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北方教育 2.矛盾關係
兩個語句所蘊涵的語句不能共存且兩者傳遞的信息量之和等於信息總量,這兩個語句為矛盾關係。
源語句:
A―S:這是件不易褪色的新款服裝。
B―S:這件服裝已穿用3年而沒有褪色。
A―S語句蘊涵着:
S1:這件服裝是不易褪色的。
S2:這件服裝是新款的。
B―S語句蘊涵着:
S1:這件服裝是不易褪色的。
S2:這件服裝已穿用3年。
A―S所蘊涵的S2與B―S所蘊涵的S2(不是新款的)是不能共存的,而且兩者傳遞的信息量之和等於信息總量,即『是新款的』與『不是新款的』包含了全部信息,除這兩種情況外,別無其他情況。
矛盾關係語句之間有如下特徵:
(一)可以由一個真推知另一個假,因為兩者是不能共存的,只能居其一。比如由『這件服裝是新款的』真,可以推知『這件服裝不是新款的』為假。
(二)可以由一個假推知另一個真。矛盾關係語句的信息量之和等於全部信息量,別無其他情況,所以非此即彼。如由『這件服裝是新款的』為假,可以推知『這件服裝不是新款的』為真。
3.對立關係
兩個語句所蘊涵的語句不能共存且兩者傳遞的信息量之和小於信息總量,這兩個語句為對立關係。
源語句:
A―S:這批先進的機電設備是中國產品。
B―S:這批先進的機電設備是韓國產品。
A―S蘊涵着:
S1:存在着一批機電設備。
S2:這批設備是先進的。
S3:這批設備是中國產品。
B―S蘊涵着:
S1:存在着一批機電設備。
S2:這批設備是先進的。
S3:這批設備是韓國產品。
A―S與B―S所蘊涵的S3是不可共存的,而且兩者的信息量之和小於信息總量,即『是中國產品』與『是韓國產品』只包含了信息總量中的部分信息。
對立關係語句有如下兩個特徵:
(一)由一個真推知另一個假。因為兩者是不可共存的,只能居其一。比如由『這批設備是中國產品』真,可以推知『這批設備是韓國產品』為假。
(二)不能由一個假推知另一個為真,對立關係語句所傳遞的信息量只是全部信息的一部分,如『這批設備是中國產品』與『這批設備是韓國產品』並未包含全部信息(還可以是其他國家產品),所以非此未必為彼,由『這批設備是中國產品』為假,就推不出『這批設備是韓國產品』為真。
注釋:
①[英]羅素:【數理哲學導論】,轉引自[美]帕特里克・蘇佩斯【邏輯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6頁。
②[日]末木剛博:【邏輯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135頁。
③[英]尼爾・史密斯、[英]達埃德爾・威爾遜:【現代語言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3年版,第163頁。
④[美]G・J・馬塞:【邏輯與語言學】,轉引自【邏輯與語言論集】,語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4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