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5|回复: 0

[汉风汉茗] 普洱茶风波,云南农大发声·含有黄曲霉素?检测方法有误!

[复制链接]
汉风汉茗 发表于 2017-9-2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关于方舟子“普洱茶致癌论文”的言论

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不仅云南普洱茶协会

将起诉方舟子索赔600万

各方专家也积极参与此事

为普洱茶正名


4ffb2e00a085283700ef8010da0ea145.jpg


就在近日

云南农业大学召开媒体通气会

披露了阶段性实验成果

权威专家用不同的方法检测,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 资料图片


云南农业大学组织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等学校相关科研团队(以下简称“科研团队”)用了最先进且成本最高的“液质串联法”来检测,均未在普洱茶中检出黄曲霉素。同时,该科研团队还开发出去除茶多酚和茶色素干扰的“改良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成本低,适宜推广。

用传统检测方法苹果石榴也会检出黄曲霉素

会上,云南农大校长盛军发布了阶段性验证结果和结论。


他表示,经查阅文献,目前有关黄曲霉毒素比较先进可靠的检测方法有三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法(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近期媒体报道中所有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样品,使用的都是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这两种方法检测茶叶(包括普洱茶)黄曲霉毒素结果都为100%;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检测结果却为零。为什么会有100%和近乎零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用科学的态度和数据说话,这些截然相反结果的差异是检测方法不同造成的。”盛军说。


40d94ec7e1f3a97c7fc593cb82716de1.jpg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宣军(博士)介绍,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茶色素是导致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出现误检的主要原因。茶叶中的茶多酚对抗原抗体反应有着严重的干扰,如果使用免疫检测法检测茶叶将产生假阳性,通俗地说,就是把本来不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判断为含有黄曲霉毒素。因为茶叶中有高含量的茶多酚(20%-35%),所以在检测茶叶黄曲霉毒素时会因为植物多酚的干扰,出现失误。


盛军总结认为,截至9月18日,科研团队以非常翔实的实验证实: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法(HPLC),从纯茶多酚和纯茶色素中,会误检出高含量的黄曲霉毒素。而茶叶、苹果、石榴及葡萄中的茶多酚、苹果多酚、石榴多酚及葡萄多酚都是一类相同性质的植物多酚,这些植物多酚很容易在检测时干扰检测结果,从而形成“假阳性”。

最新检测方法成本高检测费两三千元 限制了使用规模

  

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教授龚加顺表示,对于检测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更为准确的检测方法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这在不少国内、国际权威期刊上已有所佐证。

  

云南农业大学组织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使用该检测方法,得出的结论是,茶叶(包括普洱茶),无论是鲜叶还是发酵的茶叶,都不含黄曲霉毒素。在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检测报告中,运用“液质串联法”进行检测,10份普洱茶样品同样未检出黄曲霉毒素。


b91ad7fcd1e55027fbdd8e8978795bba.jpg

  

为什么质监部门不采用“液质串联法”来检测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龚加顺表示,“液质串联法”仪器昂贵,技术要求高、检测时间长、成本高、检测一个样品需要2400—3600元,所以限制了大规模使用。而高效液相法只需要400-500元,普通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则只需要40—50元。

  

其实,今年6月23日,国家就公布了最新版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已表明酶联免疫吸附法不适于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盛军说:“茶叶不适于黄曲霉菌生长,主要抑菌成分是茶多酚,以及茶叶发酵后的茶色素。如果在晒青以及生产过程中混入玉米、淀粉、蛋白和脂肪类杂物时,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任何食品存放时都要注意二次污染。这也是当前中国农业生产需要转型升级的一个问题。”


a920e6af3cc09296cea8878f574290b8.jpg

科研团队自创检测新方法没有检出黄曲霉毒素

目前,云南农大科研团队在持续实验过程,已开发出可去除茶多酚和茶色素干扰的“改良型酶联免疫吸附法”,准确度非常高,且适合检测所有茶叶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但成本只是“液质串联法”的二十分之一。


并且,采用该方法测定了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保存的10份普洱茶样品(生茶4份,熟茶6份),检测结果为:没有检出黄曲霉毒素。同时,科研团队还委托国家农业深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方法进行复核,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这充分证明了科研团队改进后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科研团队又对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保存的24分外观合格的普洱茶样品(生茶1份,熟茶23份)进行检测,同样没有检出黄曲霉毒素。


云南农业大学还将联合省内外相关检测机构,利用最新研究开发的技术方法,检测1万份全国普洱茶样品,逐步建立云南普洱茶的质量安全大数据。同时,云南农大还建议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建立茶叶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标准,继续加强对茶行业的监管,对消费者负责,对生命健康负责。


80c0dc1ead3025e199d4ad3a1c91841c.jpg

消化系统癌症死亡率云南最低长寿地区饮食习惯就是爱喝发酵茶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前五位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肠癌,消化道相关癌症占到80%。

  

然而,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最近的癌症死亡率抽样调查中,胃癌、肝癌和食管癌(都是消化系统癌症)最低的都是云南。云南农业大学相关研究团队经过研究长寿地区——傣族的生活规律发现,吃糯米主食、荤素蘸料、季节药膳、发酵茶叶是他们的饮食特点。


505b4c691eb2d518f248c5cd674d4630.jpg

云南镇康马鞍山长寿老人爱喝茶 人民网图


都市时报记者了解到,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所长期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承担了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及原料中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科技项目,对茶叶中的真菌毒素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未发现茶叶存在真菌毒素污染风险。2008年以来,年检测食品样品超过10万批次,其中每年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样品约1.5万批次,在之后每年的国家风险监测和客户委托检验中,也并未在茶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

  

而云南农业大学研究证明,普洱茶发酵时即使有黄曲霉菌,发酵结束后,黄曲霉菌不但不能大量繁殖反而还大幅减少,甚至检测不出。更多的实验数据说明,茶叶中的大量茶多酚和咖啡因对很多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虽然茶多酚不能分辨微生物的有益和有害,但实验证明它可以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科研团队在普洱茶传统发酵和机械化半自动发酵实验中,全程监测了发酵茶叶中的微生物种类变化,在普洱茶发酵的各个阶段均没有检测到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霉菌种类生长。


来源:都市时报

目前,尚未有方舟子对此的回应报道。


汉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