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19|回复: 0

[历史人物] 王道无名梅振如:《晨读经典史记114》胡服骑射

[复制链接]
国学萌 发表于 2016-8-1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晨读经典史记114》胡服骑射

《晨读经典史记114》胡服骑射


原创2016-08-01王道无名梅振如共同学习


开始读《赵世家》了,这赵国历史上,最精彩的莫过于这胡服骑射了!


秦、赵同宗;


传到中衍,中衍给殷帝太戊赶车。


中衍的后代蜚廉有两个儿子;


一个儿子取名恶来,侍奉纣王,后被周人杀死,他的后代就是秦人。


恶来的弟弟名叫季胜,他的后代就是赵人。


季胜又生了孟增。


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这就是宅皋狼。


皋狼生了衡父,衡父生了造父。


造父得宠于周穆王。


造父选取了骏马八匹,与在桃林得到的盗骊、骅骝、绿耳等名马献给穆王。


穆王让造父赶车,到西方去巡视,会见了西王母,快乐忘返。


不久,徐偃王发动叛乱,穆王乘坐造父马车,日行千里,攻打徐偃王,把他彻底打败。


造父大功一件,于是周穆王把赵城赐给造父,从此就成为赵氏。


至此,我们知道,这历史上善于驾车的造父,是赵氏的开创者。


后来经历了“赵氏孤儿”、“三家分晋”,让历史从春秋进入到了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中国变革、大争的时代;


这个时代,各国都逐渐认识到了一个强盛的“秘方”;


那就是“变法”;


率先变法的是魏国的李悝和楚国的吴起,然后是韩国的申不害和秦国的商鞅,及至后来楚、燕、齐等国也相继开展变法。


公元前325年,赵国到了赵武灵王的时代;


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


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


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西北与林胡、楼烦为界。


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为生,长于骑马射箭,他们常以骑兵进犯赵国边境。


赵武灵王也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变革”,才能图强,于是便开始了这“胡服骑射”的军事变革。


我们在《楚世家》章中的《一鸣惊人》篇讲到,凡是创新和变革,一定会遇到阻力;


这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变革也一样,已经提出,便遭到了“皇亲国戚”的反对。


那么赵武灵王是如何突破重重阻力,把变革坚持到底,造就一个强大的赵国的呢?


我认为,这个过程比“胡服骑射”本身还要精彩!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


其一,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


其二,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


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赵武灵王十九年春天正月,在信宫举行盛大朝会。


同时召见肥义(赵国丞相)同他议论天下大事,谈了五天才结束。


赵武灵王到北边巡视中山国的地界,到了房子县,又去代地,北到无穷,西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


然后召见楼缓商议说:“我们先王趁着世事的变化,做了南边领地的君长,连接了漳水、滏(fǔ)水的险阻,修筑长城,又夺取了蔺城、郭狼,在荏地打败了林胡人,可是功业尚未完成。如今中山国在我们腹心,北面是燕国,东面是东胡,西面是林胡、楼烦、秦国、韩国的边界,然而没有强大兵力的救援,这样下去国家要灭亡,怎么办呢?要取得高出世人的功名,必定要受到背离习俗的牵累。我要穿起胡人服装。”


楼缓说:“很好。”可实际上,群臣都不愿意。


当时肥义正好在旁侍奉;


赵武灵王说:“简子、襄子二位主君的功业,就在于考虑到了胡、翟之利。做臣子的,受宠时应有明孝悌、知长幼、顺从明理的德操,通达时应建立既可利民又能益君的功业,这两方面是臣子的本分。如今我想继承襄主的事业,开拓胡人、翟人所住之地,可是找遍世间也见不到这样的贤臣。为了削弱敌人,用力少而能取得更多的功效,可以不耗尽百姓的力气,就能继续两位先主的勋业。凡是有高出世上功业的人,就要承受背弃习俗的牵累;有独特智谋的人,就要听任傲慢民众的埋怨。如今我要穿胡人服装骑马射箭,并用这个教练百姓,可是世人一定要议论我,怎么办呢?”


肥义劝谏说:“我听说做事犹疑就不会成功,行动犹豫就不会成名。您既然考虑决定承受背弃风俗的责难,那末就无需顾虑天下的议论了。追求最高道德的人不附和世俗,成就大功的人不找凡夫俗子商议。从前舜用舞蹈感化三苗,禹到裸国脱去上衣,他们不是为了满足欲望和愉悦心志,而是必须用这种方法宣扬德政并取得成功。愚蠢的人事情成功了他还不明白,聪明人在事情尚无迹象的时候就能看清,那末您还犹疑什么呢!”


赵武灵王说:“穿胡服我不犹疑,我恐怕天下之人要嘲笑我。无知的人快乐,也就是聪明人的悲哀;蠢人讥笑的事,贤人却能看得清。世上有顺从我的人,穿胡服的功效是不可估量的。即便驱使世人都来笑我,胡地和中山国我也一定要占有。”


于是赵武灵王率先就穿起了胡服。


赵武灵王派王緤转告公子成(赵武灵王叔父)说:“寡人穿上胡服,将要这样上朝,也希望叔父穿上它。家事要听从双亲,国事要听从国君,这是古今公认的行为准则。子女不能反对双亲,臣子不能违背君主,这是兄弟们通用的道理。如今我制定政令,改变服装,可是叔父您要不穿,我恐怕天下人要议论。治国有常规,利民是根本;处理政事有常法,有令就行最为重要。宣传德政要先从平民谈起,而推行政令就要先让贵族信从。如今穿胡服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欲望和愉悦心志;事情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功业才能完成。事情完成了,功业建立了,然后才算是妥善。如今我恐怕叔父违背了处理政事的原则,因此来帮助叔父考虑。况且我听说过,做有利于国家的事,行为不会偏邪;依靠贵戚的人,名不会受损害。所以我愿仰仗叔父的忠义,来成就胡服的功效。我派王緤来拜见叔父,请您穿上胡服。”


可是公子成拜叩说:“我来已听说了大王穿胡服的事,我没有才能,卧病在床,不能奔走效力多多进言。大王命令我,我斗胆回答,是为了尽我的愚忠。我听说中国是聪明智慧的人居住的地方,是万物财用聚集的地方,是圣贤进行教化的地方,是仁义可以施行的地方,是远方之人愿来观览的地方,是蛮夷乐于效法的地方。如今大王抛弃了这些而穿起远方的服装,变更古来的教化,改易古时的正道,违反众人的心意,背弃学者之教,远离中国风俗,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此事。”


王緤回去如实向赵武灵王禀报了公子成的态度。


各位看官,先就此打住;


请仔细想想,若你是赵武灵王,你会做何处理?


这公子成,说的非常有道理:


我泱泱华夏,是圣贤教化的礼仪之邦,是蛮夷效法学习的对象,你赵武灵王现在丢弃正道、背风离俗,违背人心,竟让我们学胡人!


这“胡服骑射”,刚刚推行,便在皇亲国戚这里遇到了反对;


若你是赵武灵王,你会怎么办?


赵武灵王跟使者说:“我本来知道叔父有病,所以干脆我要亲自去请求他。”


于是,赵武灵王前往公子成家中;


跟叔父公子成说:“衣服是为了便于穿用的,礼是为了便于行事的。圣人观察乡俗而顺俗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礼仪,这是为了利民富国。剪掉头发,身上刺花纹,臂膀上绘画,衣襟开在左边,这是瓯越百姓的习俗。染黑牙齿,额上刺花。戴鱼皮帽子,穿粗针大线的衣服,这是大吴国的习俗。所以礼制服装各地不同,而为了便利却是一致的。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情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于行事,礼制不必相同。儒者同一师承而习俗有别,中原礼仪相同而教化互异,何况是为了荒远地区的方便呢?所以进退取舍的变化,聪明人也不能一致;远方和近处的服饰,圣贤也不能使它相同。穷乡僻壤风俗多异,学识浅陋却多诡辩。不了解的事不去怀疑,与自己的意见不同而不去非议的人,才会公正地博采众见以求尽善。如今叔父所说的是世俗之见,我所说的是为了制止世俗之见。我国东有黄河、薄洛津,和齐国、中山国共有,可是没有舟船的设施。从常山直到代地、上党,东边是燕国、东胡的国境,西边有楼烦、秦国、韩国的边界,如今没有骑射的装备。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舟船的设施,住在河两岸的百姓,将用什么守住黄河、薄洛之水呢?改变服装、练习骑射,就是为了防守同燕、三胡、秦、韩相邻的边界。况且从前简主不在晋阳以及上党设要塞,襄主并吞戎地、攻取代国以便排斥各地胡人,这是愚人和智者都能明白的。从前中山国仗恃齐国的强大兵力,侵犯践踏我国土地,虏掠我国百姓,引水围困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神灵保佑,鄗城几乎失守。先王以此为耻,可是这个仇还没有报。如今有了骑射的装备,近可以使上党的地势更为有利,远可以报中山国之仇。可是叔父却顺从中原的习俗,违背简主、襄主的遗志,厌恶变服的名声而忘掉了鄗城被困的耻辱,这不是我所希望的。”


公子成拜叩头说:“我很愚蠢,没能理解大王的深意,竟敢乱说世俗的见解,这是我的罪过。如今大王要继承简主、襄主的遗志,顺从先王的意愿,我怎敢不听从王命呢!”


赵武灵王于是赐给他胡服。


第二天,公子成穿上胡服上朝。


赵武灵王开始正式发布改穿胡服的命令。


但是阻力接憧而至;


赵文、赵造、周袑、赵俊都来劝阻武灵王不要穿胡服,依照原来的办法更适宜。


赵武灵王说:“先王习俗不同,哪种古法可以仿效?帝王们不互相因袭,哪种礼制可以遵循?伏羲神农注重教化,不行诛罚;黄帝、尧、舜使用刑罚,但不残暴。到了夏、商、周三王,随时代不同来制定法度,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礼制。法规政令都顺应实际需要,衣服器械都便于使用。所以礼不必只用一种方式,而便利国家也不必效法古代。圣人的兴起并不互相因袭却能统一天下,夏、殷的衰败并未变礼制也终于灭亡。那么,违背古制无可厚非,遵循旧礼并不不值得称道。如果说服装奇特的人心志浮荡,那么邹、鲁一带就不会有奇特行为的人了;习俗怪异的地方百姓都轻率,那么吴、越一带也就不会有出众的人才了。况且圣人认为,只要有利于身体就可以叫做衣服,只要便于行事就可以称为礼法。规定进退的礼节,衣服的制度,是为了使平民百姓有统一的遵循,不是为了评论贤人的。所以平民总是和流俗相伴,贤人却是同变革一道。所以谚语说:‘按照书本赶车的人不会摸透马的性情,用古法来约束今世的人不通晓事物的变化。’遵循古法的功效,不可能高出世俗;交法古代的学说,不可能治理今世。你们不懂这个道理啊!”


终于克服了重重阻力,开始大力推行胡服并招募士兵练习骑射。


由于实行胡服,赵国建立起以骑兵为主体的一支军队,它在战争中的作用即刻显示出威力来。


在行胡服的第二年,赵国就向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一直打到宁葭(今河北获鹿县北),直至灭掉了中山国。又西攻胡地,到达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林胡王向赵贡献良马以求和。


可以说,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这“胡服骑射”最大的智慧蕴藏在赵武灵王与肥义和公子成的对话中,其中有如下几点,发人深省:


1、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即治国有常规,利民是根本;
2、从政有经,令行为上;即处理政事有常法,有令能行最为重要;
3、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即宣传德政要先从百姓谈起,而推行政令就要先让贵族信从;
4、事利国者行无邪,因贵戚者名不累;
5、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
6、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
7、疑事无功,疑行无名即做事犹疑就不会成功,行动犹豫就不会成名。
8、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即按照理论赶车的人不会摸透马的性情,用古法来约束今世的人不通晓事物的变化。
9、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这对话中,简直字字珠玑,含金藏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今始信也!


这赵武灵王,不仅是天下一代雄主,更是超凡绝伦的辩才也!


难怪梁启超也对赵武灵王赞美有加;


梁启超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中评价说:“七雄中实行军国主义者,惟秦与赵。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


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中的第一伟人,他与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一样,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而且是最值得后代子孙骄傲的一位。


原创2016-08-01王道无名梅振如共同学习原标题:《晨读经典史记114》胡服骑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