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稻作史】 十、稻的特殊栽培
以上所述為水田育秧栽培的一季稻,是最普遍的稻作。此外,還有旱稻、再生稻、間作稻、連作稻、混播稻、浮水稻等特殊栽培方式,現分述如次。
(一)旱稻 即陸稻,古籍上也稱陵稻。旱稻的起源甚早,甚至有人主張旱稻的栽培先於水稻(詳見第一章水稻和陸稻的分化部分)。但因水田栽培的稻作發展很快,其規模遠非旱稻可比,因而旱稻顯得似乎是一種不普遍的特殊栽培。專門敘述旱稻栽培的首見於【齊民要術】旱稻第十一,因為是直播,其栽培方法主要同北方旱地種禾黍等的整地、除草要求類似。所不同者要求浸種催芽後再下種。在西南少數民族的山區旱稻常常不是單作,而是同其他作物混播(詳見第一章)。
(二)再生稻又名再撩、魏撩、傳稻、稻孫、再熟稻等。 再生稻利用的最早記載是【廣志】(西晉・郭義恭撰):『有蓋下白稻,正月種,五月獲,獲訖,其莖根復生,九月熟。』(原書佚,此據【齊民要術】水稻篇轉引)從播種期看,所謂南方當在今兩廣一帶。但【廣志】只記其事而無再生稻的專稱。再生稻最初名『稻孫』,見於東晉・張湛的【養生要集】。『稻已割而復抽曰稻孫。』到宋代漸轉稱為『再撩』和『魏撩』以及『二稻』、『孕稻』、『傳稻』等,說明因地而異,當地各有專稱。如【吳郡記】(紹熙三年,1192年)卷三十:『蔣堂【登吳江亭】詩云:晌午草青牛引犢,經秋田熟稻生孫。』注云:『是年有再熟之稻,細考之,當在皇v(1049~1053)間,今田間歲豐已刈而稻根復蒸,苗極易長,旋復成實,可掠取,謂之再撩稻,恐古所謂再熟者即此。』嘉泰元年(1201)【會稽志】草部:『再熟曰魏撩。』注云:『刈稻之後,余𥡧再熟。』所謂魏撩很難理解,『魏』疑是『回』的同音通假,『回撩』即再收一次之意。朱熹在巡視台州旱災報告中提到:『臣所經歷去處,得雨之後,晚稻之未全損者,並皆長茂,可望收成。但民間所種不多,僅當早稻十之一二。其早稻未全損者,亦皆抽莖結實,土人謂之二稻,或謂之傳稻,或謂之孕稻,其名不一。』①
古籍中提到『再熟』的很多,後人不辨,常常簡單地當作一年兩熟,而且是連作稻的二熟,是十分不妥的。必須針對其『再熟』的具體所指及其當時的農業生產背景,加以判別。常見如【臨海異物志】有:『丹邱谷,夏秋再熟』一句,今人即注釋為『似為雙季稻』②。更有人逕直認為是雙季連作稻。【異物志】作者沈瑩為三國吳人,於是說浙江臨海在三國時已栽培連作稻。【異物志】原書已佚,浙江【太平縣誌】(嘉慶十六年,l811年)在轉錄時,誤為:『【異物志】云:丹丘谷,夏秋冬三熟。』雖然錯錄成夏秋冬三熟,但該志卻正確地指出:『蓋分早、中、晚三禾,非一田所收。』同樣,如【宋史・太宗本紀】:『至道……二年(996)……處州稻再熟。』【宋史・五行志】。『景v元年(1034)十月,孝感、應城二縣稻再熟。』類似這種再熟稻完全屬於再生稻而非雙季稻。這種再生稻是逢上豐收年氣候條件合適才大面積發生,故予以記載。
――――――――
① 朱熹:【奏巡歷至台州奉行事件狀】,【朱文正公集】。
② 張崇根輯校:【臨海水土異物志】,農業出版社,1981年版。
(三)間作稻 又名掙稿、禾、摻稻、寄種、寄晚等。
間作稻的起源應該說是很早的,筆者以為恐不會遲於連作稻,但文獻記載遠遲於連作稻。目前所知,間作稻的最早記述是在明代的【農田余話】:『閩廣之地,稻收再熟,人以為獲而再種,非也。予嘗識永嘉一儒者池仲彬……言其鄉以清明下種。芒種蒔苗,一壟之間,稀行密蒔,先種其早者,旬日後,復蒔晚苗於行間。俟立秋成熟,割去早禾,乃鋤理培壅其晚者,盛茂秀實,然後收其再熟也。』①書中間接引池仲彬的敘述,講的是浙南永嘉縣的情況,可是作者卻說的是『閩廣之地,稻收再熟』,是以浙南的間作稻來論證閩廣的間作稻,從邏輯上說是不能成立的。但實際上閩廣一帶卻正是間作稻的發源地,浙南的農業發展受福建的影響,包括有大量移民從福建遷至浙南,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有趣的是間作稻栽培技術迄今所知也以明代的【溫州府志】(弘治十六年,l503年)最為詳備:『春分時平地,浸種,下秧,通田。春夏之交,分早秧插田,又分晚秧插於空行中,曰補晚。越二十日而耘,再耘三耘而止。遇旱則用手車引水灌田。其有田遠於河者,則築小溝於鄰田,婉曲而至,名曰盤車,工力較倍。初秋收早谷畢,以竹器撈取河泥,壅之。開早稻根,漉晚苗。至冬初而獲,名曰雙收。田遠土瘠則單插一季。土淺者宜早稻,土深者宜晚稻。』乾隆廿四年(1759)的【平陽縣誌】有類似的間作稻記述,都指出間作稻只宜於水利和肥料條件較好的地區,並非很普遍的。
――――――――
① 長谷逸真:【農田余話】(約14世紀)。
到清代間作稻的記述日見增多,分布於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等省。清代最早記載見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江西【萍鄉縣誌】卷一,其次為乾隆五年(1740)的【臨川縣誌】卷十六:『其一歲再收者,先樹秈,在立夏前,後樹粳,在立夏。所謂再熟之稻也,縣多有之。』江西宜黃等地稱間作稻為『禾』,『禾子,四月間於早禾行內插秧,俟早稻收割,耘之,九月好獲。』①
浙江方面乾隆五十三年(1788)【寧波府志】卷二十八及嘉慶十六年(1811)的【太平縣誌】(今溫嶺縣)都有間作稻記載,反映了浙江沿海從浙南平陽至寧波這一狹長稻區(約北緯27°~30°)都有間作稻的分布。
湖南、廣東的間作稻的記述都見於清末的方志。[【瀏陽縣誌】在嘉慶廿四年,【海南縣誌】在道光年間(1821~1850)]。可能是方志記述不完全有關,更可能由於閩廣等省盛行另一種間作方式所謂『夾根稻』有關(詳下)。
(四)夾根稻 又名寄種、芮稻等。
夾根稻只流行於福建和兩廣。最早的記述見於明萬曆元年(1573)的【龍溪縣誌】卷一:『又有寄種,與早稻同種,與晚稻同收,水田多有之。"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泉州府志】卷十九更指出了夾根稻的分布:『寄種。與早稻同種,早稻刈後,苗更秀髮,十月始收。晉(江)、南(安)、惠(安)出。』
夾根稻在兩廣的異名很多,在廣西又名合根,懶人禾:『夾根。一名合根,又名懶人禾。每年插稻一次,晚稻即不下種亦有收成。其法:於早稻播種時,夾晚稻種子於內,一併栽秧。獲早稻後,仍留所夾種子原苗發生,故名。宜疤錚埃泥田之意)及深泥田。』②廣西方志中還有說明晚稻種子和早稻種子摻和的比例的,從早十晚一到早晚各半都有,名稱也因而不同。如【思恩府志】載:『有與番谷(即早稻)攪勻下秧,其種止摻番谷十之一。及分種後,其苗抽在番禾中。一本只一二芽。番禾熟則並刈之。刈後乃抽芽大發。至十月乃熟者。土人謂之攪番稻。其谷細長無芒,米精白而粘,亦秫類也。』『又雲,一名混交谷。下
――――――――
① 【宜黃縣誌】道光四年(1824),卷十二。
② 【陸川縣誌】(1924),卷二十。
秧時與c谷(即早谷)交勻齊種,可省兩次犁田之勞。至七月c谷既獲,混交谷即大發。九月始收。』『又雲。參雜稻,以兩種參半種之,六月收時,養其苗,九月再收。米多漿汁,有秫味。』①
夾根稻在廣東的異稱有『撐子』、『芮稻』、『撈*{艹稿}田』等。【五華縣誌】(1948)卷五云:『撐子。此系早谷、冬谷混合播種,與普通早稻同時蒔,至六月收割後,不用犁鋤,原根再行抽苗,十月與冬稻同時收穫,收成略欠。』【靈山縣誌】(嘉慶二十五年,l820年)卷八云:『早種時即雜晚種下者,早收後,晚種始出,謂撈*{艹稿}田。』【石城縣誌】(今廉江縣)云:『芮稻。二月與早種拌擂。刈早禾後,乃芮生。』②芮稻之芮,按字典上釋義不可解,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謂:『芮稻,稻之最遲者,二月種,至十月熟。』則本來是遲熟的晚稻名稱,用來種夾根稻,也稱芮稻。
從以上所引夾根稻的記述來看,雖然最早的記載是在明朝萬曆年間。但實際應用的時間恐必很悠久。栽培技術的發展,愈是精耕細作其出現要遲些,愈是粗放經營的必然比較早。間作稻和夾根稻相比,間作稻的晚稻是和早稻分開育秧,分先後插秧,其技術要求較高,勞力投放也較多。可能從夾根稻演進而來。夾根稻是將早晚稻品種按一定比例(相差很大)同時播種育秧,同時插秧,只化一次的勞力,早晚稻苗交雜生長在一起,而間作晚稻插在早稻行間,早稻刈後,晚稻自成整齊的群體生長,其產量高於夾根。夾根顯然較間作稻為粗放,晚稻產量也就『收成略欠"。夾根稻的起源可能來自原始的混播方式。原始混播也是利用不同生育期的作物混種一起,進行分次收穫,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篩選出生育期相對穩定的早熟、晚熟類型品種,實行分開種植。到一定時候又發現早晚熟品種混播有利於增加產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於是成為一種栽培方式保留下來。但夾根的產量比不上間作稻和連作稻,因而限制了它的發展甚至繼續存在。只能在勞力少、土壤瘠薄、肥料不足的特定地區存在下去。可是,如果重新評價夾根稻省力的優點和連作稻季節緊張又很費勞力的缺點,採取新的技術措施,用更為合理的種子比例和品種搭配以及栽培、施肥的改進,就有可能使夾根稻重新獲得推廣的前途。
――――――――
①② 轉抄自李彥章。【江南催耕課稻編】(1834)九,再熟之稻部分。
(五)連作稻 又名翻稻(番稻)、番耕等。
連作稻是指早稻收割後,經過整地,再插晚稻的一種兩熟稻。通常又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晚稻預先育秧,待早稻收後,再插晚稻。因而早、晚稻不屬同一品種。另一種連作稻是早稻收穫後,即以早稻的種子當晚稻種,這樣就來不及育秧,因而晚稻為直播。這種連作稻在福建稱為『倒種春』。江西稱『兩番』。方志記述的文字往往簡略,並且以兩熟為目的,不大區別連作晚稻是插秧或早稻倒種春的。如:『凡早稻既刈,則種晚稻,歲再收。』①『早稻三月下種,四月拔秧栽插,六月收割,米曰早米。其田複種晚稻,至十月乃收割,米曰晚米力②。象這兩條記述即屬不太明確,『種』字既可作播種解,也可作直播下種解。但就文字推斷,當是栽插晚稻。若如:『早稻刈後始插秧者,為晚稻,所謂再熟之稻也。九十月始獲。』③則很明確指出晚稻是插秧的晚稻品種而非早稻晚種。又如:『信州宜稻,有早、中、晚三種。早獲於夏六月,中獲於秋八月,晚獲於冬十月。中、晚歲一收,唯早稻春種夏收,又再下種,十月獲,謂之「兩番」。』④象這樣的記述就非常明確地說明是以早稻種子『又再下種』作晚稻用,排除了使用中稻或晚稻作連作晚稻的可能。用早稻種子再下種,兼作晚稻
――――――――
① 安徽【懷寧縣誌】(1915),卷六。
② 【桐城續修縣誌】(1827),卷二十二。
③ 【武昌縣誌】(1885),卷三。
④ 江西【廣信府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卷二。
栽培,在季節上很緊張。晚稻直播,苗期雜草猖獗,影響產量很大。早稻作晚稻種植,雖然對光照不敏感(作早稻栽培時光照由短轉長,作晚稻栽培時光照由長轉短),但對溫度要求較高(作早稻栽培時溫度由低轉高,作晚稻栽培時則溫度由高趨低),容易引起秕谷增多或甚至來不及抽穗。康熙皇帝推廣他親自發現培育的御稻,急欲在江南一帶實現一歲兩收,即是以御稻作早稻兼作晚稻,終於沒有推廣成功,同這種早稻連種兩次的困難很有關係①。宋真宗推廣占城稻所以獲得成功,由於他只把占城當作耐旱早熟的早稻推廣,而並不要求把占城推廣成早晚兼用的連作稻很有關係。可是早熟的占城稻推廣開去,另用晚稻搭配作間作稻或連作稻卻成功了。
連作稻的起源最初在珠江流域,因為氣候條件容許月月可以播種。所以【山海經・海內經】(公元前3世紀)說:『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百穀自生,冬夏播琴。』播琴即播殖。東漢【異物志】提到:『稻一歲夏冬再種,出交趾。』(原書佚,據【齊民要術】轉引,漢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在考古發掘方面,廣東東漢墓出土的水田模型,有犁田收割和插秧的操作情況,『當時可能已經實行二造制和移栽秧苗的新技術』②。(圖4―27)
――――――――
① 游修齡:【御稻存疑】,【中國農史】,1982年第l期。
② 廣東省文管會;【廣東佛山市郊瀾石東漢墓發掘報告】,【考古】,l964年第9期。
連作稻起源於漢代的南方,因當時兩廣一帶地廣人稀,連作稻也非主要方式,主要的仍是一熟稻。所以其意義作用不大。隨着宋以後南方人口激增,水稻迅速擴種,連作稻的技術也從珠江流域向長江流域以南推廣,顯示出它的增產潛力。有關長江流域連作稻的最早記載是晉時的左思【吳都賦】中提到的『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綿』。吳都即現今蘇州,『再熟之稻』可理解為同一塊田種早稻和晚稻的再熟,也可理解為不同田塊分別種植早稻和晚稻,也是一年再熟。但據唐・李善的注云:『農者一歲再種』,李善是江蘇江都人,他的注釋應屬可信,則西晉時(265~316)蘇州一帶已有連作稻,成為長江流域有連作稻的最早記載。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溫度下降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吳都的再熟之稻後來消失了。到宋代,太湖地區的水稻品種明確記載有早、中、晚之分,但都是一熟田。直至清代的李彥章對吳都的連作稻消失覺得奇怪:『按江南再熟之稻,首見於左太沖(即左思)吳都賦……由此觀之,此邦再種再熟,事最古矣。宋時江南,又止一收。』又說:『有人言江北下河州縣,前數十年稻兩熟。余去秋以防河駐召伯埭,親見早、中、晚稻之種皆備,而競無再種者。』①其實在明中葉和清初這一帶也曾有連作稻的記述,如黃省曾(1522~1566)在【稻品】中即提到『其再蒔而晚熟者,謂之烏口稻』。這是指蘇州地區的連作稻,但此後又中斷了。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以後的連續幾年中又在蘇州試種連作稻御稻,一度獲得成功。以後又中斷了。這是因為蘇州至揚州一帶已經是連作稻的北西臨界點,對連作稻的溫度氣候條件要求特別敏感,加上肥、水等其他條件的關係,很難穩定存在下去。
――――――――
①清・李彥章:【江南催耕課稻編】(1834),江南再熟之稻。
浙江的連作稻最初也見於明後期天啟年間,王象晉【群芳譜】谷譜云:『烏i,早稻也,粒大而芒長……浙中以供賓客及老疾孕婦。三月種,七月收,其田以蒔晚稻,可再熟。』
從福建開始,連作晚稻的記述便提前至宋朝,見明・何喬遠的【閩書】(16世紀末)轉引宋・馬益詩句『兩熟潮田天下無』,說是『蓋美閩稻也』。該書又轉錄【閩中記】的『春種夏熟曰早稻,秋種冬熟曰晚稻。……歲再熟者曰金洲曰白香秫,又曰糯"。也是明確指的連作稻及晚稻的品種,並且表明連作晚稻也有用糯稻品種的。該書還記錄了福建各地水稻品種百餘個,其中興化(今莆田仙遊)的品種有名『*』的,只是一個單名。但我們可從萬曆三年(1575)的【興化府志】卷一中找到:『稻有一歲兩收者,春種夏熟曰早谷;既獲再插,至十月方熟曰*。』可見『*』是當地連作晚稻的專名。但*字查各類字典均無此字,從文字學的角度看,顯然是一個形聲字,以庶為聲符,置於禾(即稻)旁,是形聲兼含義,表明當地對連作稻的稱謂。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閩書】所錄的百餘個品種名稱大都是雙音詞或三音詞,如『紅芒』、『龍牙』及『白秋秫』、『大烏禾』等等,只有『粟』、『谷』和『*』三個單音詞,而粟和谷是兩個很常見的古單音詞,*則屬非常罕見的單音詞。如所眾知,中國在漢以前多用單音詞,南北朝以後,雙音詞大量使用起來。『*』在眾多的品種中仍保留其單音詞的習慣,說明它的使用必很悠久,沒有被雙音詞被取代。可惜我們無法追溯它的歷史。
現在再回到長江流域各省,可以從方志的追蹤中知道。自清初康熙乾隆開始,直至清末民初,連作稻的記載逐漸增加起來,各省的記載有多有少,有早有遲,從中可以看出一些規律(見表4―6)。
從以下長江流域的川、鄂、湘、贛、皖、浙6省方志中記述的連作稻分布點和時間來看,以江西最突出,分布點集中贛南,然後向贛中、贛北東西發展,時間最早。其次為湖北及湖南,安徽和浙江的記述時間要晚於江西l00多年,地點也較少,最遲是四川,記述點甚少。以上所查閱的方志已經包括了各省保存的大部分明清方志,由於許多方志沒有記述,無從判斷是漏記或認為不重要而不記,抑或本來就沒有連作稻栽培。所以從有記述的方志看,雖不能認為完整,也不能否定它們的價值。
江西連作稻在清代特別發展是與它的毗鄰閩粵的流民大量遷徙到江西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贛南山宋時人口尚稀,明末清初屢經變亂,特別如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江西是主戰場之一,殺戮逃亡人丁占全省總人丁的36%,拋荒田地占全省總耕地的38%。這些留下的空隙,導致粵北閩南的破產小農大量流入贛南山區並向贛中部沿江低丘蔓延定居。這些流民長期定居以後,大量種植藍靛及煙草、甘蔗等經濟價值很高的作物,但糧食又不能不種植,在經濟作物發展和糧食生產爭地的形勢下,很自然地從增加稻田複種入手,導致了連作稻較多的發展①。江西連作稻發展的結果,逐漸影響到鄰近的湖南、安徽省,安徽懷寧縣誌即提到當地的早、晚稻品種從江西、湖南引入,四川南溪縣誌也提到『江西早』品種引入該縣,『一歲可栽兩次』。因而江西成為閩
――――――――
① 曹樹基:【明清時期的流民和贛南山區的開發】,【中國農史】,l985年第4期。
粵連作稻傳入長江流域的一個中轉地,由此再向周圍擴散。四川由於自然條件優越,人口壓力不是很大,客觀上缺乏發展連作稻的需求,所以遲遲不見種植。直至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大量人口湧向四川,才開始提倡種植連作稻。江蘇南部的連作稻因早在西晉時曾一度出現,明代也有記述,看來是完全不同於江西的另一塊『飛地』。值得進一步研究。浙江沿海一直是間作稻分布地帶,因而連作稻出現在人多田少的嵊縣新昌等半山區時間也較遲。
連作稻的種植除了要求較多的肥水條件外,在栽培技術上要求通過育秧的手段克服晚稻遲插的季節矛盾。因為連作晚稻的品種來自單季晚稻,改作連晚以後,本田生育期大大縮短,當然影響產量。如果簡單地延長秧田的秧齡作為彌補,則很容易在秧田發生提早拔節。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在明末的【天工開物】中已經有了辦法:『六月刈初禾(即早稻),耕治老藁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播。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日賂晌抻恰!閉庵衷偕秧的技術是通過控制水分供應,以抑制其生長,但能滿足延長秧齡兩個月(以彌補本田生育期縮短)的要求。這種技術恰恰發生在江西宋應星的故鄉,決非偶然。有關連作晚稻培育再生秧的記載,明清農書及方志中皆無所見,僅【天工開物】一家獨載,彌足可貴①。
(六)冬稻 又名界稻,雪種,寒稻。
界稻的意思是指『十一月種,至四月熟,界在兩年,亦曰三時稻』②。『有晚稻收後,十月複種,至次年四月收者,謂之寒稻,言耐寒也』③。『蒼梧岑溪又有雪種:十月種,二月獲。即一歲三田,冬種春熟也』④。
――――――――
① 游修齡:【(原書誤作【開工開物】。――錄入者)的農學體系和技術特色】,【農業考古】,l987年第l期。
② 屈大均:【廣東新語・食語・谷】。
③ 廣西【思恩府志】,據李彥章【江南催耕課稻編】轉錄。
④ 廣西【梧州府志】,據李彥章【江南催耕課稻編】轉錄。
冬季種稻是歷史上嶺南地區的水稻特殊栽培方式,主要分布在兩廣北緯24度以南①。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晉・郭義恭【廣志】:一『南方地氣暑熱,一歲田三熟,冬種春熟,春種夏熟,秋種冬熟。』②楊孚【南裔異物志】也有:『交趾,農者一歲再種,冬又再熟』的記載。由於冬稻利用冬季時間生長,接在連作晚稻之後,可以一年三熟。但並非冬稻一定是三熟田。如後魏酈道元【水經注】溫水:『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知耕以來,六百餘年,火耕藝法與華同。名白田,種白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種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謂兩熟之稻也。』冬稻的生育期因地區及品種而異,如上所引,有十一月種四月熟的,十月種四月熟的,十月種二月熟的。也有冬稻和雜糧銜接,一年三熟的:『有連種番薯、玉蜀黍、豆類等作物兩次,然後再種水稻者。此種田仍稱為一年三造。』 ③【廣志】中有一條記載稻田種植綠肥的: 以苕草,色青黃,紫華,十二月稻下種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葉可食。』④所謂『十二月稻下種之』即指的冬稻田。
嶺南的冬稻在某些偏僻地區,尤其是海南島,目前還有冬稻的種植。中國嶺南的冬稻相當於孟加
印度的所謂boro稻,也是生長在11~5月之間。這期間在東南亞為乾季,也名Nali Njce海南島的冬稻『適於山田特別是冷底爛泥田栽培,在低洼積水地區栽培冬稻,在龍舟水到來之前收割,可以避開澇害』⑤。龍舟水即指雨季到來。
――――――――
①⑤ 彭世獎。【歷史上嶺南水稻的特殊栽培及其展望】。
② 據【初學記】卷八轉引,原書佚。
③ 光緒三十四年(1908)【廣東鄉土地理教科書・物產・瓊崖化黎區・生產事業】。
④ 【齊民要術】卷二引。
由於歷史文獻一再提到一歲田三熟或一歲再種,冬又再熟,遂給人以錯覺,似乎南方一歲三熟稻很普遍。其實一歲三熟只表明氣溫條件允許這樣種,更多的仍是一歲兩熟的連作稻或間作稻。丁穎對此有明晰的解釋:『廣東稻田就同一稻田言,只有兩季連作及兩季間作二類。連作之在廣東內地者為四五月植,六七月收,在海南島者為一二月植,六七月收,海南島之更早者則約十一月植,三四月收,此在廣東均名之為早造。若晚造則不論廣東內地及海南島均為七八月植,十至十一月或十二月收。間作制,盛行於二區域,一為珠江三角洲之深水園田,為避免八月洪水,使移植秧苗易於受害起見,故特於早造植後約二周間,間植於其行間。二為粵北如南雄一帶因冬季早寒,故亦取早造行間植晚植法。此外,所謂三季制,實則為冬作制,乃珠江沿岸以至南路夏秋水淹地方,隨秋水退去之時期,遲早於十至十二月移植,逾年四至六月收穫,故在廣東名之為雪禾,並非同一稻田可收三熟。然在海南島之灌溉水豐饒地方其早造已於十一月移植,若用短期生種,則三、四月植,七、八月收,固有三造可能,唯普通罕見行之。』①
――――――――
① 丁穎:【廣東稻作一年三熟說解】,【中國稻作】,1948年7卷第3期。
(七)深水稻 又名浮禾、深田紅等。
深水稻分布於江湖附近積水的地方,從廣東至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都有見記載,但沒有專門的文獻敘述,而是散在明清的方志中,以水稻品種的名稱出現,如深水紅、一丈紅、順水紅、船稻等,使人一望即知道是耐水淹的品種。間或也附簡短說明的,如『又有大禾稻,須芒及寸,種塘中與水俱長,莖丈余,正月播谷,九月乃登』(廣東高要縣)。『觀音柳,苗強,水不易沒,農多種之』 江蘇寶應縣)。『又一種長水紅,粒最長,積三粒可盈寸,極澇不傷』(江蘇江陰縣)。『料水白,歲遇甚潦,輒能長出水上』(浙江山陰,今紹興)。
明清方志中有深水稻分布的縣為廣東高要的『大禾稻』;湖南城步、新寧的『冷水紅』;永明的『冷水粘』;永興的『冷水糯』;湖北漢陽的『騎牛撒』(指水深人要騎在牛背上播谷),羅田的『水葡萄』;安徽六合、五河的『深水紅』;巢縣的『深水糯』;江蘇揚州的『深水紅』;寶應的『觀音柳』;泰州的『深水紅』;吳縣的『丈水紅』;浙江山陰的『料水白』等。
從這些深水稻的名稱和簡述可知,大多數的深水稻為紅粒的i稻,也有部分是糯稻。紅米以及有芒是更接近野生稻的性狀。
以上品種名稱系以清【授時通考】卷22谷部所錄【直省志書】全國明清方志中3000餘個水稻品種中尋找出來的,一共只有10多個,這是因為還有許多深水稻的名稱並不在命名上表達出來,如青粘、麻粘、桐子糯、背背糯、葡萄黃、葉里藏花等,如沒有文字說明,便不知道它們是深水稻。所以遺漏的很多,更談不上有關深水稻生育期和栽培特點的敘述了。據現代調查研究,深水稻實際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浮水型的,稻莖隨水伸長,可達300~500厘米,水退後能橫臥生長,生育期長達280天以上,穀粒有芒,近似廣州野生稻,唯穀粒不易脫落,結實率高象栽培稻,如廣東高要的深水蓮(即大禾)。另一種為深水型,稻莖直立水中隨水漲而伸長,約達170~200厘米。生育期一般在200天以下,性狀更接近普通的栽培稻,分布面較廣,如湖北洪湖一帶的青粘,湖南的麻粘、泅水糯,雲南的花高腳等。這兩種類型的品種,秈、粳、糯都有。深水類型和浮水類型的栽培技術如播種育秧、施肥、田間管理各有不同,詳見【中國水稻栽培學】①。
(八)稻田養魚 稻田養魚有文字可查的,最早見於三國的蜀時:『郫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可以為醬。』②郫縣在今四川川西平原成都西北42里。子魚即小魚,黃鱗赤尾可能即指鯉魚。這段話沒有明確指出是稻田養的魚,但漢代的池塘養魚多為鯉魚③,陂塘和稻田灌溉關係密切,加上稻田冬季也積水,客觀上有利於養魚和這些小魚的自然繁殖。
――――――――
① 丁穎主編;【中國水稻栽培學】,第二十章稻的特殊栽培,農業出版社l961年版。
② 【魏武四時食制】,轉引自【漁史文選】第一輯,中國水產學會。
③ 邢湘臣:【稻田養魚小史及其現實意義】,【農業考古】,1984年第2期。
考古發掘方面1978年四川勉縣東漢墓出土了紅陶水田模型一件,長39厘米,寬22厘米,高3.5厘米,中間有田埂將田面分為左右兩塊,上面放置有18件泥制水生動植物,如荷、菱、萍、、魚等,內草魚、鯽魚四條。又在三國蜀墓中也出土水田模型一件,田面分為大小不等六塊,也有水生動植物,其中魚類四個。因為這些水生魚的模型系放在水田模型上,發掘者認為是稻田養魚的證據,從而把上述文字記載再推前200年①。
有趣的是東海之濱浙江山區的永嘉縣歷史上也一向有稻田養魚的習慣,所養的也是紅色的鯉魚,當地稱田魚。據當地老農的傳說是『三國孫權坐天下時,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稻田養田魚了』。郫縣和永嘉一西一東,相距數千里,不約而同地都有在三國時稻田養魚的記載和傳說。一個是平原灌溉區的稻田養魚,一個是山區稻田的養魚。平原稻田養魚從水利和環境條件看,容易理解。那末山區稻田為什麼會想到養魚?山區缺乏湖泊池塘,為了能吃到魚,便想辦法在稻田中養魚,雖可作為一種解釋。但恐怕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古代沿海一帶的東越族,一向是『陸事寡而水事眾,於是人民被發文身,以象鱗蟲』②,生活的主食品是『飯稻羹魚』。東越在西漢期間經過兩次大遷徙,遷向江淮蘇南等地以外,仍留下多數人躲藏到深山中去,成為『山越』。到東漢末年東越在江南一帶崛起,曾與孫吳抗爭,最後為孫吳所鎮壓,所以傳說中對孫吳印象最深。東越人進入山區後,失去了先前在水邊海邊捕食魚蛤的自然環境,從而設法在稻田中養魚,以繼續其飯稻羹魚的生活方式。浙江省永嘉縣山區農民在早稻登場以後必舉行『嘗新』的慶宴(在永嘉城裡早年也同樣有嘗新之舉),在嘗新席上新谷和田魚是必備的。嘗新這個名稱,文獻上最初見於【禮記・月令】:『孟秋之月,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這是一種很古老的習俗,在日本稱之為『新嘗』,其風俗完全同中國一樣,而且沿襲下來,由天皇主持新嘗。(詳第八章)
――――――――
① 郭清華:【勉縣出土稻田養魚模型】,【農業考古】,l986年第l期。
② 【淮南子・原道訓】。
貴州、湖南、廣西三省毗連的山區侗族人(百越後裔之一),他們的祖先也是過着飯稻羹魚的生活,以後遷徙到山區仍設法在稻田養魚,十分普遍,反映在結婚宴會上新郎回敬姑娘們『挑戰』式的提間時,答道:『小小瘦田長野草,魚兒不肥稻兒少;妹家河深急流涌,捲走田魚捲走苗。』①
雲南省的傣族(百越後裔之一)也一向有稻田養魚的歷史,【傣族古歌謠】中有一首男女對唱的歌謠,女方的唱詞中提到:『芳香的八月,魚兒在谷稞間打鬧,八月要過去,鐮刀磨得閃閃亮。"傣族這些古歌謠是佛教傳入傣族中以前保存下來的②,其時間當在東漢時(詳下節少數民族種稻)。可見傣族稻田養魚歷史的悠久。
稻田養魚的起源是不難理解的,因為在長期有淺水的沼澤地種植水稻,那裡本來就有野生的魚兒。此外,發大水的時候,河湖池塘的魚兒會游到稻田裡,水退後留在田裡,也會啟發人們在稻田養魚。至於深水稻田更是理想的養魚場所。廣東一帶的『i田、塘田種植深水稻,多同時養魚。或種稻一年,養魚一年。或種稻二年,養魚一年,互相輪換』③。因為輪換可使養魚後的稻穀產量一般比連作稻增產,高者可達六成。而在養魚的年裡,魚的總產量也較多。
稻田養魚雖有增加動物性蛋白質的經濟收益和除草、除蟲、魚糞肥田等好處,從而獲得推廣,但在栽培管理上也帶來新的矛盾,如稻田需要排水烤田時,必須預留蓄水坑,為了保持水層養魚,有的地方將稻種在畦面上,魚養在深溝中,在稻田起畦開溝等都增加勞力和管理負擔,提高生產成本。在現代普遍使用農藥、化肥的條件下,還要考慮如何避免毒害的問題。
――――――――
① 【貴州風物誌】,貴州人民出版社l985年版,第l24頁。
② 岩溫扁、岩林譯:【傣族古歌謠】,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l981年版
③ 丁穎主編:【中國水稻栽培學】,第二十章,農業出版社1961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