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中國綠色時報 『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惟有臘梅破,凌雪獨自開。』此時,杭州西湖和揚州瘦西湖的臘梅相繼綻開。金黃剔透的臘梅,吸引着無數遊人冒着嚴寒前往觀看。臘梅因似梅花,與梅花開花期又相接近,如果同地種植這對『姐妹花』,往往把一些遊人搞混,將臘梅也當作梅花。
這也很難怪,連自稱『一樹梅花一放翁』的宋代大詩人陸游都有猜錯。他活了80多歲,一生創作了近萬首詩,其中有大量的詠梅詩。他在【荀秀才送臘梅十枝奇甚為賦此詩】的首聯寫道:『與梅同譜又同時,我為評香似更奇。』將臘梅與梅花認成同一家族。
臘梅並非梅類,兩者親緣甚遠。在植物分類學上,臘梅屬臘梅科,落葉灌木,而梅花則是薔薇科植物。由於它們相繼在寒冬臘月或早春時節開花,而且花形、花香相近似,所以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同種。臘梅的花單生於枝條兩側,花被多數,內層較小,色紫紅;中層較大,色黃,略有光澤,似蠟質;最外層由細小鱗片組成。萼片與花瓣相似。
此花名稱中有個『臘』字,和蜂蠟的『蠟』字相同。蜂蠟俗稱黃蠟。臘梅開S花,原名黃梅。古籍【禮記】上說:『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就叫『蠟』。因當時歲暮為舉行大祭祀之月,故農曆十二月就叫蜡月。而臘梅開於蜡月,故此得名。『蠟』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臘』字,因而蜡月和蠟梅的『蠟』字,可和『臘』字通用。
據王世懋【學圃余疏】考證,在宋神宗熙寧年(1068~1077年)間,王安石曾寫有詠黃梅的詩。後來,在宋哲宗元v年間(1086~1094),一代文豪蘇東坡和黃山谷,因見黃梅花似蜜蠟,遂將它命名為『蠟梅』,說它『香氣似梅,類女工永所成,因謂蠟梅』。由此蠟梅名噪一時,鼎盛於京師。後來詩家在詠蠟梅詩中,常在『蠟』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如『蝶採花成蠟,還將蠟染花』等。
蠟梅是我國特有的珍貴花木,原產於中部的秦嶺、大巴山、武當山一帶。近年在湖北神農架發現有大面積的野生蠟梅林。在河南省鄢陵縣姚家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屋前宅後都遍植蠟梅,素有『姚家黃梅冠天下』的美譽。姚家村種植蠟梅有着悠久的歷史。傳說,原來蠟梅並無芳香的氣味。西周鄢國(在今河南鄢陵西北)的國君,很喜歡黃梅花,但嫌其不香。便下令花匠限期讓黃梅吐香,否則全部處死。在束手無策時,一位姓姚的叫化子帶來幾枝臭梅,幫助嫁接在黃梅上。過了一段時間,黃梅花苞發出了陣陣清香。國君龍顏大喜,立即下令把姓姚的花匠召到花園當花工。後來鄢國被鄭國所滅,宮廷一片廢墟。但花園保留下來,成了一條姚家村,專門種養黃梅。
蠟梅不僅是觀賞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龍腦、桉葉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種芳香物,是制高級花茶的香花之一。它提煉而成的高級香料,在國際市場上1000克相當於5000克黃金的價格。其花還可入藥,具有解暑生津、順氣、止咳、解毒生肌之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