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光明日報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兩句【老子・五章】的話,在我看來,實際是被錯斷了句子的說法,導致了從古到今的許多誤解。
河上公、王弼等人的解釋,在光明日報3月16日登王繼如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6月22日登董京泉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中,都引到了。他們的解釋都是從
天地和聖人不講仁德只講自然立論,並曲解了芻狗一詞。如王繼如、董京泉兩先生的說法,一個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的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一個是『聖人至仁無親,像對付青草和小狗一樣,對自然一視同仁』,都不免給人以勉強之感。
我意,老子這兩句話,應重新標點斷句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裡的『以』是『及』的意思,不是『把』的意思。如【論語・堯曰篇】的『朕躬有罪,無以萬方』,就是將『以』作『及』用,意即『我本人有罪,不能牽累及天下萬方』。故以上所談老子話的意思是說:天地若不仁及萬物,就成為芻狗了;聖人若不仁及百姓,也就成為芻狗了。芻狗是什麼?我同意王繼如、董京泉二文中引到的【莊子・天運篇】所載師金之言,意即它是用茅草紮成的狗,作祭祀之用;祭祀前把它打扮得很華貴好看,祭祀後就把它扔在一旁,任人踩踏燒毀了。根據這些,老子這兩句話的完整意思是:天地要不向萬物施及仁德的話,它就要落芻狗的命運,別看它一時受人敬重,最終卻免不了被人唾棄;聖人要不向百姓施及仁德的話,也是芻狗一樣的下場,只能榮耀於一時,難免恥辱於萬世。老子講這兩句話的主旨,是強調天地要仁及萬事萬物,不要僅是仁及個別事物;聖人要仁及百姓大眾,不要僅是仁及少數權貴之人。也就是說,天地和聖人要發揮出無限大的能量和恩惠,使物物得仁,人人得仁。如此,才真正稱得上『天地』,稱得上『聖人』。這是對『天地』和『聖人』的更高的要求或預警。否則,所謂『天地』、『聖人』也就不配稱『天地』、『聖人』了,而只配稱『芻狗』。
我認為這樣理解才符合老子的原意,道理是:
一、與下文意思能貫通。這兩句話已說明了天地、聖人要盡其偉力普濟所有的事物和所有的人的意思,而下文正是這個意思的進一步形象化。其文為:『天地之間其猶橐a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意思是天地之間就像個大風箱啊,看是空虛的,實際風力是無窮的。你越是拉動它,它就越是有風力排出。這是以風箱無盡之能量,比喻天地、聖人持久廣泛之惠澤,給天地、聖人恩被萬方提出了一個標準,上下邏輯正好可通。
二、與老子的基本思想相符合。老子有一段話是『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老子・二十七章】)。意思是聖人救人濟世是連一人一物都不遺棄的。這正說明他主張善待大眾,善待萬物。這與孔子的仁者要『泛愛眾』(【論語・學而篇】)、『博施於民而濟眾』(【論語・雍也篇】)一樣,是順應當時廣大生產奴隸要求解放的潮流的。
通常的斷句和解釋,把『天地』和『聖人』都說成『不仁』,把『萬物』和『百姓』都說成『芻狗』,既有違於這兩句與下文的邏輯脈絡,又不合天地孕生萬物之道與聖人憐恤百姓之德,大為不妥。而以其不重仁道規範只求率性自然強作解釋,亦可謂曲里拐彎,終是不當。
(作者陳振民單位:山西省萬榮縣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