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77|回覆: 0

[漢語詞典] 『小說』 一詞的變遷

[複製鏈接]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07-2-6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華語橋
『小說』之名實,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一書中論述最為詳備,而【漢語大詞典】對『小說』的釋義舉證,則可說是一部微型的『中國小說史略』。然而,倘要尋求現代『小說』概念的源頭,則無論是【中國小說史略】,還是【漢語大詞典】,都很難找到確切的答案。
治文學者認為,小說的概念和地位之所以發生巨大的變化,乃是因為到了近代,西方的文學觀念極大地影響着我國文壇。1 誠然梁啓超極力提倡小說創作,既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也打破了古來輕視小說的傳統觀念,使『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的『小說』為之一變。梁氏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一文中說道:『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小說;欲新政治,必新小說;欲新風俗,必新小說;欲新學藝,必新小說;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說。何以故?小說有不可思議之力支配人道故。』2,然則,現代『小說』概念的衍生,是否與梁啓超有關係?
眾所周知,戊戌變法失敗後,梁亡命東瀛。航海途中,偶翻日人小說【佳人之奇遇】,由於滿紙漢字,梁氏當時雖還不識日文,卻也能看個大概。抵日後,創辦【清議報】(1898年),發表【譯印政治小說序】,翻譯【佳人之奇遇】;繼之,又創辦【新小說】(1902年),發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可見,『新小說』的興起,不但與梁啓超有關,而且與日本密不可分。
沈國威認為,『小說』是源自日本的外來概念詞,最早當出現於黃遵憲筆下。3 黃遵憲【日本雜事詩】初版於1879年,【日本國志】完成於1887年。考【日本國志】卷三十三,有『稗官小說』、『小說家』、『看小說作家書』等語。4 然僅此定論,未免草率。小學館【日本國Z大辭典】『小h』條:『坪內逍遙がノベルという概念を翻Uするために、「小h」という古Zに新生命を與えたもの。/坪內逍遙因為翻譯「ノベル」(novel)一詞而給古之「小h」灌注了新的生命。』5【平凡社大百科事典】:『英ZののUZとしてを裼盲筏郡韋掀耗阱幸¥扦り/採用「小說」一詞作為英語「ノベル」(novel)譯詞的是坪內逍遙』;又:『坪內逍遙の【小h神髓】は、こうした中國的な「小h」概念と鎰魑難Г趣畏至絢頡⑽餮螭巍ノベル」の趣艘き寄せるかたちでy一しようとするみであった。/坪內逍遙【小h神髓】,試圖把中國既有的「小h」概念和鎰魑難Вㄈ氈窘戶後期的通俗小說)統一到「ノベル」(novel)這一西方的新概念上來。』6 野口武彥【小hの日本Z】也持此觀點。7 可見,沈氏定論『小說』源出日本,是有相當依據的。
坪內逍遙(1859―1935)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和文學評論家,【小h神髓】著於1885年,是小說理論的里程碑,在日本具有深遠影響。坪內認為,中國和日本的傳統『小說』(せウセツ)概念與西歐的『ノベル』(novel)並非一物,表示要『我小hの改良Miを今より次第に企恧皮膜摹⒕工摔嚇吠瀝文ベルを凌{し/從此對我邦之小說逐漸進行改良,最後凌駕於西歐ノベル(小說)之上』,8 因而大力主張反映人情、世態、風俗的寫實主義,反對勸善懲惡的功利主義。從【小h神髓】來看,坪內一方面有意將古之『小說』視為『せウセツ』,將西方的『小說』視為『那ベル』,以顯示中西『小說』之異;另一方面,又謂『小hすなはち那ベル/小說即那ベル(novel)』,給傳統『小說』加進了新的內涵。這大概就是【日本國Z大辭典】、【平凡社大百科事典】之立論所在吧。
或許有人要問,中西『小說』的差異到底是什麼?西學東漸給既有之『小說』添進了些什麼新的內容?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雜篇【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是指那些偏頗瑣屑的言論。至【漢書・藝文志】,則謂街談巷語、道聽途說之類,列於九流十家之末。後經六朝志怪小說、志人小說發展為唐代傳奇,故事體小說始而興盛。宋元時期,『小說』成為說話家數之一,多指篇制短小的話本,與長篇『講史』相對,進而成了故事性文體的專稱。到了明代,小說的概念為之一變,一些中長篇作品也稱作小說,小說與平話、演義的區別漸趨消失,而話本則成了短篇小說的專名。近現代以來,『小說作為文學的一大樣式,在話本小說、章回小說的基礎上,並以外國小說為借鑑,加以發展,極為發達。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的描寫,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象,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9 這種『以外國小說為借鑑』的成分就是文化交流與語言接觸的結果,也就是現代『小說』的新內容。
在日本,坪內逍遙之前,對『小說』的理解,基本步趨漢語,如白駒【小h精言】(1743)、【小h奇言】(1753),g田一取緞≌h言】(1758)等;【小h神髓】發表後,日本文壇及社會對『小說』的理解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黃遵憲、梁啓超在使用『小說』一詞時,大概是受到日本的影響。然而,從語源的角度論,即使在日本,用『小說』對譯『novel』的第一人也不是坪內逍遙。據【外來ZのZ源】,【附音磧⒑妥】(1873年)中就收有『novel』的譯語『小說』。10 可見,日本學界對『小說』語源和『小說』文本的探究尚有疏忽,乃至誤解。
我們知道,【華英字典】是近代第一位來華基督新教傳教士、英國牧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歷經十三年心血編撰而成的一部辭書。該辭書第三部為【英漢字典】,內容包括單詞、慣用語等英漢對照,是中國英漢辭書之嚆矢。通讀全書,我們發現馬禮遜在1822年就已用古之『小說』對譯『novels』,如將『Hearing of a few romances and novels forthwith think that they are true』譯作『聽些野史小說便真信了』。11 又,馬禮遜【廣東省土話字彙】(1828年)第二部分也見有這樣一個條目:『小說 Small talk,novels』。12 而衛三畏1844年在澳門出版的【英華韻府歷階】中,也用『小說』對譯『NOVEL』。13
可見,『小說』近現代概念的產生,定然是西學東漸、舊瓶裝新酒的產物;【漢語大詞典】舉魯迅【我怎麼做起小說來】(1933年)之用語以證,顯然是太遲了。而最早將『novels』譯作『小說』的,並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國人,而是英國的傳教士――馬禮遜;作為舊詞新用的『小說』,最早也不是出現於1885年的【小h神髓】,而是出現在1822年的【華英字典】。由於中國沒有人深究它,日本人雖欲深究而又不得其實,因此,在文學文本研究和漢語詞彙史研究方面才留下了這一小小的空白。   
作者:何華珍
作者簡介: 何華珍先生, 杭州浙江大學漢語史中心博士生、浙江財經學院中文系教師。
作者附註:本文為浙江省社聯2001年度重點課題初期成果之一。拙文初稿草成後, 承蒙【語文建設通訊】編輯部惠賜有關資料並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 謹此深表謝意!
注釋:

1.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210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2.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之十,第二冊,6頁,中華書局1989年。

3. 沈國威【近代日中Z⒔渙魘貳罰121頁,笠g院1994年。

4. 黃遵憲【日本國志】,34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日本國Z大辭典】卷十,564頁,小學館1984年。

6.【平凡社大百科事典】卷七,451、452頁,平凡社1985年。

7. 野口武彥【小hの日本Z】,110頁,中央公社1980年。

8. 稻垣_郎【坪內逍遙集】(明治文學全集16),4頁,築摩房1969年。

9.【漢語大詞典】(縮印本)1431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10. 吉g典男、石綿敏雄【外來語の語源】,419頁,角川書店1979年。

11. 馬禮遜【華英字典】第三部【英漢字典】,295頁,澳門1822年。

12. 此引材料承蒙【語文建設通訊】編輯部賜告,謹謝。

13. 陳力衛【從英華辭書看漢語中的日語借詞】,載【原學】第三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