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释: 1、桴:竹木筏子。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的注说:“编竹木大者曰筏,小者曰桴。” 争议: “无所取材”一句,有三解: 1、释“材”为造桴的竹木材料,解为:无处找材料造桴。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的话说:“子路信夫子欲行,故言好勇过我也。无所取材者,言无所取桴材也。子路不解,微言戏之耳。” 2、释“材”为裁,意为:不能裁解微言之旨。讥子路粗鲁,没听明白孔子的意思,认为孔子真要走。朱子《论语集注》云:“材,与裁同,古字借用。” 3、释“材”为哉,意为:其他没有可取之处。何晏《论语集解》另引一说云:“古字材、哉同耳。” 译解: 1、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不能推行,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你的勇敢超过我,可你难给我找来造桴的材料呀。” 2、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不能推行,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你的勇敢超过我,看样子真要跟我走啊。” 3、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你的勇敢超过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 通解: “乘桴浮于海”,是孔子屡受挫折后的激叹之语,他的潜台词,是要乘船泛海,到辽东或朝鲜隐居。 辽东、朝鲜与今山东地区隔海相望,那里为商朝贤人箕子所化之地。孔子大概听说海东民风淳朴,所以他要逃离礼崩乐坏的中原地区,另寻适道之地,以图个眼不见而心不烦,耳根清净。 可牢骚归牢骚,孔子并非真要走。对于孔子而言,越是礼崩乐坏的地方,越是需要他,虽然明知不可为,他也不会选择逃避。 子路听到孔子之叹,不辨其微旨,不知此为慨叹假设之言,以为孔子真要带他乘桴泛海东游,因而窃喜。 孔子很喜爱子路,他们名分上为师徒,关系却亲昵随便,所以故意用戏言讥他,笑他粗莽而不懂裁度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