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北京太廟
太廟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面積為139650平方米。位於天安門城樓東側,原是明清兩代皇家的祖廟,現為勞動人民文化宮。1988年,太廟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廟的位置是按照中國古代典籍中有關國都布局『左祖右社』的規矩而安排的。『左祖』,即紫禁城左前方安排有皇家祭祖的地方,這就是太廟。『右社』,即紫禁城右前方安排有皇家祭神的地方,這就是社稷壇(現為中山公園)。
我國古代歷史上曾建立過許多朝代和政權,出現過540多位君主、帝王。各個朝代都有其國號,帝王生前有其尊號和年號,死後也有其諡號、廟號。了解這方面知識,對認識歷史文化很有幫助。
一、國號
國號是一個國家的稱號,即國家的名稱或名號。為表示新朝的『聖明』,每個開國之君都要定國號以彰其『明德』。各朝代的建立都有其一定的歷史背景,國號的確定也有各自的原因。
(一)以所封爵名定國號
這種定國號的形式來自其創建人的爵位名稱,而爵位往往又與某一地名相一致。如漢高祖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他在平定天下以後,便以『漢』為國號。三國時魏國的實際創建者曹操曾受封為魏王,其子曹丕先襲魏王爵位後建國,仍以魏為國號。歷史上類似的朝代最多,如晉、劉宋、梁、高齊、北周、隋、唐及後梁等國。除漢高祖劉邦外,上述朝代的建立者大都是以迫使前代帝王『禪讓』的方式交出政權的。
(二)以其發跡地或特產名定國號
夏、商、周、秦、孫吳、後晉和宋等朝代均以其發跡地為國號。夏部落的酋長啟建國,以夏為國號;商酋長湯滅夏建國,以商為國號,後遷都於殷,又稱殷商。周酋長姬發(即周武王)滅商建國,以周為國號,都於鎬,後期遷都於洛邑,故有西周和東周之分。秦的祖先為嬴姓,因養馬有功被周封於秦,遂以秦為國號。後又升為諸侯,仍以秦為國號,秦王嬴政滅六國稱始皇帝,繼續沿用秦為國號。三國時的吳因在古吳國故地,遂以吳為國號,史稱孫吳或東吳。後晉的建國者石敬塘的發跡地太原屬古晉國,故在他降契丹之後,契丹扶持他建立的傀儡政權以晉為國號。宋太祖趙匡胤在稱帝前曾為後周歸德軍(今河南商丘)節度使,因該地原屬古宋國,便以宋為國號。
以發跡地之特產為國號的朝代多見於少數民族政權,如契丹人所建的遼國。『遼』字在契丹語中是鑌鐵之意,遼太祖的發跡地盛產鑌鐵,故該國第六代皇帝遼聖宗在位時,改國號為遼。金太祖認為,『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壞,』為顯示其國比遼更堅強,便以金為國號。清朝統治者是金人的後代,因為金國曾消滅了南宋,後金統治者為緩和與中原漢人的矛盾,特將後金改為清。
(三)根據讖語或文意以及社會上流行的某種口號定國號
南朝齊高帝蕭道成在劉宋末年掌握了大權後,根據『金刀利刃齊刈之』這句讖語,認為劉宋必將由齊取代,迫使宋順帝封他為齊公,建國時,遂以齊為國號。元世祖忽必烈遷都北京,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改蒙古國號為元,不久滅掉南宋統一了全國。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曾先後稱吳國公、吳王,但是他卻以明為國號。他是依據元末社會上流傳的『明王出世』這一口號,和他任起義軍副元帥時製作的黃旗上所書『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這兩句話,確定其國號為明的,因此他也是歷史上極少數沒用以前爵號為國號的帝王之一。
(四)以其他原因確定國號
以建國者姓氏為國號:春秋末期,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於是建立了以這三家姓氏為國號的國家。南朝陳國的建立者陳霸先在梁末曾被封為陳王,建國時也以陳為國號。冒稱前代親戚以沿用其國號:西晉時,匈奴人劉淵自認為是漢朝劉氏的外甥,因此以漢(後世改為趙,史稱前趙)為國號。後漢的劉知遠也認定自己是漢高祖劉邦的後代而沿用漢為國號。後周太祖郭威自認為是周朝王族姬姓的後裔,便以周為國號。因尊崇某前朝國家而沿用其國號:歷史上曾出現過幾個周朝,其建立者大都尊崇周禮、欲效仿周制或因周朝延續長久,故而寄予厚望。如宇文覺所建的周(史稱北周)和武則天改唐為周均屬此類。王莽標新立異,篡漢時,以為自己的『改革』是開一代新宇,使萬象更新,便以新為國號。
二、帝王國君的年號、尊號、諡號、廟號
帝王國君的年號、尊號、諡號、廟號,是隨着歷史發展而發展和完善的,清亡之後便成為了歷史,但它作為我國歷史上獨有的一種政治現象,構成了我國歷史文化的一大特色,為研究各個時期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一)年號
年號是一種吉祥興盛的象徵,體現了在位帝王期盼江山永固、國泰民安和興旺發達的心願。帝王的年號始於漢武帝,(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共和』年號不能算作年號的開始)他從即位的第一年就創立『建元』這個年號,標誌着他治國時期的開始。漢武帝在位54年,共用過十一個年號。更改年號叫作『改元』,改元多以帝王在位期間所發生的大事作為象徵:如漢武帝元狩六年因得一大鼎,故將次年改為元鼎元年。武則天因為在泰山封禪,而改元為『萬歲登封』。年號多為兩個字,三四個字的極少,且歷代基本不重複。武則天是改元最多的一個皇帝。她從執政到退位,共用了十七個年號,數年一改,或一年數改。鑑於頻繁更改年號造成許多不便,明太祖朱元璋規定,每個皇帝在位期間只許使用一個年號,後世除明英宗因兩度為帝、清太宗皇太極中途更改國號各用了兩個年號之外,明清兩代帝王,都遵循了一個年號這一定製。所以,從明朝開始,史書上便按國號――皇帝的廟號(也可無廟號)――年號――年序號的方式紀年,如明成祖永樂八年,清乾隆二十四年等。
(二)尊號
尊號始於唐高宗時期,其發明人是武則天。武則天為擴大影響,抬高自己,實現其掌權的野心,開創了為在位帝后上『尊號』的先例。臣下根據帝王的意思先擬好尊號奉上,再由皇帝認可即成。尊號最初只加給在位皇帝、皇后,後來也給死去的帝后追加。唐高宗上元元年,將皇帝皇后分別改為『天皇』和『天后』;高宗死後,追加尊號為『天皇大帝』,武則天則作為太后加尊號為『聖母神皇』。她稱帝之後,又先後加尊號為『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等多個尊號。從此,後世之君在位期間和去世以後也都要上尊號和被追加尊號,並且根據在位帝王的意向一改再改。如唐太宗李世民最初被諡為文皇帝,後幾經追尊更改,最後被追尊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玄宗在位期間曾四次上尊號,由『開元神武皇帝』一直增加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尊號長達十四字之多。尊號不但替代了諡號,還因其過長且名不副實,為紀史帶來不便,所以我國史書上自唐朝開始,紀年方式改為國號――帝王廟號――年號――年序號的紀年方式。如唐高宗永徽四年,清世宗雍正八年等。
(三)諡號
諡號雖始於夏商兩朝兩位末代君主桀和紂,但正式使用卻是從周朝開始的。諡號是由一些固定的、含有特定意義的字來昭囅死者的美德或貶責其惡行。帝王死後由禮儀官根據其生前的功過擬出諡號,由繼任者予以確定,並鐫刻於墓碑之上,可視作蓋棺定論。繼任者往往會以自己的好惡確定給予美諡或惡諡。因此,秦始皇認為給已故君王加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為大不敬,下令自他起世世相傳,不加諡號。因此,秦朝兩帝均無諡號。諡法有三類:褒揚的有『文』、『武』、『景』、『宣』等,如『經天緯地曰文』、『威強睿德曰武』;貶責的有『靈』、『紂』、『煬』、『厲』等,如『亂而不損曰靈』、『好內遠禮曰煬』;同情的有『哀』、『愍』、『恭』、『順』等,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國遭憂曰愍』。諡號多用一個字,也有兩個字的,如文、武、光武、昭烈等。自漢朝以後皇帝的諡號前大多加一『孝』字,表示其奉行孝道,如孝文帝、孝武帝。開國君主還追諡其父祖以上幾代人為帝王,如曹丕追諡曹操為武帝。被殺或被廢的帝王,多沒有諡號,史書便按其原封爵號或被廢後的爵號記載,因此歷史上便有不少沒有帝號(諡號)的帝王,如曹魏時的齊王曹芳及其繼任者高貴鄉公曹髦、東吳的會稽王孫亮等。自唐高宗以後,諡號被尊號取代。諡號紀年的方法是:國號――帝王諡號――年號(無年號者不用)――年序號,如魯僖公三十三年,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除帝王外,諡號還由朝庭賜於公卿大臣,民間也有私諡的現象。
(四)廟號
每個朝代開國之初都要建宗廟(或叫太廟和祖廟),供奉和祭祀列祖列宗。而帝王廟號則始於漢朝,宗廟正殿一般供奉七代或九代祖宗的神位,按照左昭右穆排列。如唐高祖李淵為其祖父和父親所建廟號分別為太祖和世祖。開國君主的廟號多為高祖或太祖;漢初曾規定無功德者不得稱宗,因此漢文帝廟號為太宗,漢武帝為世宗,而西漢其餘皇帝大都沒有廟號。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濫用,唐朝更是無帝不稱宗,其後歷代皆效之,因此廟號便失去其本來的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自漢以後各朝代自稱其國號時前面都加一個『大』字,如『大漢、大宋』等,而『北齊、後梁』等國號之前帶有方向性、時間性的字是後世史家區分同名朝代而加的。帝王的諡號、廟號等也是在其死後才有的,如『漢武帝、殷糾王』的稱謂在其生前也是不應該出現的。時下一些影視劇中臣子直呼其君王曰『文王、武帝』,甚至劇中人自稱『我北周、我南齊』、『我孝莊』等都是不正確的,敘事和旁白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