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武林志 武術網資料 欲談美,先得談真與善。真指大道,即自然之理,具有客體性;善指善良之心,仁義之德,具有主體性;而美是上好與極樂境界,引起人們的愉悅乃至極樂的感受,美是真善的崇高體現。真與善是美之前提,沒有真善何以談其美,美是真善的至上境界,不美又何以真善?
就太極而言,修煉者拳打仁心道術才可能得其功夫、得其真、得其善,真善之至上至好,美必寓其中。筆者此文側重談太極之美。
什麼是太極美?太極美是習拳者在太極態下天人合一、拳我和諧的一種圓融而完善境界所引起的愉悅感與極樂覺,既含客體又含主體。它能引起人們的驚羨、讚嘆、歡欣,乃至追求與擁有。從大腦神經活動看,它能使腦波趨於有序化並在體內產生一種名日『內腓肽』的物質,進而自然產生甜蜜、迷醉之感,美妙無比,歡愉無比。它是習練者樂此不疲、求之不止的目標與根由。
筆者此文並不深究太極審美規律,只是想就太極運行的感受美、創造美談些體悟,從而有助於人們較為自覺地在修煉中開掘太極美之金礦。
對太極美特徵的把握是深層進入太極美境的前提。它的特徵集中體現在以下三點:
1 具象性與空無性結合。只有當身心進入具象狀態時,美感便油然而生。動作如風興浪起、如浪採花、如蠶吐絲、如水注東海,一切的一切自然而然,不僵拙,不勉強,在運行具體招式時,隨機順勢,物我兩忘,諸如白鶴亮翅、白蛇吐信、倒攆猴、風掃梅花、豹虎歸山、青龍出水、攬雀尾等,這些象形性極強的招式可引入訓練者的意象、氣勢趨於仿生性而與自然合和。但這種具象性是與空無、虛擬伴隨着的,不能執迷。
實象與虛擬境狀的美感才是完美與圓融,而一旦執著、僵持則反而不美,抑或墮落為丑。故美與丑只有一線之隔。用花作喻,此花甚美,此花非花。因其為花,才美,因其非花,才至美。
2 常、樂、我、淨。常者恆久;樂者愉適、舒宜;我者,無他念無雜染;淨者,清靜、純淨。太極的美感隨運拳之形而生,無色無香無味,而又有百色百香百味,寶貴無比,珍稀無比。
3 神精形粗、神我不滅。得意忘形、得神不知形。太極運行到一定境界,必合於虛靜之大道,大道是什麼?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武醫同源,武演以道。心境身態自然和諧、協調統一、穩定平衡。於此境中的練拳者得其大道之本真。道本無言,道不離言,二者統一。試想,太極習練者進入身心合和、天我合和、形神合和之境後,一舉手、一投足、一閃身、一眨眼、一轉腰又何以不美,而又何以言其美?
明確了太極美的上述特徵後,緊接着我們必須探討太極美的表現形式與運作特點。它定能對於我們運作太極美產生深刻的影響。
太極之美一:美在心淨。從表面上看,太極美對於我們來說既遙遠又高不可攀,深不可測。其實不然,太極之美在你的心上。你若外求不內取,美便遙遙無限遠,高高在雲端。反求諸己,太極美便可捕捉。不過,不可小看心淨。人心總在雜亂、散亂、混亂、紛擾困惑中,求靜尚且難,何況一淨?古人有言:『審象在心淨,成形在縴手。』這便道出了一秘:心與手相照,欲得心一淨,先從手下手。心淨由心定、心靜過渡而來,手也同理。當手上的勞宮穴被用意控制後,整個手掌,以至手腕都將會受到控制。當雙手勞宮穴對應關照性串連起來時,心便清靜了,從而得以淨化。反過來心的淨化又促成兩勞宮穴的串通,在這個心手兩相印、得於心應於手的迴環過程中,心靈便進入純淨化,無憂無懼、無牽無掛、無障無礙。久練成習,一動手一動身,心靈便迅速進入純淨之境,隨之迅速生樂生趣,生愉生悅,太極之美不期而至。故筆者言:欲得太極之至美,先求心靈之至淨。
太極之美二:美在太極圓。在自然界,圓形物質就是一種美,美在其圓通、圓潤、圓融,這是自然物體的運動所決定的。大至日、月、星,及其運行軌跡,小至鳥卵、雞蛋,以至鵝卵石,都是如此。太極圓是對大自然及其萬物的抽象概括,太極圓的美的屬性與內涵要比一般自然物的圓的屬性與內涵豐富得多、深沉得多。太極圓圈體含運行中的『s』形、絞索形、麻花形、螺旋形、半圓形、圓形、弧形,無論動態運行線路還是靜態動作定勢都處在太極圓圈體中體現並展示其美,因而沒有凹凸,沒有缺陷,八面支撐走四方,通達潤化求圓活,故太極動作中被以圓性物作喻所充滿。如手掌之形,有荷葉掌、柳葉掌、牛耳掌、瓦楞掌及手心有小氣球之喻;腰脊丹田、胯骨有『轉…「。。』字之喻;野馬分鬃式有左、右抱球之說;內勁有螺旋纏絲之喻;手足有內外旋之指;在招式的手動、足動、身動中有運化人體『六球』(指眼球、腎球、男睾丸或女乳房)之說;在發擠勁時,有如錢投鼓、球碰壁之比方;當內氣練到鼓盪騰然時,則又有『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之喻;當整個套路運行純熟且懂其勁之後。又有如環無端無始無終、連綿不斷、循環往復之說;還有『三道氣圈』、身如古鐘等。凡此種種均在太極圓圈體內。圓通之時,筋骨血脈,四通八達;圓活之時,經絡穴位,觸『點』旁通;圓融之時,氣血皆暢,外操內練。這些動作內涵都充分說明了太極之美是以太極圓圈體為其形式的,故簡言之:則為圓之美。
太極之美三:美在光明卓境。整體太極運行,十分強調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心意寂寥,既是心意的象形景觀,又是其內在的要求。如果習拳者心胸明亮,如日如月,如燈如鏡,則陽光普照腦內、胸內、腹內,乃至每一個細胞,每一根汗毛,身體則必定輕鬆自如,周身必輕靈,頭腦必恍兮惚兮,不昏聵、不糊塗、不迷妄、不執著、不煩惱、無痛苦、松松靜靜、浩浩亮亮、博大無限。如此之狀,必身心兩悅,身心兩健。健康即美,病容、病態、病體又何以言美?古有稱西施因心臟病發作皺眉捧胸口為美的,那是酸楚文人的病態美觀,並不可取。人真正的美應以健康為基礎。身心兩健,祛病延年,愉悅自生,快樂陶陶,幸福源源。
光明卓境的另一深層含義在於智慧之光。太極運行的最終目標與成功標誌是靈感、靈氣、靈機、靈光,即獲得大智大慧,這與形意拳、大成拳、八卦掌、少林拳、易經洗髓及武術的五花八門的表現形式的根本點是相通的。人人自有光明在,太極修煉可達真。陳、楊、吳、孫、和等各式大師在總結太極拳訓練要旨時,明確提出腰脊主宰、丹田核心。修煉者如感到日月人懷、金玉人腹,丹田內轉如同太陽或月亮,靈感常生、靈氣活現、靈機啟動、靈光必顯、頭腦清明、精神勃發。這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光明透達大千世界,雜染與障礙盡除。一切來源於自然具象又不同於自然具象,似有非有,似無非無。於是,更玲瓏剔透、恆久暢達,在此種光明智通境界中得上上智。運拳者不僅自身美的體驗超乎尋常,而且觀拳者亦可感受到一種特有的美。
太極三美,互相包容,自成一體。且外在之美與內在之美相互結合,不可分割。我早年曾拜一師,師傅每次練拳前,必整理衣冠,梳理頭髮,所穿之衣、所戴之帽與所穿之鞋均有太極圖像,然後在一祖師像前頂禮膜拜,虔誠之至,儀表恭容,當時作為學徒的我覺其繁文縟節、不可思議。此後若干年,我才理解師傅此舉在於本色與身教。練拳者敬拳、愛拳必美拳,外在之美與內在之美互為表里,互相彰顯。當師傅身着太極服、頭戴太極帽、腳蹬太極鞋演練一套太極拳時,大有『太極一演動四方』之感,觀者頷首瞻仰,流露出情不自禁盼喻悅享受。最近筆者觀賞了王壯弘先生演練的水性太極拳,的確用意不用力,動中不動,不動中動,點線面體成流體,獨具本真,似浪採花,又似驚濤駭浪,似急流漩渦,看似水之柔,實蘊無堅不摧之力,此種美超乎我早年之師的運拳美。難怪有人稱王壯弘先生之【上善若水】講的太極為『數百年難得一見的通太極真諦著作』(【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序二),觀後勝過其赴美酒佳餚一宴,超越賞名曲觀美景,令觀賞者大飽眼福,不可言狀。
以故,筆者認為:太極之美超越時間與空間,超越自然與藝術,太極之美是一切美的提煉、濃縮、創造與升華。有人一定會提問,這樣的評價是否過高?筆者答曰:太極之美匯聚主體客體,容納自然與藝術,將人體美升華,將靈與肉、意與力糅於一處,剛柔相濟,壯美與幽美並存,比之舞蹈美、音樂美更美,故超越一切形式的美是必然且自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