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右,35岁。2017年3月15日初诊。诉近半年来经常胃脘胀痛,口苦,食少,疲乏,大便少,初不在意,偶尔买些中成药服用缓解,严重时腰腹胀疼,以致体重锐减,多方治疗乏效,他院检查,诊为反流性非萎缩性胃炎。脉弦滑,左较右大,舌红苔黄白相间且腻。
诊断:(湿阻中焦,升降失调)胃脘痛(西医诊为非萎缩性胃炎伴反流)。
治则:调中化湿,和胃达脾。
方药:裴氏胆胰合症方:柴胡10g,赤芍10g,枳实10g,甘草6g,川芎6g,香附6g,丹参20g,木香10g,草豆蔻5g,大黄6g,黄连6g,黄芩10g,法半夏10g,元胡10g,川楝子10g,干姜10g,稻芽30g,砂仁10g(碎,后下),益智仁10g。5服。水煎服。
2017年3月20日二诊:服上方,脉弦细滑,舌红苔黄白相间(腻苔已化,未退尽)。原方加白豆蔻6g,以助化中宫之滞。7服。水煎服。
2017年3月29日三诊:自诉早晨6~7点时,有矢气。此阳气升动,左脉弦细,右脉缓。舌红苔淡,舌中有少许薄黄苔。予上方3服,研末,每次6g,每日3次,开水冲服,以期缓图之功。嘱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是诸多医家所提倡的,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早在1958年就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的观点,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也提出,在临床上应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观点。而裴正学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裴老所拟诸多名方皆是在这一思想下形成的,之所以疗效显著,当在意中。 (杨向军 王婕 赵春光)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