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的形式,经过一系列文体的演进过程。走过四个阶段。
一、古典自由体(如著名的皋陶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乐融融哉!”)
二、规范性古典文体(周至清代)
三、口语体(唐王梵志、敦煌口号诗即元散曲)
四、白话自由体(五四以来)
古典语言的诗歌在周代的诗经时代,开始寻求规范化的语言形式。这种规范性形式后来又不断被突破,从而产生新的形式,从而不断达到成熟。大体说来,其语言形式的发展历程如下:
四言(周),六言(汉魏),骈体(南北朝)。这些都是一种偶数诗体,寻求语言对称美的形式,值得注意。
秦汉以后形成五言,七言,长短句(词),长短句自由体(散曲)——突破了对称。
五言,七言,长短句(词),长短句自由体(散曲)。突破了对称。
此外,一直也还存在一种古典语言的自由抒情文体,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如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以及唐代的“古风”,都是使用古典语言的“自由体”。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也是一种古典的自由体。
到目前为止,中国现代诗即白话诗,在语言形式上,仍处在一种幼稚阶段,处在不规范的原始自由体阶段。现代语言的诗,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稳定被公认为优美的规范化语形。
规范化意味着公认性。公认性在审美中极其重要。艺术的公认性即普遍性,是审美的重要特征。对于个人,任何东西都可以即时随感受之不同,而被个人认为美或不美。但真正的美,必须取得大众的公认性,即普遍性和规范性。
只有在这种公认性中,审美才能达到客观化。才能形成客观性的评价尺度。
(写于2001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