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新浪 呂叔湘先生是我國語言學界的一代宗師,也是著名的語文教育家。他曾在中學、大學任教。1998年4月9日逝世,享年94歲。
1984年9月初,就當年的語文高考試題和全國中學生語文知識競賽事,我專門採訪了呂先生。在此之前,1978年3月,呂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當前語文教學中的兩個迫切問題】一文,尖銳地指出中小學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用占總課時百分之三十的時間學習語文,卻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這次採訪,就從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好的成績談起。怎樣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呢?
首先是明確語文學習的目的是培養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他說,理解能力包括對字義、詞義的理解。漢字不同於音素文字、音節文字,它是語素文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任何一種文字都是代表有聲語言的,漢字就是以漢語為基礎而產生的記錄漢語的符號體系。呂先生從語言與文字相互關係的角度,明確地指出語文學習『應該語言和文學並舉,以語言為門徑,以文字為重點,達到語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呂先生強調要加強記憶、背誦和思維的訓練,不斷積累語彙,重視口語和書面語的訓練,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
其次,使用語言的技能要經過反覆實踐才能形成。呂先生說,使用語言是一種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一樣,具有正確和熟練兩個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說,語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種習慣。凡是習慣都是通過多次反覆的實踐養成的。』所以,要養成認真認字、寫字、字斟句酌的習慣,克服念錯音、寫錯字的毛病。呂先生主張學習語法不要把注意力局限在名詞術語和形式的辨認上,而要把重點放在用法的探討上,更重要的是養成自己的觀察和分析語言現象的習慣。呂先生說:『語言這種活動,從頭到尾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即便是一句極其簡單的話,也還是有選擇字眼的問題,選擇語調的問題。複雜一點的話就要選擇從哪裡說起,怎麼一步步接着說下去,取得自己希望取得的效果……語文水平的高低,其實就是能否自覺或不自覺的連續做出最好的選擇。』
再次,培養書面表達能力。呂先生說,外國考語文,不考作文,這在我國行不通。他主張升學考試可以考作文,但分數比例不必太大。呂先生提出,作文考試要給學生的語文學習以正確的導向。他說,學生作文有一種普遍的毛病是內容空洞。針對這種情況,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要明確『題中應有之義』,會按照作文的要求搜集材料。另外,要針對內容雜亂的毛病,多做些編寫作文提綱的練習,以自己寫為主,也可以集體討論,理清思路,這樣寫作就順理成章了。還有,由於作文上的毛病有許多是共同的,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集體評改一兩篇比較典型的作文,不僅可以做到『旁觀者清』,而且可以達到互相啟發、共同提高的效果。呂先生還提到:『到了中學特別是高中階段,首先要求作文有實實在在的內容,少搬公式,少說廢話;要求內容安排得好,有條理,有層次,不顛倒錯亂,不亂用「因此」「但是」等等,也就是說要有邏輯性。然後才是詞句問題,要求用詞恰當,句子通順而不呆板。最後看它有沒有錯別字,以及字寫得是否清楚端正。』呂先生對練習作文的這番話是從實際出發的,很有針對性,他對中學生做作文提出的要求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大家不妨試試,相信定有成效。
(【語文快餐】1998年第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