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相关人物
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
《大逆不道》涵义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大逆不道》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大逆不道》辨析
《大逆不道》读音:dà nì bù dào
《大逆不道》近义词:犯上作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离经叛道
《大逆不道》反义词:忠心耿耿、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大逆不道》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指叛逆。
《大逆不道》造句
1、所有伟大的真理,最初都被看作是大逆不道的谬论。
2、你忘掉自己是什么身份,竟然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3、这幅听上去好像大逆不道的标语立刻使中国网民群情激愤,其蔓延速度如瘟疫一般迅速。
4、像这种恶意中伤罔顾道义的作为,真是大逆不道!
5、他竟然弃父母于不顾,真是大逆不道!
6、大逆不道的奸贼,总是在混乱中完成罪恶的杰作。
7、这种欺师灭祖大逆不道的行为,我做不出来。
8、在房间里翻腾了一阵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一件大逆不道的事,一件死有余罪的事。
9、你这样已经严重违反了卡玛利拉的戒条,这样大逆不道,屡次犯戒,罪无可恕!
10、我们这一次来行刺皇帝,那是大逆不道之事,事若不成,身败名裂,夷灭九族。
《大逆不道》成语典故: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有—天项羽在阵前向刘邦喊话,要与他决一雌雄。刘邦回答说:“我开始与你都受命于楚怀王,约定先定关中的为王。但是我先定关中后你却负约,让我到巴蜀去当汉王。这是你第一条罪状。你在去救援赵军途中,杀死上将军宋义,自称上将军,这是你第二条罪状。你违抗怀王命令,擅自劫持各诸侯的兵马人员,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接着,刘邦又揭露项羽烧毁秦宫、掘开秦皇坟墓,搜刮财物,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活埋二十万秦国百姓,杀害义帝等罪状。在讲到第十条罪状时,刘邦说:“你作为臣子而杀死君王,又杀害已经投降的人,为政不平,对订立的约定不讲信义,为天下所不容,属于重大的叛逆。你犯下如此十条大罪,我兴仁义之兵来讨你这个逆贼,你还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战!”
《大逆不道文言文》:
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书中二千石。时执金吾议以为宽饶大逆不道。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爱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诋挫。
《大逆不道白话文》:
汉宣帝以盖宽饶一再怨恨非议朝廷,并终不肯悔改,大怒,把他的奏章下发给最高法司议。当时执金吾认为,盖宽饶所为构成冒犯皇上罪,应以大逆不道论处。谏议大夫郑昌愍对宽饶遭遇很是同情,深知他的忠直忧国之心,只因言词不合上意而为文墨小吏所诋毁,而遭此大难。
《大逆不道》成语接龙:
大逆不道→道不相谋→谋听计行→行合趋同→同盘而食→食不暇饱→饱练世故→故剑情深→深文周内→内柔外刚→刚克消亡→亡魂丧魄→魄散魂飞→飞文染翰→翰林子墨→墨子泣丝→丝纷栉比→比物假事→事不过三→三步两脚→脚不沾地→地丑力敌→敌惠敌怨→怨声载道→道旁苦李→李下瓜田→田畯野老→老熊当道→道尽途穷→穷日之力→力排众议→议论英发→发愤忘食→食指大动→动如参商→商彝夏鼎→鼎足三分→分工合作→作歹为非→非池中物→物腐虫生→生吞活夺→夺门而出→出圣入神→神清骨秀→秀水明山→山止川行→行若狗彘→彘肩斗酒→酒醉饭饱→饱经忧患→患至呼天→天不绝人→人云亦云→云雾迷蒙→蒙混过关→关山迢递→递胜递负→负俗之累→累屋重架→架肩击毂→毂击肩摩→摩口膏舌→舌桥不下→下车作威→威凤祥麟→麟趾呈祥→祥风时雨→雨沐风餐→餐风饮露→露面抛头→头上着头→头足异处→处实效功→功败垂成→成群集党→党恶佑奸→奸掳烧杀→杀人如蒿→蒿目时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