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国文学网 三
综上所述,虽然《发凡》有着一定的不足,但我们说,它的“功大于过”。也就是说它所取得的成就,及它给学术研究带来的重大成果,还有他对修辞理论的非凡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是有着巨大价值的,是史无前例的。我们也说了,只有有欠缺才会有前进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有不足才会有更大的成就出现。所以,我们承认《发凡》的伟大贡献,我们要在《发凡》的理论的基础上,在它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再接再厉,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新理论。我们也相信,一定会收获更多的丰硕成果。
总之,陈望道以《发凡》的出版完成了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的转变,功在创新,功在历史;《发凡》作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端,引导着中国现代修辞学在科学形态上更其日趋完善,功在当代,功在将来。(作者:李晓敏)
【注释】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23页.
[2][3][7]陈望道.《陈望道修辞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308-309页,243页.
[4]盛林等.《二十世纪中国的语言学》.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版.
[5]宗廷虎,赵毅.《弘扬陈望道修辞理论,开展言语接受研究》.《复旦学报》.
[6]郑子瑜编写.《中国修辞学史稿》的体会[A].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8]刘大白.修辞学发凡・序,转引自宗廷虎.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9]张志公.《修辞学发凡》给我的教益[M].同上.
[10]郑子瑜.中国修辞学的变迁,转引自郑颐寿试论陈望道的“大修辞学”观.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2月.
[11]宗廷虎.现代修辞学的第一座里程碑――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同上.
[12]张炼强.《中国现代修辞学科学形态的建构与完善》.修辞学习,2002年第5期.
[13][14][1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283页,11页,10页.
《参考文献》
[1] 王 敏.《陈望道的修辞学方法论》.修辞学习,2002年第3期.
[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版.
[3] 郑颐寿.试论陈望道的“大修辞学”观.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2月.
[4] 于建凯.论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继承与创新.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0月.
[5] 盛林等.《二十世纪中国的语言学》.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版.
[6] 李 冉.与时俱进,推动修辞学的学木创新.修辞学习,2002年第6期.
[7]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
[9] 陈望道.《陈望道修辞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0] 宗廷虎.陈望道修辞学思想引领中国修辞学新开拓.复旦学报,2007年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