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81|回复: 0

[中国方言] 古老而优雅的山西方言

[复制链接]
南丘 发表于 2007-12-25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网络
1.“居舍”--就是屋子、“家里”;
2.“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
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音绝对正确:“cencibuqi”。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
4.“兀”--一种方形的凳子;
5.“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意思是“哪当然啦!”)这个词在元曲里常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人的口头语。
6.“舁”(读yú,阳平)--抬的意思。这个字好像很古老了。《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
7.“荷”(读hě上声)--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的“拿”、“携带”。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天下之重任”句。
8.“恶色”--就是垃圾。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色,是种类的意思(如:各色人等)。恶,是“h恶”,“卑劣”的意思,和“美”、“好”反意。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 sè”和山西方言接近。
9.“恶水”DD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
10.“巡田”DD就是秋天看护庄稼。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巡田的”很厉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所谓马床,是一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DD打那些偷庄稼、蔬果的大人小孩。一般是打屁股。据说打上很疼,但是又不至于打坏筋骨。
11.“胡阑”DD圆圈、环的意思。引申为“那一片地方”。元曲《高祖还乡》(作者睢景臣)有云:“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里“胡阑”是环的意思,曲连是圈的意思。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也还是这样的说法。这是一种单字复音的语言现象。胡阑,取“胡”字的声母,和“阑”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就近似于是“环”;曲莲,取“曲”字的声母,和“连”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也就近似于“圈”。在山西中部、西北,以及内蒙古西部的方言里,这样的现象还可以举出许多。比如,“圪劳”是“角”的意思(角,在古音里读如“高”,现在江浙一带还是这样的读音),山西民谚:“得过且过,阳圪劳劳暖和”,“阳圪劳劳暖和”就是靠着墙角晒太阳;不阑,是“拌”的意思。山西有一种面食,是用莜麦面(就是燕麦粉)拌成小块状然后蒸熟,称为“不阑子”;再比如,木板受潮变形,普通话谓之“翘”,山西方言说“圪料”等等。据有的语言学者说,这种单字复音,是更加古老的一种语言现象。据说,有很多单音的词汇,本来就是复音,比如上面说的“环”、“圈”等,但是在文字产生以后,古人为了减少刻、写文字的工作量,就尽可能地用单音的字来表达,这就是“胡阑”变成“环”、“曲莲”变成“圈”、不阑变成“拌”的原因。
12. 网友心行先生问:“这个‘兀’。真的不是那个‘杌’吗?你描述的就是我印象中的‘杌子’”。
兀子,就是“杌子”,兀是本字,木字边是后来加的。汉字的发展,是由简到繁的历程。现在有的人以为汉字越是繁体越古典优雅,其实不是。
山西方言说“兀”,不会这样“突兀”,口语里是说“兀兀”或“杌子”。如果再进一步地分析,“兀兀”和“杌子”也是有区别的。兀兀是指小的那种,可以随意搬动;兀子,是指大的一种,不可以随意搬动的。
顺便说一下,山西方言里的字词的组合结构是很有意味的,不但有感情色彩,也有概念的区别。比如说“牛”,一般不会说这一个字,而是说“牛儿”,这是指大的牛。说小牛,不说小牛,说“牛牛”,就有了可爱的情感色彩。但是“牛牛”还有另外的意思,是指那些可爱的小虫子。再比如“狗”,也是这样,称大狗为“狗儿”,称小狗为“狗狗”。狗狗也有另外的意思,是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的最亲切的称呼。在比如,吃饭用的勺,山西人说“勺子”,是指用来从锅里往碗里舀饭(山西人不说盛饭,说舀饭,这也是古老风韵的又一例证)的大勺,至于放在碗里碟里的小勺,山西人称之为“勺勺”。
13.“j惶”DD山西人不说“可怜”,说“j惶”。
查《辞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有三个DD“j惶”、“ㄒxi)遑”和“⒒獭薄
据辞源的解释,“j惶”为烦恼不安貌,例如:唐人韦应物诗句:“j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亍笔潜济Σ欢ǖ囊馑迹纾寺交骸暗卤砩瘢荒芫刂琛保弧⒒獭蔽丝志澹倮航鸲庠段飨帷罚ú皇恰段飨峒恰罚段飨峒恰纷髡咴跏蹈Γ骸傲娇诙鲜浅杉浔穑旖淌艽⒒炭唷薄=岷侠淅斫猓馊龃视锏牟煌慕馐停皇墙嵌炔煌穴DD奔忙不定是指行为,烦恼不安和悲伤恐惧是由这种行为导致的心理状态,而这三种含义如果用一个意思来概括,那就是值得同情,可怜。所以我猜测也许这三个词其实是一个的词语的不同写法,或者是由一个词语演变而来。
而山西口语中的“j惶”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就包含了上述三个词语的意思。比如:
“看那孩子哭得真j惶哩”DD意思就是说那个孩子哭得很“悲伤”;
“那年月,日子过的真j惶”DD是说为生活奔波不定,受苦受难的意思。
不过,山西话里的“j惶”可能比字典上的解释有了更加丰富的感情色彩。
比如,母亲说儿子“俺孩j惶的可是个好孩!”DD是说自己的孩子孝顺、听话、辛苦,言语中饱含了母亲的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对别人谈论自己的朋友或相识“某某j惶的可是个好人”DD就不仅是同情,更多的是赞赏了。
要饭的如果在山西乞讨,不说“可怜可怜吧”(我说的是过去的年月,现在普通话大普及,人口大流动,或许也说“可怜”了),说“咳,大爷大娘,j惶的给上些吧”,这里的j惶就是“可怜”的意思了,不过语法结构和现代普通话还是不尽相同。
14.“A”DD一个土的不能再土的方言,写下来却是一个古的不能再古的字眼。
猛吃猛喝,在北京的俗语中,大概是“甩开腮帮子狠吃”之类,在山西太原、榆次、祁县、太谷一带,说法就简单多了:“A吧!”“A”,读“die”,阳平,吃的意思,但不是一般的吃,是指老虎、狼等猛兽的咬嚼,如《易B履卦》:“履虎尾,不A人,亨。”又如明朝R中a《中山狼鳌罚骸笆抢橛萑怂剑缶扔谖遥生之,今反欲A我。”不A人,就是不吃人,“A我”就是吃我。“A”,就是狼吞虎咽似地大快朵颐。说打某人的秋风,吃他一顿,也说:“A他一顿”。
15.“窈窕”DD说来你也许不信,这个几千年前的“艳词”至今仍然活活泼泼地保持着青春的魅力,她不仅存在于那些引经据典的文字里,而且就活在老百姓的口语中。
晋中一带的人评价一个妖艳的年轻女子的时候,会这样说:“那妮子,可‘yāo diào’哩。”这“yāo diào”该怎样写?是“妖调”吗?读音差不多,可是意思好像不是很准,而且也不是一个规范的词汇啊。这需要以晋中方言的发音为依据来分析。在这一带,许多声母为“T”的字,读如“D,比如“柳条”不是“liǔ tiáo”是“liǔ diáo”,说“桃子”不说“tao zi”,说“daoer”(桃儿,读如“刀儿”)。那么,窈窕,用晋中方言说,就是“妖调”,倒过来,现在人们形容女人说“妖调”,很有可能就是诗经里的“窈窕” (至于四声,山西方言中的四声和现在的普通话是完全对不上号的)。当然,我这里有推测的成分,但是又有那种考古能避免推测呢?
16.“倒插插”DD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不说,让你猜,不是山西人的恐怕很难猜到:是指衣服上的口袋(不是其他口袋)!
“倒插插”,也简称“倒插”,这是晋中一带的方言。为什么把口袋说成倒插插?这也是有些来历的。
大家都看过古装戏。所谓古装,实际上大体是明朝的服装样式,它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袖子普遍很宽。到了清朝,推行马蹄袖,袖口变窄了,就没有这么宽了。明朝以前的衣袖和现在相比,不仅宽敞,而且多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装一些小的物件,如手帕之类。戏曲里也会看到这类细节。袖子里怎么能装住东西呢?原来,袖口里面缝有口袋。这口袋的口子和袖口的方向是倒着的,装东西要倒着插进去,所以就叫“倒插”。晋中人讲话,凡是指称小一些事物的名词喜欢用叠音来表示,这种缝在袖口的口袋当然不会有多大,所以就说叫“倒插插”。
到了清朝,改穿满式的马蹄袖,袖口变窄了,不便装东西了,口袋就不再缝在袖口,改在衣襟底下了,方向也不是倒着的,但是“倒插插”这个名字还是保留了下来了。
可是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本来意义上的“倒插插”是明朝以前的服饰,满清人从关外来,不是这种装扮,人家也没有这种说法。统治者的语言总是时代语言的主导,京城地方的说法当然也就随着变了。京话历来是官话的基础,“倒插插”被满清人挤出京话,不入流了,渐渐地就边缘化了。至于山西,不知道是因为闭塞,还是山西人执拗,不会在“倒插插”问题上与时俱进,抱着这个这个很古老而悠久的名称不放,但是毕竟时代在变化,语言在变化,于是“倒插插”就退化为土话。
今天我说这些,感觉是不是和摆弄出土文物似的?
17.“来服子”DD也写作“莱菔子”,是一味中药。来服子就是“来服”的“籽儿”。来服是什么东西?“来服”就是“萝卜”。为什么萝卜要称为“来服”?因为古时候“萝卜”这两个子的读音就是“来服”。如果说方言是古语的“活化石”,那么关于“来服”的化化石我们还可以找到DD就在山西忻县(相当于现在忻州市的城区)一带。
忻县人叫“萝卜”是“来扑”。忻县有个镇子叫豆罗(以出产优质的白砂子而出名),用忻县话说叫“豆来”。在忻县话里,“罗”(luo)一般读为“lai”,说“箩筐”是“来筐”。
再看“来服”的“服”和萝卜的“卜”的关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