节,中医院这种怪胎就是这种唯科学主义的狭隘意识作用于中医的产物。
  中医院既是中国政府在唯科学主义的狭隘意识作用下制造出来的,那么即使它象畸形儿一样难以存活下去,中国政府也要尽力维持其存在。这就是中国政府一提到要充分发挥中医的社会功能,就必然要对全国各地的中医院从财政和政策上进行大力扶持。然而,这个不可能长久存活下去的政治怪胎的短暂存在,极大地阻碍了中医的发展和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中国政府对中医院的大力扶持本质上也就成为了“曲线废医”。
  首先,中国政府继续大力扶持中医院,也就是继续推动中医西化。
  毫无疑问,中医院即使在获得大量的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获利的心理任然会驱使其保持西化的倾向;而中医院西化的需要又反过来作用于中医家队伍,迫使其理论和思维走向西医化,继而游离在中医理论之外;游离在西医和现代科技之中的中医队伍会继续强化中医的异化性改造,继而推动中医在衰败的现实基础上进一步走向消亡。
  其次,中国各级医政管理部门为了维护中医院的利益,以各种名义限制或者取消中医诊所,也就进一步抑制了中医优势的发挥,消灭了新生的中医后备军。
  由于全国各地的中医院多是各级地方政府开办的,为了维护这些中医院的有限利益,各级医政管理部门借着限制医疗资源恶性竞争的名义,采取限制数量或者直接取缔的措施阻碍了中医个体诊所的开办。由于中医竞争的优势和发挥医疗优势的表现形态受到抑制,中医也就丧失了充分发挥自己社会功能的机会。同时,由于相关的医疗法规规定了刚毕业的中医学生必须在中医院里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获取行医的资格,而各个中医院为了获取利益尽量减少接受没有多少临床经验的学生,进而导致了大量的中医学生毕业后不能进入医疗领域。这样不仅白白地把现有的国家医疗资源给浪费掉了,而且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医队伍的壮大和临床阵地的拓展。
  从上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中医院的存在,中国政府一方面在大力推动中医的西化,一方面在抑制中医优势的发挥,并消灭中医新生的后备军。中国政府这种表面的极力扶持不适合中医生存的中医院,实质上就是在变相地废除中医!
  中医院本是中医在近代西化的产物,作为中医发挥社会功能的终端环节,它的产生不仅拉动了中医的西化,助推了中医在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环境中的衰败;而且也损害了人民的健康利益,使得中国人不能得到真正“简便廉验”的中医服务。因此,中医院本是在国家科学主义主导下产生的一个危害中医发展的怪胎,那么中国政府在当前盲目地大力扶持中医院的发展,岂不是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初衷南辕北辙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