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医药报 杨亚民为鄂尔多斯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近40年。他学验俱丰,善于辨病、辨证、辨体结合,灵活施治,使用经方治疗顽症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特整理验案一则,供同道交流。
病例特点
柴某,女,38岁,体瘦,于2010年6月18日门诊收住入院。
主诉:肉眼血尿,伴乏力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饮酒、劳累诱发出现腰酸痛,乏力,颜面轻度浮肿。遂赴某医院肾内科,查尿常规示:BLD3+,PR2+,经中西药对症治疗一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在北京某医院住院诊治,肾活检报告诊断为LgA肾病(Lee氏三级),曾用过金水宝、小蓟饮子、化血丹、补中益气汤、雷公藤多甙片治疗3月,病情时好时坏。
患者曾生育两胎,妊娠期间有过妊娠腹痛、妊娠喘咳、水肿病史。2周前,因劳累诱发血尿加重。故再次收住入院。
刻诊:肉眼血尿,劳累即加重,腰痛,乏力,时气短,面色晦暗,口干舌噪,时有腹痛,舌有瘀点,脉沉细涩。查:尿常规:BLD3+,PR2+,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8g/24h。
讨论
杨亚民认为患者体质偏瘦,曾有过妊娠腹痛、妊娠喘咳、水肿,说明素有肝脾失调。从年龄看,是本病高发年龄段,血尿时轻时重,平时少量镜下血尿,稍有劳累,即见肉眼血尿、气短、乏力,口舌干燥,面色青紫晦暗,腰痛不适;舌质紫暗,脉沉细涩。中医辨证为肾气阴亏虚,肝脾失调,瘀血阻滞肾络;治以益气养阴,化瘀止血,调和肝脾。方用大补元煎合当归芍药散。
组方:太子参15克,山药30克,山茱萸30克,杜仲20克,熟地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三七3克,桑螵蛸30克,煎服。上方略有增减,共服中药90余剂。
查尿常规:RBC(±),Pr(-),时至今日未见复发。
方中太子参、山药、熟地、杜仲益气健脾,滋阴补肾;当归芍药散,调达肝脾,并取“久漏宜通”之义。因为瘀血阻滞脉络以致血不循经而外溢,只有祛除瘀血,方能引血归经。故治疗lgA肾病,不能见血止血,而应活血祛瘀使血尿逐渐消失。即所谓“祛瘀生新,行气络通”,蓄血祛,瘀热清,气摄血,诸症自平。另外,桑螵蛸可敛阴固肾。
杨亚民依据我国著名肾病专家叶任高教授的理论,认为临床凡见以下指征者即可用化瘀药:
一是长期镜下血尿,使用常规治疗效果欠佳。二是确有瘀血征象者,如唇舌紫暗,舌有瘀点,肌肤甲错。三是尿中有小粒血黏块或尿FDP升高者。四是病史中有过量使用止血固涩之品而导致尿改变长期不愈者;若见有水肿,水湿内停,宜化瘀利水,可选用茯苓导水汤,使瘀去水消,瘀水自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