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91|回复: 0

南京“汉王府”系朱元璋所建 传说洪秀全尸体埋于此

[复制链接]
里人 发表于 2013-3-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扬子晚报
开栏语   
无论是韩愈诗中飘着春雨的“天街”,还是戴望舒笔下的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或是古华作品中风云激荡的“芙蓉镇”,街镇,总会令人浮想联翩。它是一幅历史的卷轴,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近日,记者从南京市档案馆获悉,“档案编研重点工程”项目收官之作《南京魅力街镇》出版了。这部著作收罗了南京最具代表性的17个魅力街镇。长江路、朝天宫、夫子庙、太平南路……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来历。徜徉其间,既能追访名流隐士的潇洒行迹,也能看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变迁,更能体味市井民众的百味人生。为了重塑街镇的历史空间,找寻街镇的独特“性格”,让档案走出档案馆,走入百姓家,扬子晚报联合南京市档案馆推出“南京魅力街镇”专栏,以《南京魅力街镇》(邹雷 著)为素材基础,通过馆藏档案及记者走访,为您披露诸多尘封的“南京那些事儿”。
从新街口孙中山先生铜像广场出发,向北沿中山路走450米后右拐,你会看到一条“藏身”在梧桐树荫里的道路,这就是“长江路”了。“一条长江路,半部南京史。”这条长约2公里的道路,先后经历了5次改名,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它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不光在南京,在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如今,长江路不仅是市中心的景观街道,还是著名的“历史文化一条街”。
通讯员 梅正亮 扬子晚报记者 朱威
明朝这里存放物资取名“大仓”
记者在长江路南侧的南京图书馆新馆“六朝宫城遗址”展区看到,六朝时期,长江路的大部分区域包括在宫城之内。然而隋灭陈后,因为战乱,长江路一带曾经历了漫长的荒芜时期。长江路真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那时候这一带有个街巷名叫“大仓园”。
旧时,南京地名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功能来取的。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城市人口剧增,需要大量粮食,朝廷也需要存放物资的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建起了若干仓房,“大仓”之名应运而生。
如今,长江路两旁,银行、商场、居民楼鳞次栉比,“大仓”的踪影已丝毫不见。记者试着寻访住在长江路附近的老人。王清祥,今年80岁高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南京”。“小时候听父亲那一代讲过大仓园的名字,不过我出生之后就没见过。”记者请教了地名学家薛光,他告诉记者,明清时期大仓园是自西向东的街巷,明代城图中就有大仓园的地名了。1930年,大仓园并到了国府路。
朱元璋给陈友谅儿子建“汉王府”
最早出现在长江路上的建筑是明朝的汉王府。这个汉王府是朱元璋给他的老对手,汉王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建的。至正二十三年(1363)夏天,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交战,朱元璋采纳郭兴的建议,用火攻击败陈军。陈友谅突围时,从船舱中探出头来,不幸中箭身亡。与陈友谅情同手足的张定边等人护卫其次子陈理返回武昌,继位为帝。第二年二月,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陈理眼看着大势已去,只好出城投降。
陈理后来被送到应天(南京),住在汉王府里。朱元璋比较多疑,觉得陈理在身边始终是个“祸害”,于是想法儿将他送得远远的,送去哪里?最后确定在北方的高丽。就是陈理还想叛乱,也无济于事。陈理离开后,朱元璋的儿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原先汉王府被辟为“新汉王府”,府第西园以朱高煦名中的“煦”字取其名为煦园。如今在长江路东端,还有一条汉府街。
煦园造石舫是尹继善的创意
朱家的煦园,在南京非常有名,与瞻园同为金陵两大名园。记者近日在煦园看到,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木修竹、假山奇石……一座别具特色的江南园林。全园以太平湖为中心,呈花瓶形,水面并不宽阔,却也称“湖”。
第一个给煦园锦上添花的人物要属清朝两江总督尹继善。这时候,“大仓”一带已建起了两江总督衙门。大仓库能做衙门?万万不行!其后,“督署街”这个响亮霸气的名字产生了。
有一次,尹继善办完公事,围着煦园的湖边散步,突然来了灵感:在湖里建一条石船!清乾隆十一年,一座长14.5米的石舫“浮”在了水面上。后来,乾隆帝下江南,视察两江总督府,也为尹大人的创意叫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石舫是不会倾覆的,也希望大清的江山犹如不系之舟,任凭风雨飘摇。于是,他为石舫题写了“不系舟”三字。
传说洪秀全尸体曾埋“不系舟”下
1853年到1864年,洪秀全攻下南京占领两江总督府,并将新汉王府一带扩建成天王府。他看到前人在煦园中的杰作,下令在石舫门柱上装一对形象逼真的木雕狮子,狮子额上呈现“王”字。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天京”后,他就是王。
传说,洪秀全死后,为了尸体不被人发现,就密葬在天王府“不系舟”下面,后来,湘军攻下南京后,还是把尸体从船底捞出,刀戮火焚,上演了一幕惨剧。
本篇参考书目:《南京魅力街镇》、《明史》(卷一百三十一)、《南京市志》、《南京简志》、《南京通史》、《金陵掌故》

         来源:扬子晚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