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1|回覆: 0

[漢語詞典] 說『詈數』的特殊語法表現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1-9-22 11: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除了基本的計數功能和修辭意義,數詞還可以表達一種特殊的語用功能――罵詈。這種意義的數詞可以稱為『詈數』,在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中也有很多,宋元時期曾經大量出現,如『二四(無賴)』、『三八(俗謂素性生硬、做事乖張)』、『九百(形容痴呆)』、『廿三』等,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大部分都慢慢消失了。現代漢語中,『詈數』主要指『二、三八、二百五』等,是數詞外殼包裹下的罵詈語。現代漢語中的『詈數』不僅具有獨特的語用功能,還有非常特殊的語法表現。   


  先看『詈數』獨特的語用功能――罵詈。但凡罵詈貌似都是惡意侮辱的,事實卻並非如此。依據語境與人際關係,可以有兩種情形:主觀罵詈和客觀罵詈。主觀罵詈具備罵詈的動機、實施過程與最終結果,說話人的罵詈情緒得到了宣洩,受話人也受到了罵詈的客觀侮辱。如一名暴戾的丈夫訓斥溫順的妻子『你真是個爛三八!』而客觀罵詈具備罵詈的實施過程,卻沒有罵詈的動機與最終結果,說話人用罵詈的行為表達一種主觀上的親昵,客觀上實施了罵詈的行為,但受話人並沒有因此而受到侮辱,相反兩人的感情還會更近一步。如一名母親埋怨犯小錯的孩子說『你怎麼這麼二百五啊!』因此,從這個角度要注意區分『主觀詈數』和『客觀詈數』。  


  再看『詈數』特殊的語法表現: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來看:  


  第一,『詈數』具有鮮明的方言口語色彩。李行健主編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收錄的『詈數』數量很少,只有『二百五』一條;但在李榮主編的【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中『詈數』隨處可見:如哈爾濱方言、南京方言、成都方言、西安方言都有詈數『二』的身影;南寧平話、廈門方言中也有『三八』存在;而在網絡和現實生活中類似的『詈數』用處更多更泛,比如,有人開的博客里一切都用『二』來命名表示傻氣,說錯話做錯事都可說『真二』,『詈數』『三八』甚至登堂入室出現在中國權威傳媒中,如『夠了!我不要你來教訓我,你這個死三八!』(2010年春節聯歡晚會相聲【論捧逗】)。這充分表明了『詈數』的方口色彩。  


  第二,『詈數』具有強大的構詞功能。形式上越短小的『詈數』構詞功能越強大。因此,『二』的構詞功能強於『三八』,更強於『二百五』。李行健主編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收錄的『詈數』詞條較少,只有『二愣子』、『二流子』等幾條、而李榮主編的【現代漢語方言大辭典】收錄的嵌有『詈數』『二』的短語數量甚是龐大,如哈爾濱方言『二八扣』、『二八楞(子)』、『二了忽吃』(傻裡傻氣)、『二五眼(能力差)』、揚州方言『二大不溜(形容人說話辦事不倫不類)』、武漢方言『二了(的)』、『二五點子(指說話尖刻)』、牟平方言的『二王人(二百五)』、南京方言的『二五郎當的(形容不知好歹、不知分寸、散漫隨便的樣子)』、成都方言中『詈數』『二』甚至可以充當連詞構成『二…二…』結構,中間可插入單音詞動詞或形容詞,表示『有點兒…又不很…』,如『他說的英語我聽得二懂二懂的(表示似懂非懂沒有完全搞懂)』。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限於篇幅此處不一一列舉。  


  第三,『詈數』具有絕對的非數學意義。數詞的基本意義就是計數,這一點在數詞研究史中體現的尤為突出。數詞正名伊始,人們對數詞的認識就是『凡詞之表示數目者,叫做數詞』(王力語)。此後的認識基本是圈定在這個範圍內。但『詈數』完全脫離了計數意義,可能在最開始的時候,『詈數』具備一定的數學意義,如『二百五』的一個民俗來源表明是五百兩一封銀子的『半封(瘋)』,但是到了現代漢語中,人們在使用詈數的時候,已經完全摒棄了其數學意義。一般來說,數詞在使用的時候,有兩種形式:一是單獨使用,這裡的數詞一般是計數的,表示數目的多少或者序列的前後,如:『那家有三個孩子』或『今年的博士考試在三月舉行』等;再是聯合使用構成數詞短語:數詞短語也是用來表示任何數目的,朱德熙的『數詞結構』(係數結構、系位結構、系位結構組合、複雜的系位結構、位數結構等)更是全面支撐了這一點:如係數結構『二百』的意義等同於『2×100』的結果。但『詈數』在聯合使用的時候,並不具備數量意義。比如:『那傢伙踢球二得很』、『他很三八』、『你真是個「二百五」』等等,顯然已經完全摒棄了數詞最基本的數學意義。  


  第四,『詈數』具備完全的句法獨立性。一般而言,在現代漢語中數詞絕少單獨使用,其最主要的句法表現就是和量詞結合使用共同修飾名詞,形成了『數不離量,量不離數』的扭結狀態,但『詈數』在句子中並不和量詞結合在一起,完全是獨立使用的。比如『他很二』中『詈數』充當謂語、『你這三八真讓人受不了』充當主語,『他實在是二百五』充當系動詞的補語等等。之所以『詈數』可以脫離量詞並具備完全的句法獨立性,是因為在語言演變的過程中,『詈數』經過了徹底的詞彙固化,具有鮮明的體詞特徵,所以才可以被『真』、『很』等程度副詞修飾,獨立充當主語、謂語、修飾語等。  


  當然,數詞還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作為數詞中一類特別的文化現象,『詈數』亦是如此。  


作者:王玉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