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20|回覆: 0

[醫藥臨床] 乳腺癌術後肢體水腫中西醫結合康復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乳腺癌術後肢體水腫是乳腺癌腋窩淋巴清掃術後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文獻報道發生率約為80%,發病率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增加。可在術後數天、數月,至數年後出現,並難以緩解。

乳腺癌術後肢體水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①手術清掃淋巴結,一定程度上損傷了淋巴管,造成淋巴液回流障礙,形成淋巴水腫。②術後放療同樣可以損傷淋巴管,造成淋巴管道阻塞,還可影響局部肌肉纖維化而壓迫靜脈和淋巴管,導致回流障礙。

此外,年齡過大、肥胖也是水腫形成的重要因素。

乳腺癌術後肢體水腫的臨床表現:分為以下三步:淋巴液蓄積、脂肪組織增生、組織纖維化。臨床表現共同之處:①從腕部開始並逐漸加重的柔軟的凹陷性水腫,持續數月,不伴其他症狀,是本病特點。②肢體直徑增加,肢體重量增加,病人常訴疲勞。③隨着皮下纖維化進展,肢體由變硬發展為非凹陷性水腫,最後皮膚變硬並角化。

此外,很多患者在還沒有出現肢體水腫之前,就開始感覺患側肢體發脹,這個時候通常是水腫的前兆,要積極進行干預。而一旦發展到組織纖維化,就變得不可逆轉,難以恢復。

乳腺癌術後水腫的預防:患側肢體水腫的預防非常重要,具體方法如下:①夜眠時,儘量將手臂置高於心臟位置,注意要將整個手臂支撐起來。②平時應經常活動手臂,注意應適當活動,但不可讓手臂感覺勞累,甚至挎包都不應挎在手術側。③不要手提或肩挑重物,避免大量血液流入手臂,回流障礙。④早期進行康復鍛煉。

康復鍛煉持續時間應在6個月以上,前3個月尤為重要。

乳腺癌術後肢體水腫的治療:首先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查、評估,排除了一些禁忌證和高風險因素後,確定可以治療,再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總的說來,乳腺癌術後水腫治療是一個綜合、系統的治療,包括中藥的口服及外用、刺血拔罐療法、淋巴引流、肌肉效貼等方法。

中藥內服:口服中藥治療當先辨寒熱,注重痰瘀互結,扶正補氣、疏肝健脾治療應該貫穿始終,此外,應善用蟲類藥物。具體分型如下:

①陽虛寒凝證:主要以虛寒證為主,患者陽氣不足,加之手術後,元氣大傷,陽虛進一步加重。臨床表現為畏寒怕冷,肢體困重,精神萎靡,興趣下降。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細。治療當以補腎溫陽,散寒通絡為法。具體用藥如下:防己、細辛、炙麻黃、桂枝、肉桂、菟絲子、黑附子、仙茅、仙靈脾等。

②氣虛血瘀證:患者多由於正氣不足,導致邪氣入內。手術後氣虛更甚,氣血耗損,水走皮下,患者乏力氣短,惡風多汗,活動後易勞累。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軟無力。治療多給予大補元氣藥物,同時可予配合血肉有情之品,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常用藥物如下:西洋參、生黃芪(可大量用至60~90g)、炒白朮、太子參、茯苓、玄參等,其中黃芪內含物質可增加毛細血管抗力、降低血管脆性及通透性、改善微循環。

③痰瘀互結證:患者疾病進展,氣虛、陽虛不能推動津液、血液運行,形成痰瘀,痰瘀互結,阻滯經絡,局部水腫加重。患者肢體困重,按之凹陷,局部疼痛、麻木,舌質暗紅,苔白,脈濡澀。治療以燥濕化痰,活血祛瘀為法,具體用藥如下:海蛤殼、天南星、半夏、白芥子、瓜蔞、厚朴、茯苓、白朮、炒薏米、扁豆、黃芪、三棱、莪朮、當歸、紅花、川芎、赤芍、桑枝、皂角刺、川牛膝、路路通、穿山甲、九香蟲等。

④肝鬱脾虛證:該類疾病多與情志關係密切,且乳腺為肝經循行部位,故臟腑責之於肝臟,情志不舒則肝鬱氣滯、氣滯化火,痰火凝鍊成結,病久及脾,脾虛則痰濕更甚。臨床患者多見兩脅脹痛,甚則胸脅苦滿,飲食欠佳,伴有便秘或腹瀉。舌質紅,苔白或黃膩,脈弦。治療以疏肝健脾,祛濕化痰為法,臨床常用藥物包括:柴胡、半夏、厚朴、川楝子、石菖蒲、鬱金、當歸、白朮、茯苓、炒薏米、雞內金等。

⑤瘀血阻絡證:患者陽氣不足,肝鬱氣滯,皆可導致氣血運行失調,氣滯血瘀、氣虛血瘀,血瘀久則及絡,絡脈閉阻,導致肢體疼痛、麻木,纏綿難愈。舌質暗紅,苔白或黃,脈澀。治療多在活血化瘀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蟲類藥物活血通絡,主要包括穿山甲、全蠍、蜈蚣、烏梢蛇、蜂房、水蛭等。

患者肢體腫脹,活動障礙,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臨床常使用藤絡類藥物,加強舒經活絡功效,促進症狀緩解。該類藥物可以貫穿於中醫藥治療的整個過程。具體藥物包括:木瓜、絲瓜絡、伸筋草、絡石藤、腫節風、桑枝、薑黃、漏蘆、雞血藤、王不留行等。

中藥外用:中藥內服主要是從機體內部的病機進行整體調理,達到陰陽的平衡,而中藥外敷治療則可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病部位,在針對病機治療的同時,同時加用收斂除濕、清熱解毒的藥物,增強療效;此外,使用中藥離子導入儀器,通過電極將中藥從皮膚導入,不但使藥物能更好的吸收,而且還可以刺激穴位,使氣血運行通暢,減輕症狀。

①單藥外用:中藥外敷可單用芒硝,或將芒硝打成粉狀,加入薑汁、高錳酸鉀、黃酒、醋等,調勻成糊狀物,外敷患側肢體。芒硝具有高滲吸收作用,可促進局部水腫消退及炎症吸收,有良好的止痛消腫作用。

芒硝外敷:製作19cm×14cm的紗布袋子,芒硝約200g裝入,用細繩封口,可根據患肢部位的大小來進行調節。每次外敷約40~60分鐘,每天1次,5天1療程,休息2天,可連續外敷8療程。

②外洗方劑

陽虛濕盛證:芒硝15g,桂枝15g,紅花15g,雞血藤15g,乾薑12g,茯苓皮15g,車前草15g,生黃芪60g,細辛15g,黑附子20g。

瘀濁阻絡證:桑枝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尋骨風24g,丹參15g,桂枝15g,草烏10g,川烏10g。

濕熱瘀血證:益母草30g,絲瓜絡20g,赤芍20g,川芎20g,大黃20g,金銀花20g,黃柏20g,蒼朮20g,雞血藤30g,苦參30g。

刺血拔罐:清潔患肢,消毒皮膚,用一次性的三棱針,在患肢選擇3~9個針刺點,用點刺法或散刺法淺刺出血,再用合適玻璃火罐,用酒精閃火法拔罐,留罐20分鐘後可吸出瘀血或黃色液體1~2ml。除去火罐,酒精棉簽消毒,每周2~3次。

淋巴引流:採用淋巴引流儀,在受累肢體從遠端向近端沿淺表淋巴管走行進行引流,包括:患側肩部向健側胸部及腋窩淋巴結區,切口上向健側胸部,切口下向腹股溝淋巴結區等引流,每周2~3次。

肌肉效貼:肌肉效貼布可起到消腫,緩解疼痛,促進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環的作用。通過黏貼時的膠布的密度差牽動皮膚的走向,增加皮膚與肌肉之間的間隙,進而影響到皮下筋膜組織液的流向,讓筋膜系統能夠有足夠的通透性與流通,促進淋巴及血液循環。

通過以上綜合治療方法,乳腺癌術後肢體水腫大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趙宏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中醫康復中心)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