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234|回覆: 17

[制度研究] 【中庸】顛倒了君子執政與人民的關係

  [複製鏈接]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0-10-13 09: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庸】顛倒了君子執政與人民的關係

雪峰山人
電子郵箱 xsjgsgu@sina.com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和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和正面的積極作用,但時過境遷,今天細讀之,覺得頗有些不妥之處。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朱熹註疏: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德,所謂性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路,是則所謂道也。聖人因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以為法天下,則謂之教。
        筆者理解:自然界的萬物皆有其自身存在的生存法則,獅子、老虎以吃牛羊豬等動物為生,牛羊豬等動物以吃植物為生。牛羊豬等動物不因被獅子、老虎吃而絕跡,植物也不因被牛羊豬等動物吃而絕跡。相反,彼此都能在自然界中獲得生存,並且一直綿延不息,這就是性。
        人類社會具有動物性屬性和社會性屬性,動物性屬性就是人自我生存的現實需要,獲得食物,維持生命,由此延伸出來的喜怒哀樂就是人的性。人與人組成起來,構成社會,發展社會生產,滿足人的生存需要,就是道。規範單個人在社會中的言行舉止,就是教,也由此延伸出了禮、樂、刑、政,是社會性屬性的具體體現。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朱熹註疏: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體也。達道者,循性之謂也,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
        筆者理解:因為人的自然本性而表現出來的生存需要,是正常的人性,人性與社會存在的所需達到和諧平衡,既不完全突出人性,也不過分強調社會所需,這個過程及過程本身就是中庸之道。
        君子是中庸之道的完美化身,君子時刻都必須保持這個和諧平衡,要站在維持和諧平衡的角度嚴格要求自己,幽暗之中,細微之事,獨處之時,都必須站在很高的角度,謹慎地要求自己。這其實就是君子提高個人修養的全部內容,能夠身行合一的達到中庸之道,乃至全社會的人都如此,是儒家思想中的社會理想狀態。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朱熹註疏:人君為政在於得人,而取人之則又在修身。能修其身,則有君有臣,而政無不舉矣。
        人君得人,絕對是指品行高尚的君子,選用能修其身的君子治理國家,是封建王朝繁榮發展的根本所在。
        在儒家思想體系中,人民群眾是被教化的對象,執政治國的應當是君子,是處於教化人民群眾的地位,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繁榮發展,全部繫於君子的治理。君子個人修養好,則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社會繁榮;君子的個人修養不好,暴政虐民,社會便出現了大量的逸民、隱士,或歸隱山林,或隱居鬧市,人民群眾無法用和平的方式決定執政者的存在與否。
        君權神授,皇帝號稱天子,執政者個人意志是處於絕對的地位,人民群眾公共思維和意志,只能服從於執政者,是無絕對性決定作用的。雖然有民貴君輕的思想,但只是處於附屬作用,是對執政者的一種勸告,希望執政者能夠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而已,沒有對執政者起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不應處於被教化的地位,君子執政是為人民服務的,是人民公共決定的具體執行者,是人民的公僕。【中庸】顛倒了這層關係,將君子在社會治理中擺到了無比崇高的地位。
        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在儒家思想中,人民不是道的自覺遵守者和執行者,只有個人修養極高的君子才是道的忠實捍衛者和實踐者,這無疑就成為了君子是人民利益化身的前提條件。人民的利益只得依靠君子的努力而得到實現,這是不對的。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在國家的存亡興廢之中,儒家思想並沒有認為人民的公共思維和公共決定是起絕對性作用的。因為國家的治理方式是取法於天地萬物運行之法的,是從天道運行之中探究而來的。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候也。
        要求執政者以庶民為子,站在現代民主、法治的社會理念角度,是值得改進和推敲的。
       
                                   2010年10月9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0:35 | 顯示全部樓層
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和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和正面的積極作用,但時過境遷,今天細讀之,覺得頗有些不妥之處

看的不是很懂,不如細說一下正面作用何在?從先生對中國往昔社會的定位,似乎未能自主認識到古代的社會制度——敢問一句,古代哪些階段的朝代是適合西人所謂之『封建社會』?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0:40 | 顯示全部樓層
       筆者理解:自然界的萬物皆有其自身存在的生存法則,獅子、老虎以吃牛羊豬等動物為生,牛羊豬等動物以吃植物為生。牛羊豬等動物不因被獅子、老虎吃而絕跡,植物也不因被牛羊豬等動物吃而絕跡。相反,彼此都能在自然界中獲得生存,並且一直綿延不息,這就是性。

這是何物之性?豈非大自然的道中之一而已?先生如此理解性,恐以偏蓋全矣。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0:47 | 顯示全部樓層
        筆者理解:因為人的自然本性而表現出來的生存需要,是正常的人性,人性與社會存在的所需達到和諧平衡,既不完全突出人性,也不過分強調社會所需,這個過程及過程本身就是中庸之道。

很有啟發性,受教了,只是有所不明白:你所謂之人性,是個性或是共性?朱子之人性概念,皆是共性,則人類之性,先生此處言人性與社會(社會當然是某人外的其他人的集體)之關係過程謂中庸,則是個性,既是某人之個性,又豈是社會之共性?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儒家思想體系中,人民群眾是被教化的對象,執政治國的應當是君子,是處於教化人民群眾的地位,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繁榮發展,全部繫於君子的治理。君子個人修養好,則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社會繁榮;君子的個人修養不好,暴政虐民,社會便出現了大量的逸民、隱士,或歸隱山林,或隱居鬧市,人民群眾無法用和平的方式決定執政者的存在與否。

看到此處,則知先生之不知儒家甚矣!在先生眼中,儒家僅是執政者之工具,然而,依不才之所學,儒家經典,乃是處理社會中某些領域的人際關係的理論而已,主要限於家庭倫理。
儒家的教化,乃是文明對野蠻的教化過程(華夷之辨),使民循道(人際關係之道)而化,先生所謂之『以君化民』,又胡臆稱呼任何帝皇為君,實在是對聖賢之學的臆解誤導。
賢者尚未可謂之君,何況暴政不仁者?賢者教民,君子化民,尚須無類。胡臆曲解儒家之學為統治者愚民之工具,實在是承滿清腐儒之糜風。
儒者,安民立命;中庸,中用也,適道而用也。個人理解,請先生指教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開元之治 於 2010-10-13 11:23 編輯
       人民群眾是不應處於被教化的地位,君子執政是為人民服務的,是人民公共決定的具體執行者,是人民的公僕。【中庸】顛倒了這層關係,將君子在社會治理中擺到了無比崇高的地位。

建議先生細閱論壇中的帖子【孫中山孫文 五權憲法】,社會以民為本,統治者只是公僕,此言無假,然而,則以民為聖賢,不必教化,是大謬矣。
民欲自命,必知天道,欲知天道,必須教化,知道方可循道,循道而行,然後可自命;然而民之教化,知天道,知五權,知民權,則必也聖賢之職,而非執政之責而已。
孫先生之五權之一,謂之考試權,乃是代民行權者,公僕者,須有足夠之能力,為民立命之志願,而所以知之有無者。
近代以來,以執政者之意志,表以人民之意志,大行毒於焚書坑儒之違天道、斯師滅祖、人神共憤之舉,其所根據,則與先生之言無異,因此希望先生再言此志時,再三思省。

點評

人非聖賢,未能自化  發表於 2010-10-13 11:41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10-13 11:34 | 顯示全部樓層
        要求執政者以庶民為子,站在現代民主、法治的社會理念角度,是值得改進和推敲的。

儒家本是齊家庭倫理之學,而後世以之度帝皇與人民,其對儒家之曲解,皆與先生無二。帝帝民民,父父子子,天然有別,豈可類比?中庸之道,論語之言,不過循陰陽而治人常,卻以為政治之道,實在可笑。
所謂現代民主理念,未嘗見於世,有者,不過選票之戲耳。
本版塊有延章的無為制度概念,與民主理念相比,不才更認可這個無為制度。

點評

感謝開元兄的認可  發表於 2010-10-13 11:40
 樓主| 雪峰山人 發表於 2010-10-13 15: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雪峰山人 於 2010-10-13 15:21 編輯

感謝開元之治先生的點評,本人對點評之言說明如下:
一、中國往昔社會的定位。本人定位於在儒家思想指導下進行治理的中國社會。
二、何物之性。性與道是有層次關係的,道取法於天地萬物運行之法,是從天道運行之中探究而來的。
三、你所謂之人性,是個性或是共性。指的是人的生存之共性。
四、在先生眼中,儒家僅是執政者之工具,然而,依不才之所學,儒家經典,乃是處理社會中某些領域的人際關係的理論而已,主要限於家庭倫理。儒家經典是主要限於家庭倫理,不錯。但熟讀並嚴格按照儒家經典生活的君子,是執政者首選之人材。
五、以民為聖賢,不必教化,是大謬矣。本人也不是指人民是聖賢,主要是指在社會治理之中人民與執政者的關係而言。
六、所謂現代民主理念,未嘗見於世,有者,不過選票之戲耳。這就我們現在要做的呀,民主理念需要一套理論的,就與儒家思想指導中國古代社會一樣。
偷月 發表於 2010-10-15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人定位於在儒家思想指導下進行治理的中國社會

雪峰先生請詳細指教指教,看不懂呢,古人不是說外儒內道麼?

點評

現在要重建儒家思想就必須加入新的東西。  發表於 2010-10-18 09:27
雖然毛澤東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但在現實社會中儒家失去了在封建社會存在的歷史背景,現在要重建,就必須加入新的東西。  發表於 2010-10-18 09:27
儒家思想是我們的對世界的貢獻,清朝之後,批儒之風沒有停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毛澤東相思建立起來的  發表於 2010-10-18 09:25
可能雪峰先生是指孝治天下吧?  發表於 2010-10-15 12:00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0-10-15 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鄙人愚拙,竊以為,儒家之學,在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能還需從陰陽五行的黃道之學裡去找。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