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33|回复: 0

[乐器] 避人隐逸、避世隐逸抑或即世隐逸? 《渔樵问答》曲意...

[复制链接]
琴怀十年 发表于 2017-12-1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古琴演奏中的节奏规律

《论弹奏古琴的修养 》—— 梅曰强

day

10

避人隐逸、避世隐逸抑或即世隐逸?——《渔樵问答》曲意解读 (上)

作者:冯焕珍宋 婕

来源:《经典与解释》第20期

内容摘要:古琴曲《渔樵问答》的作者可能是浙派琴家毛敏仲等人,后来由于宋室南迁,遂派演出岭南系和萧鸾系两个谱本。相对而言,岭南系指法简洁、拟声性弱、旋律明快,当更接近原谱本;萧鸾系指法繁复、拟声性强、旋律优美,当是经过后来琴家修饰的谱本。但是,从曲意上说,该曲无论岭南系谱本还是萧鸾系谱本表达的都是即世隐逸思想,只是前者着重呈现渔樵心与物游的自在心情,后者则侧重描写随缘自在的渔樵徜徉其间的湖光山色。不论弹奏哪个谱本,都宜以“静简”手法弹出自然、古淡、质朴、宁静的韵味,令听众一闻之下有“神情洒脱”之感。

关键词:渔樵问答 岭南系谱本 萧鸾系谱本 即世隐逸 神情洒落

论及中国传统音乐,恐怕很少人不知古琴音乐中的《渔樵问答》一曲。但是,关于该曲表达的曲意,古人人言言殊,今人则未见比较深入的探究,这非常遗憾。本文作者近年师从岭南派古琴家谢导秀先生习弹古琴,对《渔樵问答》一曲情有独钟。为了弹好此曲,遂对此曲的源流、特别是曲意进行了比较集中的了解,略有所得,不敢自专,愿与大家分享。由于作者相关修为有限,疏漏在所难免,切盼方家教正。

d72d594c84d802ae5c179d6c7ebfd385.jpg

《渔樵问答》亦称《渔樵》或《金门待漏》,自萧鸾《杏庄太音续谱》(1560)刊布以来,超过三十部琴谱相继刊载,名闻古琴界。到了现代,此曲不仅是古琴界竞相弹奏的曲目,而且已是我国民乐经典乐曲之一。

关于该曲的作者,晚清释空尘等人说为杨表正所作是不可信的,顾梅羹先生(1899~1990)早就据杨氏《渔樵问答》一曲之解题指出:“只可认为他在曲操上有所加工,而不能认为就是他的创作。”明陈大斌说此曲乃其师李水南作品,亦查无实据,较为可信的是李水南传承而非创作了此曲。据记载,南宋杨缵、徐天民和毛敏仲编纂的《紫霞洞琴谱》(已佚)已有该曲曲目。或许我们可以据此大胆推断,该曲的创制者正是毛敏仲等人。此说现在虽难以确考,但不无道理,其理由有二:其一,当今岭南派所传授的《渔樵问答》,据称最早即为宫廷乐师于宋廷南迁时带来的琴谱(即《古冈遗谱》)中刊载的琴曲。其二,在《渔樵问答》出现前,琴曲中已分别有《渔歌》和《樵歌》两曲,据称这两曲的作者都是毛敏仲,毛敏仲在二歌的基础上创作《渔樵问答》是完全可能的。当然,要考实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加确凿可靠的文献。

该曲谱本比较复杂,从旋律与指法两方面大致可分为两系:一是《古冈遗谱》系,简称岭南系;一是《杏庄太音续谱》系,简称萧鸾系。岭南系谱本为纯器乐曲,源于《古冈遗谱》,后为《悟雪山房琴谱》继承,主要在岭南琴派中流传。该谱本旋律相对紧凑,“指法简便”,尚带有早期琴曲音多韵少的特点,当是更加接近原来谱本的传本。萧鸾系谱本先为纯器乐曲,自杨表正《重修真传琴谱》将别行的同名歌词配入琴谱后,就有了与器乐并行的琴歌本。该谱本旋律较为疏缓,指法相对复杂,明显具有后期琴曲音少韵多的色彩,为明清以来诸多琴谱刊载,当是在传承过程中受到琴家较多修饰的谱本。

该曲曲体,岭南系谱本由两部分构成,且从《古冈遗谱》到《悟雪山房遗谱》一以贯之,均为八段体;萧鸾系谱本多由三部分构成,但分段颇为复杂,从五段(张一亨《义轩琴经》)、六段(萧鸾《杏庄太音续谱》、蒋克谦《琴书大全》等)、七段(张大命《阳春堂琴谱续集》等)、八段(杨伦《太古遗音》)、九段(杨表正《重修真传琴谱》等)到十二段(张廷玉《理性元雅》等)都有,变化相对比较大,这应当是不同琴家在弘传此曲时有所加工的结果。

该曲调性,岭南系谱本是中吕均征音,即正调征音;萧鸾系谱本则以正调商音为主,《重修真传琴谱》、《琴书大全》、《玉梧琴谱》、《文会堂琴谱》、《藏春坞琴谱》、《真传正宗琴谱》、《古音正宗》等都是正调商音,但《理性元雅》为“本调征音”、《琴学入门》为中吕征音,与岭南系谱本一致。商、征两种音都带有咏叹色彩,因此以这两种音为主的琴曲都适合表现该曲曲意,只是征音的咏叹色彩较商音清淡,音色要轻快、明亮些。

该曲曲意,古人都认为表达的是隐逸情怀。关于隐逸问题,庄子最先作出了阐述,他视“无待”(超越一切对待关系)为人的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也以无待为最大的隐逸。依庄子的思想,我们可以超越对待关系的彻底与否为标准,将隐逸者的隐逸分为高低有别的有待隐逸与无待隐逸两类,而前一类又可细分为浅深不同的避人隐逸与避世隐逸。有一类隐逸者,他们基于自己的世界观,坚持人间有邪正两道,且唯有通过其肯认的正道才能提升人格而上契天道。此类人遇到他们眼里的邪道得势而自己又无力转化时,就会选择隐逸;待到时机成熟时,复现身应世。是为避人隐逸。此类人虽然因从秉异道之士那里退隐而得到了相当的自由,但受困于正邪对立之定见,其自由实很有限,实际上不出避人之隐,故仅可称为小隐。另一类隐逸者,他们深通阴阳造化之道,观知唯有此道才是本真(自然无为)与永恒(“独立而不改”)的,因道散而形成的天地万物(“朴散则为器”)乃是道之委形,只具有暂时和相对性的意义;至于人间的一切作为以及在此基础上成立起来的大小、真假、善恶、美丑等判断与评价的标准和系统,则不但是暂时和相对的,而且是非本真的和人为的,与道相去更远。他们为了复归于道,主张从人为、器物中超拔出来,过一种息影林泉、与世无争、去伪修真、澄怀味道的生活,最终反朴归真、与道冥合。是为避世隐逸。此类人深达大道本源,远离俗世一切纷争,已从避人之隐升华到避世之隐,不因人我之见而动其心,确实能够得到超乎前一类隐逸者的自由。但是,此类隐逸者不知道器(本末、体用)不二之真相,割道器为两截,终于不能破此对待而达成更彻底的自由,故可称为中隐。还有一类隐逸者,他们不但深悉万物以道为本之真相,而且参透了此真相的全貌,此即道外无器、器外无道、道器如如、本末不二;在他们的眼里,天地万物乃至人间一切都是道的化身,都是平等不二、贵贱无别的一员,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庄子外篇秋水》)。由于他们以万物平等之心应世,因此既无须避人,也不必避世,已经超越了前述意义的隐逸内涵;另一方面,正因为他们具有平等心,显示他们超越了一切在不平等心中泥足深陷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这类隐逸者打破了所有对待关系,获得了彻底的自由,可以称之为即世隐逸,乃是隐逸中之大隐。

那么,《渔樵问答》表达的是什么样的隐逸情怀?有说表现避人隐逸情怀者,如《重修真传琴谱》解题所说者是也;有说是表现避世隐逸情怀者,如《杨伦太古遗音》所说者是也;有说表现即世隐逸情怀者,如最早刊载此曲的《杏庄太音续谱》所说者是也。出现这种差异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琴曲意境具有模糊性,对它的理解往往见仁见智;二是该曲歌词本身内涵不同,可分别指向三种不同的隐逸思想。

前者不好说,后者则可略加论析。《渔樵问答》歌词的版本很多,歌词的文字、段落和内涵都有所不同。从歌词表达的思想倾向看,大致可分为三类,《重修真传琴谱》类歌词表达倾向于避人隐逸之思想,《杨伦太古遗音》、《太古正音琴谱》类歌词展现倾向于避世隐逸之思想,而《理性元雅》、《兰田馆琴谱》类歌词则传达倾向于即世隐逸之思想。这里,我们不妨将《重修真传琴谱》、《杨伦太古遗音》和《兰田馆琴谱》所载歌词表列出来,具体观察一下其中的异同(见下页)。

我们可以从表列文字看到,三本歌词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其主题都是隐逸。不过,各本透显出的隐逸倾向有所差异:《重修真传琴谱》本歌词虽说“我是子非休再辨,我非子是莫虚谈”,但吕望和朱买臣的形象告诉我们,隐逸者并非因为远绝尘嚣而隐,而是因为天下无道而隐,他们期待“有朝得遇文王日,载上安车赍阙京。嘉言傥论为时法,大展鹰扬致太平”,结尾甚至微恨不能早些得。

39cf9ba3c19b333f27049d7272e297ed.jpg

《重修真传琴谱》 《杨伦太古遗音》 《兰田馆琴谱》

第一段一啸青峰 渔问樵曰:“子何求?”樵答渔曰:“数椽茅屋,绿树青山,时出时还。生涯不在西方,斧斤丁丁,云中之峦。”第一段清隐高谭 靠丹崖,整顿丝钩,人山濯足溪流。驾一叶扁舟,往来江湖里行乐,笑傲也王侯。但见白云坡下,又见绿水滩头。相呼相唤,论心商榷也不相尤。宠辱无关,做个云外之叟。 第一段 问乾坤,古往今来,任桑田沧海悠悠。阳鸟月兔,飞鸟难留。天高地下,渺渺虚舟。总寄身寥廓,何虑何忧?光阴如水东流,渔人樵子,不识有王侯。信乎渔人樵子,不识有王侯,这江山与我度春秋。

第二段培植春意 渔又诘之曰:“草木逢春,生意不然,不可遏,伐之为薪,生长莫达。”樵又答之曰:“木能生火,火能熟物,火与木,天下古今谁没?况山木之为性也,当生当牿,伐之而后更夭乔,取之而后枝叶愈芝”渔乃笑曰:“因木欲财,心多嗜欲;因财发身,心必恒辱。”第二段垂纶秋渚 长江浩荡,举棹趁西风,箬笠蓑衣,每向水深际侣渔虾,湖南湖北是生涯。只见白𬞟红蓼,满目秋容也交加。放情物外兮堪夸,橹声摇轧那咿哑,出没烟霞。 第二段 否泰难期,山林湖海,渔樵活计,尔与我两相依。惟有此山林湖海,渔樵活计,尔与我两相依,须富贵何为?渔兮樵兮,一邱一壑,朝斯暮斯。樵采薪于山之颠,渔垂钓于水之滨。樵所志兮常在樵,渔所志兮常在渔。渔樵相遇,两相问曰:“渔之乐,其乐何如?樵之乐,其乐又何如?”

第三段 上友古人 樵曰:“昔日朱买臣未遇富贵时,携书挟卷,登山落径行读之。一旦高车,驷马驱驰,蒭荛脱迹,于子岂有不知?我今执柯以伐柯,云龙风虎,终有会期!云龙风虎,终有会期!”第三段山居雅趣 饮泉憩石在山中,此江山不换与三公。只见矗崎岖犹有路通,野客并那山翁,竹径更有松风。遁世逍遥,茫然不知南北与那西东。山无历,寒到便知冬。山寺远,迥不闻钟声。仰观那悬崖峭壁,峻坂高峰,飞泉瀑布,随意纵横。逃名天地外也,有甚么那愁容?大啸一声,山谷皆鸣。无挂碍,别红尘,却疑身在五云中。 第三段 试看那山水,乐趣何多!云岭与那烟波。丝纶斤斧作生涯,世事休管蹉跎。渔樵之乐,其乐又如何?指山水,相与笑呵呵。叹人生,功名富贵,朝成夕败,有命自天。总不如,总不如安份忘机,无荣无辱,乐趣在云岭与那烟波。相逢箕踞,相逢箕踞,拍掌浩歌,浩浩歌。江山风月,这便是我安乐窝。

第四段自得江山 樵曰:“子亦何为?”渔顾而答曰:“一竿一钓一扁舟,五湖四海任我自在遨游。得鱼贯柳而归,乐觥筹。”第四段获鱼纵乐 得鱼时将来细剖,需此斗酒,乘月泛沧浪,尽醉而休。高歌那一曲,信口胡诌。无腔笛,雅韵悠悠。撇却许多闲愁,又何忧? 第四段 晓起带月行,披星卧月眠。撒网也,扁舟系水滨,风静波平。伐木也,持斧入深林,雾散烟晴。终日安然,得鱼负薪。摧枯拉朽,巨口细鳞,卖与市中人。

第五段体蓄鱼虾 樵曰:“人在世行乐好太平,鱼在水杨鬐鼓髡受不惊。子垂陆具,过用许机心,伤生害命何深?”渔又曰:“不专取利抛纶饵,惟爱江山风景清。”第五段危岗禁足 看他步入云窝,过些羊肠鸟道,闻些猿啼鹤唳,恍似王质也烂柯。雪深泥滑兮,怎奈如何?险危坡,要斟酌。不如轻轻束担,免蹉跎。 第五段 花开叶落,不知世界,不记春秋。桃源流水,何处更那深幽?独坐那矶头,远岫层峦踏遍,力倦且休。此外又何求,此外又何求,又何求兮又何求?任他野草闲花满地愁。暑往寒来春复秋,白发乱飕飕。青山绿水,相对话绸缪,乐以忘忧。婆娑岁月,尔我尽悠悠。

未完待续、、、、、、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