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自舜明。”《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这里说的舜和虞帝,史称虞舜,又称舜帝、帝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东夷之人,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根据《尚书》、《史记》等有关典籍,虞舜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以和谐为依归,一生追求和合、 和平、和谐,其和谐之道内涵十分丰富。虞舜的和谐之道,始则体现为一种和合、和睦的“家和”思想。
舜的父亲瞽叟瞎而愚顽,其妻握登死后继娶壬女,壬女乖戾凶蛮,生子象,傲慢无礼,舜因此在家中备受折磨,但不管遭受怎样的虐待,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象弟友爱不变。
《史记·五帝本纪》载,瞽叟与壬女“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修补)廪(仓),瞽叟从下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舜被迫离家后,到历山结茅以居,开荒劳作,仍不忘把收获后的粮食送给父母。舜以自己的至孝赢得了家庭的和睦。
《帝王世纪》也有类似的记载:“舜本冀州人,其母早死,瞽叟更娶,生象,象傲,而父顽,母嚚,咸欲杀舜,舜能和谐。”虞舜对内孝敬父母,友悌亲人,实现“家和”,对外则以自己的高尚行为淳化风俗,感化他人,实现“人群和谐”。舜在历山勤耕苦作收获日丰,便教他人耕耘;善捕鱼,常将自己发现的好渔场让给人家;善制陶器,且将技艺传授他人,使人们的制陶技艺大为提高。
由于舜的感召,以至“历山之人皆让畔,雷泽之人皆让居”,甚至出现了“象为之耕,鸟为之耘”的现象。舜名因此远播,人们纷纷择舜而居,以至虞舜“一年所居成聚(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根据《尚书》、《史记》等有关典籍,虞舜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皆以德为先导,以和谐为依归一生追求和合、和平、和谐,其和谐之道内涵十分丰富。因品德高尚、能以德服人,故虞舜后来被尧选定为部落首领。而虞舜代尧行“天子”事后,更注重以德化民,勤政爱民,以求协和天下。一是注重教化。二是尚贤。三是巡狩天下布施文教。四是以怀柔政策调和民族关系。虞舜和谐之道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远古时代的先人对天、地、神衹十分崇拜、敬畏。虞舜为了处理好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这七个方面的政务,即所谓“齐七政”,认真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转,检测天地二十八宿的盈缩进退,对照自己推行的政治举措,严格反省天象所指示的微妙变化,从而根据上天的垂示修正自己的言行。因此他极为重视祭祀日月星辰、名山大川与各路神祗,以祈求天地诸神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地利人和。虞舜崇拜凤凰而以凤凰为图腾,以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史记·夏本纪》载:舜命“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 ”。这说明舜对国家的治理已经达到“神人共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远古时代的先人对天、地、神衹十分崇拜、敬畏。
虞舜为了处理好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这七个方面的政务,即所谓“齐七政”,认真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转,检测天地二十八宿的盈缩进退,对照自己推行的政治举措,严格反省天象所指示的微妙变化,从而根据上天的垂示修正自己的言行。因此他极为重视祭祀日月星辰、名山大川与各路神祗,以祈求天地诸神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地利人和。虞舜崇拜凤凰而以凤凰为图腾,以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史记·夏本纪》载:舜命“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这说明舜对国家的治理已经达到“神人共和”、“天人合一”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