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武戏文唱 《推手乐》 在这里我想谈谈推广《推手乐》的目的和意义。太极拳是文化拳,理论博大精深。太极拳是以练“精”、“气”、“神”为主的内家拳,不是练肌肉力量的拳种。但是太极拳也需要力量方面的辅助,推手时还需要用“以柔克刚”的原则。所以学推手时,不是一推了事。 推手是一种人体在对抗中保持高度平衡的活劲练习,因此在学推手的同时,还要学习其他很多知识与之配合。我文化不高,知识又浅,想说也说不清楚。出于对太极拳的爱好和交友的热情,我只能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学推手还要学些什么呢? 1. 想要学好推手,先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就是学会运用“功”、“力”、“巧”、“快”、“虚”、“实”、“刚”、“柔”这八个大字的全面功夫。 2. 要学点力学。如杠杆原理、向心力、离心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力的三要素,以及几何形状改变的作用,还要学会运用“聚焦、断路、螺旋”的手法,同时还要减少自身“惯性”等知识来用于推手。 3. 要学点导引术(气功)。做到心里想到哪里,你的“意”、“气”、“力”便要到哪里。特别是应加强丹田内气训练,要听使唤,意气需唤得灵,才能得心应手。 4. 要学点哲学。学些唯物辩证的哲理,如“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动而不动,不动而动”、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等。 5. 要学点心理学。要遇事不紧张,思想没有压力,周身找不到紧张点,才能“大松大柔”。 6. 要学点数学。如对方一站就要看出他两脚距离来算出他“等边四方形”的角度,哪里是他空隙、不易支持平衡的方向加以利用。用“横来直去,直来横还”的方法去推,同时自己要用胯调整自己的受力角度维持重态平衡。 7. 还要学会做人。练太极拳是为了修身养心,做人要胸怀宽阔,气量要大,要有修养。推手时“搭手是对手,心里是朋友”,要互相学习对方技艺。不应计较胜负,更不能以老大自居、盛气凌人。我们业余和老年爱好者更应点到为止,或移位便可。绝不可用反筋背骨或以加速度的力量猛推猛撞,出手伤人。违背武德不利健康,伤了别人害了自己。 以上要学的东西仅仅是提个醒,学的越多、越深、越透越好,要学用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充实实践,实践充实理论,把这些科学知识运用到推手中来。 二、推手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步是“接劲”。这非常重要,要以外柔内刚的劲(这里的“刚”不是指硬力顶,而是用内劲合住)接住对方的来势。不论对方来力大小,都需要以“身备五弓”的姿态去接住对方的“意”,而不是去接他的“力”,(因为弓有绷力,弓是弧形,它受力可以将受力向两端传递,也就是“曲中求直”。这“五弓”根据具体情况,可五弓齐用,亦可单一使用,能放,能收。)同时自己意念下沉将对方的力引向身下,这种接法叫“维持现状的劲”,理论上叫“不丢不顶”。 第二步,这时对方会连续加力,此时你必须随对方的来力的方向角度,及时调整自身各部的结构来应付。如随他的力,用腹部内收、气沉丹田、以胯接力、突胯弓膝等,把对方的力引到自己的后脚跟,同时前脚跟微虚提起,这时自己的裆部已成为拱形(桥状),这便充分利用了地心引力,便能承受较大的力量。这理论上叫“前脚如锚,后脚如山”。 第三步,他还会继续大力来推,这时他的真劲已被引动出来了。此时要以手胯劲咬住对方,以“我顺人背”的手法,使其不得灵活(这叫“落榫”)。同时自己随即以腰胯转变方向,并就势合身,对方必失去平衡而移位。 以上三部曲,用时不是分断,要随机应变的连贯起来。这方法接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用,要举一反三。用时要多用脑,提高“听劲”能力,周身关节骨骼都能随时“放得开,收得拢”,随势调节,“上虚下实”,“左右呼唤”,“腰胯灵活”,犹如汽车的方向盘灵活自如,切忌“双重”,还要运用“单臂克双功”的技巧,以巧克力。 三、武戏文唱《推手歌》 为了方便记忆,我编了写《推手歌》(顺口溜),仅供参考。 一、推手指腕不要硬,一硬听劲受影响。 对方来劲听不出,发劲只需张一张。 二、推手腰胯要活络,两腿圆裆像座桥。 上虚下实力引地,承受重压不易倒。 三、推手身备五把弓,接触力点路路通。 四肢伸直犹如棒,杠杆原理便可用。 四、力在自身意在外,胸怀宽阔任人来。 不丢不顶随势转,引劲落空不易败。 五、对方来劲要吸收,外松内空无抓手。 他无阻力入空洞,随势转拨便成功。 六、对方双手推我胸,我手上搭鞠个躬。 含胸拔背向下引,后腿一蹬便成功。 七、对方双手推我肩,双肩高低当中卷。 前后搓开提手用,自身意劲要领先。 八、对方抓手封我胸,我如绳草腹内空。、 内气下引向下滑,双手画圆背后送。 九、对方双手推我臂,双肩脱下向后坠。 随即双肩分前后,咬住对方向前推。 十、对方用力推我肘,肩胯接劲跟他走。 随即肘部螺旋转,使他落空自己走。 以上十首歌是推手常用的部位,其他不胜枚举。仅是外表的大框架,用时还需机智灵活,“得机得势”。世界上本没有绝对东西,绝对存在于无数的相对之中。更不能生搬硬套,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到无有不到”的境界。要相互协调。要“以一化万,以万化一”,才能“随机应变”,千变万化。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练就的“功”、“力”、“巧”、“快”、“虚”、“实”、“刚”、“柔”的本领(这本领要使对方推来,如推到“如墙”、“如布”、“如球”、“如洞”各种不同的感受),并和临战经验结合起来。要以巧克力,找寻太极拳武戏文唱推手乐的圆滑之趣。《拳论》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我们要很好去用心研究。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太极拳太深太难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太极拳是意识拳,外面看不出而内部变化万端,是无法用视频和书籍来自学成才的,需要一代代的老师傅亲手传承。老太极拳谱中说道:“引路入门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以前我也写过些东西,我总是学不进,悟不出,写不清,说不明,文穷意尽。这点仅供我的新老拳友们参考。我将朽矣,笔耕艰难,留个纪念吧。 九十三岁高龄老人 杨永义 二〇一六年五·一劳动节随笔于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