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大眾日報 4月6日,無棣縣韓家村一村民取土時發現一大型石馬,經縣文物管理局初步認定,該石馬為吳氏家族墓地的石像生。 無棣縣文物管理局當天接到群眾舉報,棣豐街道辦事處韓家村一韓姓村民取土時,發現一大型石馬,並用車拉走藏匿。縣文物管理部門前往現場了解情況後,向當事人講解了國家文物保護的有關規定,當事村民當即表示願意將石馬主動上交。隨即,縣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聯同縣公安部門用了三個多小時的時間,將石馬安全運抵縣文物庫房,登記入庫,保證了該文物的安全。
經測量,該石馬長250厘米,寬60厘米,高182厘米,重約4噸。是用青石雕刻而成,刀工精良,雕畫細緻。四足直立,雙目炯炯。馬身上刻有馬鞍、馬韉、馬蹬、馬轡等紋飾,馬韉上一側刻有單蟒戲珠,另一側刻有蟒獅嬉戲,祥雲圖案點綴兩側。馬鬃、馬尾刻畫流暢生動,形態逼真。發現如此完整、雕工如此精細的石像,在魯北地區尚屬首例,為研究當地古代石雕藝術、墓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和依據。經縣文物管理局初步認定,該石馬為吳氏家族墓地的石像生。
據載,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是皇權儀衛的縮影。這種做法始於秦漢時期,此後歷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數量和取象不盡相同。到了清代規定,二、三品官員准立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一是顯示墓主人的身份等級地位,二是有驅邪、鎮墓的含義。
據當地群眾反映,在數十年以前石刻還保存得較為完整,種類也多,除石馬外還有石狗、石獅、石羊、石龜、石人等,但是在『文革』中這些石刻均遭到了毀滅,現在保存下來的僅是極少部分。縣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又對出土石馬的周圍地方進行了詳細的勘探,發現了石人與石羊。石人與石羊均刻畫精細,但都已殘缺。
來源:大眾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