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59|回复: 0

[汉语言文学] 刘梁剑:现代汉语哲学语汇谱系学研究(3)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3-10-2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中国汉学网
(二)时
何谓“时”?依照常识,“时”仿佛只是“时间”的简略说法。说到时间,现代人也许首先想到了一些数字。我瞥见电脑屏幕右下角显现的时间了:9:55――我看到手机显示屏更详细的时间了:2006.02.20 9:56――眨眼间,已经过去一分钟了,时间它何其匆匆!朱自清叹曰: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有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察觉它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当下,人们更是和时间赛跑呢。时间摆在我们面前;时间是数字的飞速更替。不同的数字前后相续,表征不同的时刻,彼此之间只有量上的区分,没有质上的差异。
然而,如此这般理解的“时间”就是“时”吗?“时”与“间”联用似乎是相当晚起的事儿。先秦文献并无“时间”一词。宋元人有“一时间”、“霎时间”等用法。这时,“间”几乎还仅是一个赘词。但宋元人也有用“岁时间”表示一年之间的用法。这里的“间”有较强的“间距”之意。近代以“时间”移译西方近代思想中的“time”和“temporality”,在日人哲上井次郎1881年初版的《哲学字汇》中就可以找到这种对译。⑼在现代汉语中,“时间”几乎就是在译名所对应的意义上得以理解的。亚里士多德由物体的位移运动沉思物理时间。沿续这一思路,西方近代主流思想(包括近代科学)也把“time”视为等质时刻的延续。
然而,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时间观吗?
法国汉学家葛兰言(Marcel Granet)敏锐地观察到,中国古代思想从来没有将时间栖居于抽象概念之上,从来没有把时间理解为“由同等质的时刻按照刻板的运动所构成的单调延续”。恰恰相反,不同的时间总是独特的,因为它们各自关联着特定的时机(occasion)和具体的行动。⑽――然而,“由同等质的时刻按照刻板的运动所构成的单调延续”恰恰是我们对于时间的常识!“时间” 这个译名已经将西方近代关于“time”的主流思想所根基的形上学变成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之一,成为时人习焉不察的通常看法。
何谓“时”?王船山释曰:“时,本四时也。……通为适得其会之辞,生长收藏,温凉寒暑,当其时而不爽;物之所会,事之所就,人之所为,惬如其当然,则如天时之适也。”⑾四时,只是春夏秋冬的更替吗?推而广之,时间只是关乎天的“天时”?在船山看来,时总是属于人的。他说,“昼夜者,岂阴阳之或有或无哉!日出而人能见物,则谓之昼,日入人不见物,则谓之夜。”⑿“天之以冬终,以春始,以亥终,以子始,人谓之然尔;运行循环,天不自知终始也。”⒀ “以朔旦、冬至为首者,人所据以起算也。”⒁“谓之”意味着做出区分:昼夜之间的区分,四时之时的区分,如此等等。正因为包含了区分,昼夜不是本然意义上所言说的阴阳之或有或无,四时也不可能是本然意义上的环运无端的天。然而,“谓之”之区分并非只是说说而已。说原本来自做的暗示;既经说出,说又反过来召唤着做。春天意味着耕种的时机,春天以它的“生”以它的“温”召唤着人们的耕种活动,人们以其耕种活动应和春天的天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一个季节,都是对天人应和之不同态势的命名。《易传》叹美“随时之义”,《国语•越语下》复引而申之曰:“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所守之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而是天人之间的适得其会。由此,时标识着天人交际的具体态势。时乃人与天相遭遇之时机。
正因为时标识着天人交际的具体态势,所以只有从天人之际出发才能合理地谈论时间――这时,我们便在时的意义上理解时间了。亦不妨说,时之意义上的时间是时间的源始义。时间或者是同一时机的延续,或者是不同时机的更替。船山说:
天地之终,不可得而测也。以理求之,天地始者今日也,天地终者今日也。其始也,人不见其始;其终也,人不见其终;其不见也,遂以为邃古之前,有一物初生之始;将来之日,有万物皆尽之终;亦愚矣哉!⒂
天地始终的问题追问时间的开端与终结。船山在这里用“今日”强调了人的在场,“天地始者今日也,天地终者今日也”则是说,对时间的追问不能撇开人,不能脱离天人之际的视域。撇开人而虚构时间的始终,这在船山看来是十分愚蠢的事。离人而言时间,必然导致时间的抽象化。首先,时间不再意味着特定的时机以及与此相应的人的活动。其次,时机之为人与天的适得其会,原本是独特而异质的。现在,时机被敉平为等质的时间点。再次,由于人之维的缺席,时间蜕变成了对象性的描述――最后,时间自己也变成了一种对象。时间实体化了。
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西方近代的时间概念(以牛顿物理学为代表)便把时间抽象为独立于万物且万物在其中运行的实体。从物体变易与不易、运动与静止诸经验中把时间抽取出来并言说时间。主谓式的言说方式很自然地把时间弄成了对象;静止或运动、变易或不易,这些原本用于描述具体事物、并从时间得到理解的词反过来用来描述、思考时间本身,于是导出时间不在时间之中、时间既不运动又不静止之类的悖论。时间原本是描述具体事物的概念,现在却上升到超级概念的高空自由翱翔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