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網絡 第二:農業生產與自然條件的關係
農業生產是以生物的自然再生產為基礎的,它直接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自然環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依以開展的地盤,因此,農業與自然條件的關係特別密切是不言而喻的。農業伊始各地所馴養的動物和培育的植物,顯然是與各地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有關的。我國原始時代形成的南稻北粟的作物構成,直至唐朝宋才發生較大變化,而原始時代即已馴養的六畜,一直延續至今年內。農區和牧區分野的形成,也是與這些地區分別宜於農業和牧業的發展分不開的。黃河中下游沼澤沮洳遍布的自然景觀,則是導致溝洫農業出現的主要依據。
另一方面,農業生產並非單純的自然再生產的過程,它本質上是一個經濟再生產的過程,它是以人類對生物自然再生產過程的干預為其特徵的。因此,在農業生產中,人們不是簡單地適應自然條件,更重要的是能動地改造自然條件;而人們改造自然能動性的發揮,並不以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前提。馬克思曾經說過:『過於富饒的自然「使人離不開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離不開引帶一樣」。它不能使人的發展成為一種自然必然性,因而妨礙人的發展。』 [2]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相對不利的自然條件,反而更能激發人們征服自然的鬥志。事實正是這樣。我國主要處於溫帶,地大物博,為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廣闊的發展餘地。但我國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並不總是有利的,在某種意義上說,甚至是嚴峻的。例如黃河中下游雨量並不充沛,而且降雨休中在秋季,春旱多風,秋季又容易發生澇災。在歷史上,這一地區可謂旱澇頻仍,而精耕細作農業恰恰在這一地區首先發生。作為北方旱地農業精耕細作技術特徵的『耕―耙―耮』耕作體系,其核心正是抗旱保墒。我國古代農民是在對不利自然條件鬥爭中創造了高度的農業文明的。唐宋以來成為全國糧倉的長江下游精耕細作農業區,在【禹貢】所反映的時代是『厥土惟塗泥,厥田為下下』的,勞動人民為了克服低洼易澇的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危害,經濟長期摸索,建立了治水與治田相結合的塘浦圩田系統,發展了南方水田精耕細作技術,才使這一地區的經濟面貌徹底改觀的。我國農民改造利用鹽鹼地、乾旱地、山區低產田等,有許多獨特的創造,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征服自然的勇氣和智慧。在某種意義上講,精耕細作就是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克服自然條件中不利的方面,利用基有利方面的一種巧妙的農藝。
我國勞動人民的這些農業實踐,在傳統農學思想中有深刻的反映。人們懂得進行農業生產不能超越客觀條件、違反自然規律,所以要『順天時,量地力』,但人在自然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可以改造自然條件(如地經人加工改造,產量可以趕上肥沃地),可以駕馭自然規律(如可以『盜』天地之時利),所以又強調『人定勝天』。我國古代農學把人的主觀能動性放到重要地位的關於天時地利和人力辯證關係的觀點,正是精耕細作農業的結晶和指導準則。
第三:農業生產與人口消長、轉移和分布的關係
農業生產與人口發展的關係,實際上也就是物質資料生產與人類自身生產之間的關係。人類社會中存在的這兩種生產是互相制約的。人口的消長、轉移、分布受多種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例如生產力發展狀況、社會經濟制度、統治階級政策、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分布等等。在這各種因素中,農業生產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農業生產出人類維持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從而為人口的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或現實可能性。在我國古代社會中,人口的增長與農業生產的發展大體是同步的。另一方面,人口的消長、轉移和分布又反過來對農業生產發生重大的影響。在手工操作為主的古代農業時代,人口的增長提供了進行農業生產最重要的條件――勞動力,對於多勞集約的我國古代農業尤其是這樣。所以農業總是在人口分布比較集中的地方發展起來,而人口的轉移往往導致農業重心的轉移。例如秦漢時代南方地曠人稀,實行火耕水耨的粗放經營,人口增加,這種粗放經營的方式就遭到人們的責難,而魏晉以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為南方精耕細作農業體系的形成準備了重要條件。又以耕作制為例,撂荒制是以人煙稀少、有大量可墾荒地存在為前提的。撂荒制轉為休閒制,已必人口增加有關。而連作和複種的制度顯然與人口大量增加,耕地相對不足有關。其實,一般而言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也是以人多地少為必要條件的。
但從全國範圍看,清代以前每人平均占有土地並不算少。漢唐盛世人口只有五千多萬,現今人口二十倍於古,而版圖並無大的變化。就明洪武二十四年人口數和墾田數看,每人平均占有耕地還有14.6畝。談不上人多地少。但局部的相對的人多地少確實早就出現了,那是經濟發展不平衡和土地兼併造成的,有真有假。例如早在戰國初年,三晉地區就被人稱為『土狹而民眾』(【商君書・徠民篇】),但前此不遠的墨子說過:『今天下好戰之國,齊楚晉越,若使此四國得意於天下,此皆十倍其國之眾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餘也。』入戰國以來,黃河下游經濟繁榮人口增加是事實,但不會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變化,三晉『土狹民稠』當是土地兼併造成的假象,所以孟子要呼籲『制民恆產』,類似的局部的相對的人多地少情況歷代都是有的。但不管是真是假,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是從這些『人多地少』的地區首先發展起來的,因為這種情況迫使人們致力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單產。
到了清代,地主經濟制度的調整導致了農業生產的高漲,這就為人口的激增提供了物質基礎和現實可能性(當時人口的增長還與安定的政治局面和『攤西入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有關)。而這時全國性人多地少的格局形成以後,多熟種植及與其相關的農業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着,農業的精耕細作化更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