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33|回覆: 0

[醫藥臨床] 骨髓纖維化的中醫治療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骨髓纖維化簡稱髓纖。是一種由於骨髓造血組織中膠原增生,其纖維組織嚴重地影響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髓纖又稱『骨髓硬化症』『原因不明的髓樣化生』。本病具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纖維組織增生,以及主要發生在脾、其次在肝和淋巴結內的髓外造血,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幼紅細胞及幼粒細胞性貧血,並有較多的淚滴狀紅細胞,骨髓穿刺常出現干抽,脾常明顯腫大,並具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硬化。

臨床表現

髓纖多數起病緩慢,早期可無任何症狀,其後逐漸出現疲乏、盜汗、心慌、蒼白、氣短等虛弱症狀及腹痛、腹塊、骨痛、黃疸等。髓纖多數進展緩慢,病程1年~30年,部分可轉變為急性白血病。少數表現急性骨髓纖維化,其病程短且兇險,多於1年內死亡。髓纖主要表現為:逐漸出現的疲乏無力、消瘦衰弱;皮膚黏膜蒼白、紫癜;部分患者有骨關節疼痛、腎絞痛、發熱,左上腹不適、沉重壓迫感或疼痛;肝脾腫大,以脾腫大顯著;晚期患者可有嚴重貧血和出血。

實驗室檢查

血象: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均有輕重不等的貧血,晚期可有嚴重貧血,貧血通常屬正細胞正色素型。紅細胞的形態有明顯的大小不一及畸形,網織紅細胞2%~5%。外周血出現淚滴樣紅細胞、幼紅細胞及幼粒細胞或巨大血小板是本病的特徵之一。

白細胞計數:早期大部分患者增多,一般在10×109~20×109/L,很少超過50×109/L,分類中以成熟嗜中性粒細胞為主,也可見到中幼粒及晚幼粒細胞,少數可見5%以下原粒和早幼粒細胞。嗜酸性和嗜鹼性粒細胞也可輕度增多,70%患者粒細胞鹼性磷酸酶活性異常增高。

血小板計數和功能:均有異常,早期血小板可增加,個別可達10×1011/L,血小板隨病情進展逐漸減少。外周血中可見到大而畸形血小板,偶見巨核細胞碎片。

骨髓穿刺塗片及活檢:骨髓穿刺術出現『干抽現象』是本病的一個特點,骨髓塗片早期可為增生象,中晚期出現有核細胞增生低下,轉為白血病時,原始細胞明顯增多。骨髓活檢可見到大量網狀纖維組織為診斷本病的依據,根據骨髓中保留的造血組織和纖維組織增生的程度不同,骨髓病理改變可分為三期:①早期全血細胞增生伴纖維組織增生。②中期骨髓萎縮與纖維化。③晚期骨髓纖維化和骨質硬化。

X線檢查:約有50%患者X線檢查有骨質硬化表現,骨質密度不均勻性增加,伴有斑點狀透亮區,形成所謂毛玻璃樣改變,也可見到新骨形成及骨膜花邊樣增厚,骨質變化好發於胸骨、肋骨、脊椎、肱骨、鎖骨、骨盆等,部分患者也有顱骨變化。

放射性核素骨髓掃描:患者肝、脾等髓外造血區積累了大量放射核素,出現放射濃縮區,有纖維組織增生的長骨近端、軀幹的紅髓部位則不能顯示放射濃縮區。

其他檢查:部分患者血清尿酸、乳酸脫氫酶、鹼性磷酸酶、維生素B12及組胺均見增高。

診斷

骨髓纖維化屬於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診斷標準為:①骨髓中有纖維組織增生。②周圍血中有幼紅幼粒細胞。③紅細胞形態異常,大小不等,有淚滴狀紅細胞。④出現巨大血小板,周圍血中偶可見巨核細胞碎片。⑤脾大,出現髓外造血。⑥排除繼發性骨髓纖維化。

治療

西醫治療骨髓纖維化,用康力龍口服或丙酸睾丸酮肌注。有溶血者可加用強的松。白細胞計數高伴脾腫大顯著者可行小劑量化療。可試用干擾素及1,25羥基維生素D3。巨脾引起嚴重壓迫症狀或脾梗塞,脾原性血小板減少症明顯,頑固性溶血及門脈高壓症者可考慮切脾。

骨髓纖維化的中醫治療

肝腎陰虛型:治法:滋補肝腎,益氣生血。方藥:滋陰生血湯:熟地30g,枸杞20g,山茱萸20g,山藥20g,丹皮12g,茯苓15g,澤瀉12g,龜板膠10g,鹿角膠10g,黃精12g,玉竹12g,麥冬12g,當歸12g,白芍15g,菟絲子15g,牛膝12g,甘草6g。水煎服。

脾腎陽虛型:治法:溫補腎陽,填精補血。方藥:溫腎補血湯:肉桂10g,附子10g,鹿角膠10g,淫羊藿15g,肉蓯蓉12g,仙茅12g,巴戟天12g,吳茱萸10g,熟地20g,山茱萸20g,山藥20g,菟絲子15g,枸杞20g,杜仲12g,當歸12g,黨參20g,黃芪20g,甘草6g。水煎服。

氣血兩虛夾瘀型:治法:益氣養血、活血祛瘀。方藥:補氣活血湯:人參10g,白朮12g,茯苓12g,甘草6g,當歸12g,白芍15g,熟地20g,川芎12g,青黛10g,丹參20g,澤蘭12g,雞血藤20g,甘松12g,蜈蚣3g,全蠍10g,三棱12g,莪朮12g。水煎服。

氣滯血瘀型:治法:活血祛瘀,行氣止痛。方藥:活血逐瘀湯:蒲黃12g,五靈脂12g,當歸12g,川芎12g,桃仁12g,紅花12g,丹皮12g,赤芍15g,烏藥12g,枳殼12g,延胡索12g,香附12g,柴胡12g,鬱金12g,佛手12g,降香10g,甘草6g。水煎服。(曹元成 山東省淄博市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