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77|回覆: 0

[對聯賞析] 中國楹聯特徵論略(1)

[複製鏈接]
濟世 發表於 2011-9-30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民俗網
季世昌、朱淨之先生在【中國楹聯學】中曾把楹聯的特徵概括為:鮮明的民族性,強烈的時代性,嚴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廣泛的實用性。鮮明的民族是指楹聯極為鮮明地體現着我們自己的民族傳統和民族風貌。強烈的時代性是指楹聯象一切文學形式一樣,必然打上時代的印記。嚴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聯有自己的獨特格律。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聯具有比其它文學形式具有更強、更大的藝術概括力,它往往能以極其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廣的生活內容。廣泛的實用性是指楹聯普遍地運用到社會生活之中,可謂各行各業、各色人等,各種場合,無所不用,無所不在,無所不見。   
    上述五個特徵的概括是非常準確、非常全面的。下面,我想繼續深化一步,再從如下五個對立統一的角度論述一下楹聯的有關特徵:   

    1、獨特性和普遍性的統一。人們普遍認為楹聯是中國最獨特的一種文學形式。其獨特性究竟表現在哪裡呢?我認為它主要表現在結構和語言上。楹聯可稱之為『二元結構』文體。一副標準的對聯,總是由相互對仗的兩部分所組成,前一部分稱為『上聯』,又叫『出句』、『對頭』、『對公』;後一部分稱為『下聯』,又叫『對句』、『對尾』、『對母』。兩部分成雙成對。只有上聯或只有下聯,只能算是半副對聯。當然,許多對聯,特別是書寫懸掛的對聯,除了上聯、下聯外,還有橫批。橫批在這種是對聯中是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往往是對全聯帶有總結性、畫龍點睛或與對聯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個字,也有兩個字、三個字、五個字或七個字的。從語言上看,楹聯的語言既不是韻文語言,又不是散文語言,而是一種追求對仗和富有音樂性的特殊語言。楹聯這種特殊的『語言──結構』方式,完全取決於漢語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質。這種『語言──結構』的獨特性使得楹聯創作在構思、立意、布局、謀篇上迥異於其它文學形式。同樣的客觀對象和內容,楹樣總是設法從兩個方面、兩個角度去觀察和描述事物,並且努力把語言『整形』規範到二元的對稱結構之中去。   

    楹聯具有上述的獨特性,但是,楹聯仍是一種文學形式,具有文學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徵。它也是一種用語言塑造文學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它具有文學的形象性、真實性和傾向性等特點,也具有文學的認識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功能。楹聯可敘事、可狀物、可抒情、可議論。如悼念死者,可寫祭文,可寫輓詩,也可寫輓聯,這說明楹聯是文學大家庭中的一員,只是形式獨特而已。   


    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統一。所謂寄生性,指楹聯本從古文辭賦的駢詞儷語派生發展而來,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對駢偶句,因此,它能寄生於各種文體之中。詩、詞、曲、賦、駢文,乃至散文、戲劇、小說,那一樣中又沒有工整的對偶句呢?但反過來,楹聯又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備其他文體的特徵,吸收其他文體的表現手法,尤其是長聯和超長聯,簡直能集中國文體技法之大成。諸如詩之精煉蘊藉,賦的鋪陳誇張,詞之中調長調,曲的意促爽勁,散文的自由瀟灑,經文的節短韻長等等,皆兼收並蓄,熔鑄創新。   

    楹聯如詞者如清許太眉題上海嘉定花神廟聯:   

    海棠開後,燕子來時,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風,爾且慢到;   

    碧懈傾春,黃金買夜,寒食清明都過了。杜鵑道,不如歸去。流鶯說:少住為佳。   

    此聯實可當作一首清新秀美、溫軟傷懷的詞來讀。   

    楹聯如曲者如清佚名諷某知府聯:   

    見州縣則吐氣,見藩臬則低眉,見督撫大人茶話須臾,只解說幾個:『是!是!是!』   

    有差役為爪牙,有書吏為羽翼,有地方紳董袖金賄贈,不覺的說一聲:『呵!呵!呵!』   

    此聯的口語化和諧謔意味,頗有曲的味道,刻畫封建官僚醜態,維妙維肖。   

    楹聯象散文者如佚名題山東濟南千佛山北極台聯:   

    出門一瞧,數十里圖畫屏風,請看些梵宇僧樓,與丹楓翠柏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   

    歸台再想,幾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門黃閣,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爭名,利者奪利,聖者益聖,庸者愈庸。   

    甚至連經文的獨特文風也運用楹聯之中,試看佚名題江蘇鎮江金山寺齋堂聯:   

    一屋一椽,一粥一飯,檀越膏脂,行人血汗,爾戒不持,爾事不辦,可懼,可憂,可嗟,可嘆;   

    一時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堅,凡心未盡,聖果未圓,可驚,可怕,可悲,可憐。   

   

   3、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如前所述,楹聯是中國古典文學形式的一種,理所當然具有文學性和藝術性,它以詩、詞、曲等前所未有的靈活和完美而體現了中國文字的語言藝術風采。楹聯的藝術性,可以當代學者白啟寰先生一副對聯來概括:  
     對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諷可歌,媲美詩詞、曲賦、文章,恰似明珠映寶玉;   
     聯本大觀,源遠流長,亦莊亦趣,增輝堂室、山川、人物,猶如老樹燦新花。   

    楹聯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同時它又具有極強的實用性。這種實用性和文學性的巧妙統一是其它文學形式和應用文完全沒有的。形成這種奇妙統一的原因在於楹聯本身所具有的其它文學形式沒有的特性。由於楹聯是由對仗的上、下聯兩部分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對稱美與和諧美,把它書寫鐫刻於一特定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的具體場景中的建築物、構築物、搭構物的正門兩側,就能夠產生鮮明的裝飾美化作用、社會交際作用和宣傳廣告作用。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為一種正宗的主要的用於慶賀、吊挽、裝飾的社會生活應用文。也許有人認為,把詩詞刻於牆壁碑林,不也同樣可以發揮實用功能嗎?不錯,但詩詞是一個整體,不可能分成兩半,以對稱形式展列出來,它不能書寫於門之兩側。而『門』,則是一個建築物的中心,是其黃金段位,好比一個人的臉面。掛在大門兩側的楹聯和刻在牆壁上的詩詞,其實用功能的發揮是有天壤之別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