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56|回覆: 0

[漢語詞典] 簡說鑒與鏡

[複製鏈接]
濟世 發表於 2010-9-27 16: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

北宋元豐年間高承寫的【事物紀原】,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化史一部較早的著作,在此書關於『鏡』的記載中,曾引【玄中記】說:『尹壽作鏡,堯臣也。』但接着又引【黃帝內傳】說:黃帝與王母會於『王屋』山,鑄大鏡12面,按月份輪流使用,於是斷定『鏡蓋肇於軒轅(即黃帝),』而非『尹氏』之『始作』,否定了前面的說法。其實,這些都是後人的附會。
    現在我們生活中常用的鏡子,上古時代是沒有的,那時人們只能在靜止的水面看到自己的身影,後來出現了用陶製的盆盛水來照容貌,稱之為監。監在甲骨文中寫成一個低頭睜大眼睛對着盛水的器皿在看自己。
    我國商代才開始有用雕好的陶模澆灌青銅水鑄成的鏡子,背面有花紋,正面可照人,這便是銅鏡,於是監字又加上金旁寫成了a,現在簡化為鑑。不過當時的監還有一種用途,就是置冰以鎮物降溫。據【周禮・天官・凌人】載:『春始治監』。此文中原注說:『監,如垂瓦,大口,以盛冰,置食物於中,以御溫氣。』這說明它還是古代的冷藏器。1976年河南安陽出土的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的墓葬中,有四件大小各異的銅鏡,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銅鏡。春秋戰國至於秦代,各式銅鏡,相繼鑄造,雖漸流行,但不發達,所以自古迄今發現的傳世真品,甚為稀少。
    漢代是我國文化頗為發達的時期,在藝術傳統上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銅鏡的製造工藝也相應地有了新的進步。漢武帝時曾專設『尚方官』監管制造銅鏡事宜,當時,在長安、洛陽一帶,便是製造銅鏡的中心。漢代的銅鏡以圓形,連峰或半球鈕為多,刻有『草葉紋』、『乳丁紋』或『四神紋』等。大者直徑可近尺,小者則僅有寸余。鏡上每鑄『長命富貴』、『長宜子孫』等祝願吉祥的語句,多為漢隸書體。這種銅鏡主要是以銅與錫為原料製成的。西漢時生產一種能透光的銅勻,是為青銅工藝中的精品。
    北宋傑出的科學家沈括的【夢溪談・器用】記載:『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是說這種銅鏡當日光照射在它的正面時,對面牆上就會十分清晰地反射出鏡子背面的花紋和字句。從沈括的記載看,西漢時代的制鏡技術,已經達到相當高超的地步。據現代科學研究,銅鏡反射出來的圖案與它背面紋飾出現相一致的道理,使紋飾凹凸處產生了不同的鑄造應力和研磨應力,因而造成了鏡面與鏡背紋飾出現相應曲率的結果,所以照到牆上才給人以一種透光的感覺。
    唐代的銅鏡工藝又有了新發展,因在鏡中增多了錫的成分,所以鏡面光潤並呈現出銀白色,其花紋日趨豐富多彩,造型也日益多樣化,除圓鏡外,還出現了方鏡,菱花式鏡,葵花式鏡等。
    宋代的銅鏡雖然也有所進步,但其精美程度則遠不如前代。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元、明以後,銅鏡的生產逐漸減少,直至清代乾隆年間,玻璃鏡子已開始流行,銅鏡隨之便不再使用和製造了。
    古代長期使用的銅鏡,因是以銀或銅和錫的合金製造,其最大缺點是時間一長,就會變暗,照人遂模糊不清。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發明了玻璃。據學者研究,最初使用的玻璃,是由火山噴出的酸性熔岩經凝結硬化而成。人工製造的玻璃,由考古學家證實,最早出現在三千到四千年前的古埃及,而中國最遲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代已掌握了玻璃製造技術。1964年在河南洛陽一座西周早期墓葬中發現的白色料珠和1975年在陝西寶雞一座西周早中期墓葬出土的近千件玻璃管、玻璃珠,經專家鑑定,是一種鉛鋇玻璃,這與西方的鈉鈣玻璃分屬兩個不同的玻璃系統。但有的學者則對我國西周時代已能製造玻璃的推斷,持有異議,認為始自隋唐。不管怎樣,在西方文明發展史中,人們卻把製造玻璃的技術與製造鏡子聯繫了起來,於是三百多年前威尼斯工匠將錫和水銀的混合溶液倒在玻璃板上,經過約半小時沉澱,形成一層發亮的薄膜,再塗上保護漆,遂製成了光潔明亮的玻璃鏡子,這便解決了銅鏡用久變烏的問題,人們於是很自然地逐漸使用起玻璃鏡子。這在當時確是一項偉大的發明。這種方法雖然很簡單,但威尼斯人卻把它當作一項絕對秘密保守着,並規定一條法律,如果誰泄露了制鏡秘密,誰就將被處以死刑。政府還下令,所有製造鏡子的工廠,都要設在穆刺洛孤島上,而外國人則絕不准涉足此島。威尼斯共和國的制鏡技工雖極受社會敬重,連當時權力很大的警察也不能管束他們,但對這班工匠最大限制,是嚴禁出國,法律條文具體規定:若有玻璃工匠往別國謀生,必須命其回國。如不遵從命令,須監禁其家族。如仍然不願歸國,當派遺密探前往刺殺。由於這種非常嚴密的措施,使得二百多年間,威尼斯人能夠獨占這一技術,而歐洲的皇室和貴族不得不用重金向這個南部國家訂購鏡子。因為生產數量有限,故而鏡子價格極其昂貴。法國女王瑪麗・麥迪奇結婚時,威尼斯送去的禮物便是一面玻璃鏡子,這面裝在華麗框子裡的鏡子雖然小得和一本書差不多,可在當時卻值十五萬法郎。
    法國宰相考爾白決心搞到製造鏡子的秘密,遂密令該國駐威尼斯大使,即刻為皇家新建的鏡子製造廠尋覓玻璃工匠。經過這位大使精心籌劃和秘密聯絡,一星期後,他派遣專人呈送一封文書給考爾白,報告有四名玻璃工匠願意前往法國,逃離事宜都已準備停當。幾星期後的一個黑夜,一支載着二十四名武裝人員的船,悄悄駛離穆刺洛島,順利地接走了那些工匠。當威尼斯政府還沒有捉到第一批叛逃者的時候,約一個月後,第二批叛逃者,又是四名工匠,躲過了海岸哨兵的警戒也逃離了威尼斯,大使終於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法國的一片隱蔽森林裡出現了第一個鏡子工廠。
    1667年1月,也就是在這些異國技工到達巴黎一年半的時候,他們當中幾個最好的工匠,突然一起死亡。三星期後,又有一名吹玻璃的能手死去,根據檢查都是死於中毒,這自然是被刺殺的結果。於是在法國制鏡廠工作的威尼斯人發生了恐慌,開始乞求歸國,考爾白則不再挽留,因為所有製造鏡子的秘密已經完全被法國人掌握了。威尼斯人走了而法國制鏡廠卻仍在繼續生產。後來制鏡方法陸續傳入其他國家,玻璃鏡子便漸漸成為大家習見的一種日常用品了。
(作者 呂英凡)
(資料來源:【中國技術監督報】,1991年1月)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