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07|回复: 0

[训诂学] 藏在身体里的汉字:牙齿

[复制链接]
山东受学 发表于 2015-6-1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牙和衙门有关系吗


在口腔里面,“牙”是非常重要的器官,除了咀嚼食物,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当作自卫的武器。     


《说文解字》:牙,牡齿也。像上下交错之形。它本来就是指槽牙,后来也泛指所有的牙齿。但是,如果说“牙”和“衙门”其实也存在着某种渊源,你会觉得这是真的吗?实际上,这的确是真的。古时候,猛兽的牙齿常常被看作强大力量的象征,因此,古代一些军事将领、军事长官常常会把兽牙放在自己处理军事要务的地方。后来,军营门外也出现了用木头刻画的大型兽牙的装饰,军营中也逐渐出现了装饰着兽牙、边缘剪裁成牙齿形状的“牙旗”。所以,作为威武之师的军队,它的营门也就自然被称为“牙门”了。   


汉朝末年,“牙门”逐渐演变成官府的代名词。据《武瓦闻见记》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牙门”在唐朝以后写作“衙门”,并取代前者开始广泛使用。北宋以后,人们就几乎只知道“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   


与“牙”关系最紧密的无疑是“齿”字。“齿”的甲骨文字形像人张开嘴,露出里面的门牙。就像“牙”最初是指槽牙,“齿”本来的意思则是指门牙。后来渐渐地也像“牙”一样,变成了所有牙齿的通称。例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意思是说,统称叫牙齿,细分的话,前面挡住嘴唇的叫“齿”,位于后面脸颊骨和牙床之处的则叫“牙”。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甲骨文“齿”的字形上面加了个“止”表示读音,就形成了现在这个字的基础。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牙”和“齿”经常连在一起使用,只不过两个字的前后次序有时候略有不同。例如宋朝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此外,由于“齿”与口腔的关系,它后来也渐渐发展出“说”或者“提到”等意思,比如“不齿、难以启齿”等。再有就是,由于牙齿的数量以及换牙掉牙的基本规律,一般都与年龄具有某种特定的关系,所以“齿”也可以表示年龄,例如“弱齿、壮齿、暮齿、论齿、序齿”等。《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有:子之齿长矣,不能事人。意思是,你的年纪很大了,不能侍奉人了。  


由于生理构造的特殊性,与牙齿有亲密接触关系的,大概非唇、舌莫属了。东汉时期,与《说文解字》作者许慎齐名的另一位大师刘熙,曾在他的论著《释名》中说:唇,缘也,口之缘也。意思就是, “唇”指的是边缘,而且是嘴的边缘。   


的确,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用牛髓或牛油来滋润嘴唇。北朝《齐民要术》里就有关于口脂制作的详细方法。那时候的口红像胭脂一样,需要用指尖挑起一点,往嘴唇上“点注”,是真正的“点绛唇”。例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闺思》:“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这样的曲调用来吟咏女子情态,轻灵婉转,所传递的已经不仅仅限于妆容的绝妙,更是给后人留下了经久不衰的词牌和传世佳作。



来源: 广州日报  张一清 富丽 陈非 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