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09|回复: 0

[思维启发] 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张氏家训“六代翰林”秘诀何在

[复制链接]
文强 发表于 2016-8-2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张氏家训“六代翰林”秘诀何在

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张氏家训“六代翰林”秘诀何在

《聪训斋语》

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在教育子孙时,极其推崇张英的《聪训斋语》家训,并将其与圣祖康熙皇帝的《庭训格言》相提并论,称其教家者极精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足见张英家训的价值,及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张英(1637-1708),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曾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为康熙朝政坛上之风云人物。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后来位极人臣的儿子叫张廷玉,张家可谓权倾朝野。康熙曾评价张英老成敬慎,始终不渝,有古大臣风。

张英虽位高权重,却始终以敬慎(恭敬谨慎)处事。某日,张英穿朝服出门,却不知当天是一个忌日。此时,巷口有一人说到:今天是忌辰。他听到后急忙回家将朝服换掉,对这个提醒的陌生人心存感念。即便是在他晚年退居乡里时,也处处以居家老人与乡民来往,即使出行路遇担柴人也会主动让路。张英能做到如此谦让,与其为人处事一向谦虚谨慎密不可分。他以此为家训教导家人,在写给子孙的《聪训斋语》讲到治家之道,谨肃(谨慎恭肃)为要。他告诫子孙说,你们既然都享受了衣食富足无忧的福泽,就更应该做到敦厚谦谨、慎言守礼。这便是张英富有远见的地方。他深知一家温饱,千家怨忿,位高权重之家更容易受到各种责备、妒忌、怨尤、毁谤、讥刺等攻击,有荣则必有辱,有得则必有失,有进则必有退,有亲则必有疏。

如何做到谦虚谨慎?张英以古语终身让路,不失尺寸的道理教诲子孙,也就是一生懂得谦让的人,最后并不会有什么损失。想要做到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且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他告诫子孙,一个人只要一言一行都想着有益于人,而不是有损于人,人们就会望之如鸾凤,视之如珍贵的人参茯苓;必然会为天地所护佑,鬼神所折服,而享有更多的福分了。因此,只要能一直保持谦和谨饬的作风,人们自然会诚服,自己的名声也会逐渐响亮。

张英在《聪训斋语》家训中再三强调谦让有益无损的道理,并直斥世人所认为的对人谦让就会受人欺侮的言行是十分荒谬的。在他看来,自古只听说忍与让能够消除无穷的灾晦,却没有听闻忍与让会反招祸患。他深明吃亏是福的辩证哲学,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凡事最不可想着占便宜,一个人把便宜全占了,则人们的怨恨也就集中于他身上;待把便宜丢掉,人们的怨恨也就随之消弭;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常持此心,深明此理,自然心平气和。

张英的这些家训在后世子孙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子张廷玉便在给儿孙的家训中自述对《聪训斋语》家训终身诵之,并在为官处事中进一步发扬了谦虚谨慎的作风。

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张氏家训“六代翰林”秘诀何在

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张氏家训“六代翰林”秘诀何在

张英之子:张廷玉

雍正十一年,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参加科举考试,举行廷试后,考卷进呈雍正皇帝,被钦点为一甲探花。待拆卷后,雍正才知他是张廷玉之子,遂遣内侍传谕张廷玉,告知其子得中探花。张廷玉随即觐见皇帝,表示他家世受皇恩,无所不极,对其子取中探花坚辞不受,并请将此功名让于天下寒士。雍正深感其义,遂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并宣谕对张家父子大加赞赏,以表彰其谦谨之诚。上谕中对张英子孙三代充斥赞誉之辞,称张英为官数十年,清忠和厚,始终不渝;对张廷玉则以上古虞舜时期的名臣皋陶、夔相期许;并赞许张若霭秉承家教,能有这样的成就不仅是张家的喜事,也是国家的喜事。这显然对张家谦虚谨慎的家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张英家族深受康雍乾三位皇帝的青睐,素有父子双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等赞誉,这与张英治家之道,谨肃为要的家训不无关系。后人曾谓张氏当隆盛时,其子弟无不谨敕谦约,可为大臣家法。曾国藩亦将张英的家训寄予侄子曾纪渠,并赞许侄子恭敬谦和,德性大进。这也算是张氏家风的深远影响。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