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参加一个与儒学有关的研讨会。会议间歇,与几个朋友闲聊,恰有着古服的同仁从眼前晃过,朋友感慨说:“弘扬儒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应僵化泥古,把古人的东西不加区别接收。” 我说:“您的话只讲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不对的。您说不能僵化泥古,这是对的,朱子也讲:‘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但您要取儒学的精华,去儒学糟粕,却不对。” 他问为什么? 我反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判断它们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由谁来区别儒学中的精华与糟粕?谁有能力充当审判儒学的法官?谁有资格对孔夫子、孟夫子指指点点?是你,是我,还是哪位牛人? 第三,如果一些庸人,无知无畏,依仗手中掌握的话语资源,冒充圣贤,胡乱评判,把精华当糟粕,给丢掉了,把糟粕当精华,给供奉起来了,岂不是厚诬古人,惑误来者? 我反问的这个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对儒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等于变相判儒学死刑,或把儒学变为其他学术的奴仆。 这样讲,似乎有点耸人听闻,却是事实。 因为要对儒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必须先要有一个高于儒学的评判标准;只有确定了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价值尺度,才可以用来评判传统儒学,哪一部分是精华,哪一部分是糟粕? 而这个高于儒学的价值标准是什么呢?从当今的现实而论,无非下列几类:一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标准,二是西方马列主义的标准,三是西方基督教的标准,四是中东伊斯兰教的标准,五是传统意义上的道家、佛家、墨家、法家等标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口号,后面隐藏着这样一个前提,即:传统儒学已经过时,它注定了要倒塌。而它那庞大的废墟中,或许还能找到一些有益于自由主义、马列主义等等的东西。 也就是说,现代的自由主义者、马列主义者、基督徒等,都能以自己的信仰为尺度,到儒学的废墟中挑挑拣拣,各取所需。他们感觉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贴上“精华”的标签;他们感觉对自己没用,或有害的东西,就贴上“糟粕”的标签。 有人或说,我没有任何信仰,只是一个理性的现实主义者,什么对我有用,我就视之为精华,拿来;什么对我没用,我就称之为糟粕,弃之如敝履。 可是,什么算有用呢?有用或无用,对于不同的人,判定的标准有很大差异。有人最想发财,难道能助他发财的儒学,就是精华?有人最想升官,难道不能助他官运亨通的儒学,就统统是糟粕? 如果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儒学随意分割取舍,那么儒学岂不成了小人自利的工具?岂不成了庸俗之徒的奴仆?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口号,最早大约由毛泽东提出。在当时的历史情势下,作为一个马列主义者,毛泽东提这样的口号可以理解。毕竟,在当时西方决定一切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精英们在懵头转向中达成了一个近乎普遍的共识:那就是中国必须走西化的道路,彻底脱胎换骨,才能免于亡国灭种。 马泽东与他的同志们认为,西方的马列主义,要强过西方的自由主义,它代表着世间最高的真理。因此,他可以用马列主义为尺度,来评判一切,当然也包括用来评判传统儒学——凡与马列主义相契合的,便称之为精华;凡与马列主义相违悖的,便判之为糟粕。 可是,经过了一个历史阶段的检验之后,现在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虽可称为真理,却有所偏颇,最起码不是完全的真理,它还需要中国化,需要与中国传统的儒学相结合才可以。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列主义不再高居于儒学之上,把儒学视为奴仆;而是要把儒学看做合作伙伴,与之相互补益。 这就需要,我们现今应站在儒学的本位上看待儒学;唯有如此,儒学才能真正复兴,才能真正与马列主义相结合。 而假如我们站在儒家的本位上看待儒学,便无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以儒学的标准审视儒学,不存在取舍,只有损益。 传统儒学是一个生命体,它像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在东亚这片土地上生长了数千年,它不可能从古到今完全一模一样;如果它从古到今一模一样,那它就成了死的标本,而不再是活生生的儒学。 儒学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常不间断地损益自新,就像大树不断落掉枯枝旧叶,不断生发出新枝新叶。《大学》引殷人盘铭上的话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儒学损益自新,是它内在生长机发挥作用;而非由傲慢的外力,强行胡乱裁剪。 退一步讲,即便一定要对儒学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一定要有所取舍,那也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去取、去舍。因为要改造一种事物,一定先要最大限度地了解它;同理,要改造儒学,就必须要先把儒学研究明白,先要继承它。 知之,才能权变;继承,才能创新。 一个对儒学一知半解的门外汉,有什么资格判断哪一句孔子的话是精华,哪一部分儒学是糟粕?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儒学需要自新是毫无疑问的;但其前提是:先把经书读懂,能“照着讲”;然后在此基础上,才可损益创新,而“接着讲”。要继往圣之绝学,必须有个谦虚的态度才能做到。 因此,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要复兴传统文化,要坚持文化自信,便应当慎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