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6 ]0 U2 u z
7 x" k4 C; e9 C: r! }" B* e
2 r9 ]3 N3 z' L Z
# c N1 S! e, L" E. r / V% l9 D) O" |8 z: d4 z
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與清朝的康熙皇帝,兩人一生中有好多驚人相似。比如兩人同處在封建的專制時代,康熙生於1654年,比彼得大18歲;兩人都是幼年登基,康熙8歲,彼得10歲;康熙的攝政王是祖母孝莊皇太后,彼得的攝政王是外戚索菲婭公主,彼得17歲借勢以少年遊戲兵團粉碎了外戚索菲婭公主的政變,奪取了政權,康熙14歲則以兒童團捕殺了專權的輔政大臣鰲拜;兩個人都很熱愛學習,彼得會英文、法文等國文字,康熙也愛幾何、天文等學科;兩人學習的目的都是想自己的國家強大。 , T B* {& ]- F9 J g0 d1 ~6 p) [! g
( x. c' K$ @2 i1 m' U 但是,彼得、康熙熱愛學習也有不同。彼得將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文化、科技推及到俄羅斯全國;酷愛學習的康熙也在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但僅僅限於個人愛好,僅僅局限於皇室和近臣的小圈子,在皇親近臣中顯擺出『天子』無以倫比的聰明;彼得熱衷於航海,俄羅斯卻沒有出海口。中國有出海口,但康熙卻不熱衷於航海;彼得富國理想是把俄羅斯從野蠻、落後、愚昧的狀態,改變成一個具有現代文明的強國;康熙則是建立強大的康熙王朝,概念有些模糊。
* e/ ^, y9 v& H# _# q3 v- d/ o. u* S7 S6 Q& V% Q! w' B
相比之下,兩個歷史人物學習的思想境界便立見高下,自然會引導兩個國家產生不同的歷史結果。
3 d% Q* a! z) R w' ?8 ~1 m0 P
E: m, s% d( V1 L3 H: c/ `; A! y 1697年3月,彼得組織了有250人參加的龐大的學習團,其中包括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牧師、醫生,甚至連廚子也在之列。而彼得能放下沙皇的架子,化裝成一個炮手。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向西方發達諸家學習,故在印章上鐫刻着:『我是一名學生,現在前去拜師。』
- m) T; }) A6 K8 B9 }5 @/ e7 Y3 n; p d9 q
俄羅斯學習使團訪問了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就政治制度、法律法規、組織構建、文化禮儀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調查。在英國,彼得多次參觀了牛津大學、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造船廠和造幣廠,會見了許多科學家,第一個就是名聞四海的大科學家牛頓,又力邀大數學家弗哈森移居俄國,並虛心地向鐘錶師傅學習修理技術。這可不是擺樣子的學習,而是與工人一道,親力親為。在荷蘭,沙皇與11名留學生在造船廠學習造船技術,在荷蘭專家保羅的指導下,利用3個月造出了三桅巡洋艦『彼得――保羅號』,保羅為此為彼得頒發了畢業證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