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22|回覆: 0

[論史] 戰國君主論探析(1)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1-12-6 09: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華文史網
戰國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年代。在這一時期,思想界大師輩出。幾乎每一位大師都是百科全書派式的人物,他們把自己所屬的學派推進到發展的最高峰,其成就令後人難以企及。但是當我們拋開百家紛爭,仔細梳理這些天才龐雜的論述時,我們發現:『百家異源而歸於海,百家殊業而皆務於治』。『治』就是治理國家的完整設想。而有關君主問題的思考則是這些設想的核心內容。
    在眾多的論述中,占據着當時思想界主流,並且對後世政治產生切實而深遠影響的是儒、道、法三家代表人物的主張。肇端於周公,由孔子加以系統整理,孟子、荀子秉承並發揚光大的儒家學派君主論,從『仁』的根本學說出發,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推衍到治國平天下的高度,擘畫出一幅有着高尚道德品質的聖王『德化天下』的治世圖景。老子奠定了道家學派君主論『無為而治』的根本基調。而『獨於天地精神往來,不敖倪於萬物』的莊子則把這一學說推展到『無君』的極端境地。他所追求的『無君無知』的『天放』境界一直或隱或顯地對中國政制產生着影響。韓非作為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論述集中體現了法家君主思想的特色。通觀【韓非子】一書,無時無處不以君主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極力主張君主『獨制四海』。韓非筆下的君主,『寂乎其無位而處,x乎莫得其所』,幾乎成了無形無體又無處不在,在冥冥之中操縱着生殺予奪大權的至上神。卒讀之餘,令人恐怖。法家君主論成為絕對君主專制的最強勁鼓吹。
    以往學者對戰國時期君主論的研究,分論抑或綜述,精到之處,令人讚嘆。但仍然缺乏更加深入的研究。當我們把這些論述納入到中國古代社會第一次轉型的大場景中去,從動盪社會中政治秩序重構的角度出發,對此進行整體的考察,也許會得出一些不同於前的結論。這也正是本文寫作的目的。
    一、儒家:聖王的兩難  
    周公曾經在西周初年提出了『德』的觀念。在他看來,殷周更迭,正是『德』使其然:殷無德,所以被上帝神拋棄了;周興德,所以得到上帝神的垂青。作為一個實際的政治家,作為一場巨大變革的參與者,他開始從人心深處探討王朝革命的原因。周公隱約覺察到:絕對天命似乎不足以賦予帝王完整的合法性。這就是說,所謂的帝王只擁有不完全的神性。在神性之外,還有人性。帝王搖擺在神人之間,恰如希臘神話中的半神英雄。
    限於資料的匱乏,我們無法為周公的這種思想整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雖然,周公這種有關帝王人性的萌芽認識仍為後世儒家君主論的發展奠定了理性的基調。隨着時代的發展,帝王的神性愈來愈萎縮,人性的因素在帝王製造中的作用越發彰顯。
    到了孔子生活的時代,禮崩樂壞,『天下無道』 1。春秋時期,中國開始進入前整合期(Pre-integration Era)的大混亂(Chaos Stage)階段。鬆散的中國上古社會長期醞釀的變動逐漸顯現出來。政治力量的地域色彩越來越濃厚,個人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愈發受到重視。
    孔子是一個面向現實的保守的思想家。他能夠正視春秋時代的變革,但對隨着變革而來的無序充滿了恐懼。在他看來,如果變革無可避免而必須為之的話,它應該在聖王明君的領導下進行。誰能夠擔當這一角色?周天子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他是『天下共主』,有着秉承自天的神聖的合法性。但在現實中,周天子實力衰微,地方政治凸顯。孔子並沒有拘泥於身份的問題,他主張:地方上有實力的人,諸侯、大夫,甚或平民,都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爭取到這種領袖的地位。那麼,這樣一個領袖是什麼樣的?如何成為這樣的領袖呢?孔子在此提出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君主論。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2。孔子完全接受這一主張。這是他的聰明之處。承認君主是天意所定,而不管君主地位獲得的途徑如何。不管是通過堯舜禹間的和平禪讓,還是殷周間的武力『革命』,只要你獲得了帝王的地位,就具備了最基本的合法性。這樣就避免了再去為君主的『存在的理由』爭論不休。具備了最基本的合法性並不意味着帝王地位的永久性。在孔子眼中,今永不勝昔。堯、舜、禹、商湯、周文武王,是完美君主的化身,是永不可超越的理想類型。儘管如此,向這些聖王的方向努力,力爭接近他們的完美品性,是完全可以的。所以,今世的君主應該以這些聖王為立身、處世、治國的楷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在現實中無時無刻不恪守古道,完善自己的品德,從而達到感化天下的最終目的。同樣的,平民也可以通過自身的修養,逐漸獲得超乎常人的道德水準,取代那些雖有君位卻遠達不到要求的君主,『治國平天下』。這一觀點發展到孟子那裡就成了『人皆可以成堯舜』3。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