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21|回复: 3

[中药大全] 中草药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复制链接]
中草药手册 发表于 2018-12-1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代赭石的功效与作用

代赭石

代赭石,中药名。为氧化类刚玉族矿物赤铁矿矿石。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具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代赭石图片

中草药代赭石

中草药代赭石

代赭石图片

代赭石,中药名。为氧化类刚玉族矿物赤铁矿矿石

代赭石,中药名。为氧化类刚玉族矿物赤铁矿矿石

代赭石图片

代赭石的功效

代赭石的功效

代赭石图片

代赭石简介

药材名:代赭石

拼音:Dài Zhě Shí

别名:须丸、赤土、丁头代赭、血师、紫朱、赭石、土朱、铁朱、钉头赭石、钉赭石、赤赭石、红石头、代赭

来源: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产山西、河北、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用手抚摸,则有红棕色粉末沾手,表面有圆形乳头状的突起,习称"钉头代赭",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涛状弯曲。无臭,无味。在砖上摩擦显红色。以色棕红、断面显层叠状,每层均有钉头者为佳。能溶于浓盐酸,其溶液显铁化合物的各种特殊反应。

化学成分:主含三氧化二铁,其中铁70%,氧30%,有时含杂质钛、镁、铝、硅和水分。另报道本品除含大量铁质外,并含中等量硅酸及铝化物,小量镁、锰、钙。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归经:归肝、胃、心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虚寒证及孕妇慎服。

代赭石的功效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主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代赭石的作用

镇胃降气、平肝熄风、含三氧化二铁,其铁质能促进红血球和血素的形成有补血作用。对于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并有轻微的收敛作用。

代赭石的用法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代赭石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梗,噫气不除者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二升,日三服。(《伤寒论》旋覆代赭汤)

②治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证或因饮食过度,或因恣食生冷,或因寒火凝结,或因呕吐既久,胃气冲气皆上逆不下降

生赭石二两(轧细),朴硝五钱,干姜二钱,甘遂一钱半(轧细,药汁冲服)。热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姜数钱。呕多者,可先用赭石一两、干姜半钱煎服,以止其呕吐。呕吐止后再按原方煎汤,送甘遂末服之。(《医学衷中参西录》赭遂攻结汤)

③治逆气上冲奔逼,息道滞塞不通

代赭石(打碎)三两,陈皮二两,桃仁、桂、吴茱萸各半两。加姜、水煎。(《御药院方》代赭石汤)

④治诸呀呷有声,卧睡不得

土朱(朱)不拘多少,为极细末,米醋调,时时进一、二服。(《普济方》)

⑤治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搐搦不定

代赭石,火烧醋淬十次,细研水飞,日干。每服一钱或半钱,白汤调下,连进三服。见脚胫上有赤斑,即是惊气已出,病当安也。无斑点者不可治。(《仁斋直指方》)

⑥治吐血,衄血

血师一两(火煅、米醋淬、尽醋一升),捣罗为面。每服一钱,白汤下。(《斗门方》)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8-12-11 2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镇胃降气、平肝熄风、含三氧化二铁,其铁质能促进红血球和血素的形成有补血作用。对于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并有轻微的收敛作用。
前面是中医疗效,后面是西医疗效。问题是,为何这种药只能用中医办法去发现,却不能用西医办法?
游客  发表于 2018-12-12 10:49
民族医学的底蕴当真不能小觑。自然疗法延续千年,其中的价值不是谁都能比的。
延章 发表于 2018-12-12 1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用于头痛,眩晕,心悸,癫狂,惊痫,呕吐,噫气,呃逆,噎膈,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